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docx
5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2、教学重点本节课学习的是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教学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之后,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声音的控制与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基础铺垫3、教学难点第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虽然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声音,但是很难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到声音产生的原因,同时不是所有的物体的振动都显而易见,所以需要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第二:本节教学中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介质” 声音需要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进行传播,也就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生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科,需要通过分析和实验才能引起他们的感性认知,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4、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导思考,结合动手实验得出准确的结论5、教学用具Ppt、碎纸片、挡风板6、教学过程1.引课:通过 ppt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声音,从而引出今天教学的第一个主题: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互动实验:让同学们一起伸出自己的右手,轻轻的摸着自己的声带,然后大声的朗读“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体会,并向他们提出问题“同学们在说话时和停止说话时观察到了什么?”3.展示实验:在实验之前问同学们“用力敲打桌子,当听到声音的同时桌面是否发生了振动” ,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在同学们方便观察的位置,拿出提前的准备一张小纸条,撕成一颗颗小碎片,并将它们散放在桌面上,然后右手拿好挡风板,左手隔着挡风板用力敲打桌面,提醒同学们用心观察,并询问他们敲打桌面和停止敲打桌面时观察到的现象4.实验现象总结填空,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_____物体的振动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振动___,当振动停止时,发声也___停止____5.提出问题并引导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
6.举例说明:钓鱼时,鱼儿能听到人的说话声从而逃掉,鱼儿是通过什么听到声音的呢?古代成语“隔墙有耳”说的是在房间里说的话有可能被外面的人听见,那外面的人是通过什么听到别人说话的呢?老师上课时,同学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那同学们是通过什么听到老师的声音呢?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同学们推断出:声音是通过水、墙壁、空气进行传播也就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进行传播的7、引入新名词“介质” ,从而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8、习题巩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 ,人说话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停止说话后立即用 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发声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说明(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让同学们做今天所学知识点的相关习题,从而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巩固知识点的掌握7、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朗读声 → 声带振动振动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则声音停止敲打声 → 桌面振动振动 鱼儿受惊 → 声音通过水水传播2.声音的传播 “隔墙有耳” → 声音通过墙壁墙壁传播 声音通过水、墙壁、上课 → 声音通过空气空气传播 空气进行传播↓水 - 墙壁 - 空气 ↓↓ ↓ ↓ 声音通过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 固体固体 气体气体 → 气体气体进行传播3.介质是指能够传播媒体的载体。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曹素13 级物理学2016 年 6 月 24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