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淳县总体规划(2000.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92035037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6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淳县总体规划(2000 目 录 第一章 县域进展条件 其次章 人口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 录 城镇土地使用 居住与社区 公共建筑与设施 工业仓储 道路交通 市政根基设施 环境养护 高淳县乡镇创办概况 1高淳县县域规划现状 县域进展条件 一. 县域概况 高淳县位于江苏省西南端,地处北纬3014’-3126’、东经11841’-11921’间,北界溧水县,东 0 0 0 0 邻溧阳市,西南部与安徽省郎溪、宣州、当涂三县(市)毗连全境东西最长相距49公里,南北最阔相距29公里,土地总面积80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6.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56%,水域面积23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35%高淳县属南京市管辖,距南京市区106公里,位于南京市域最南端,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9年,全县共辖7个镇,10个乡,6个国营场圃,及14个居民委员会,288个村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淳溪镇,县城淳溪镇域面积9.8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个多平方公里。

      1999年高淳全县总人口42.34万人, 其中男性22.27万人,占52.6%,女性20.07万人,占47.4%,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80万人,城镇人口11.2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6.0%,人口密度528人/平方公里;全县除汉族外,共有少数民族20个,224人,占人口数的0.053% 二. 历史沿革 (一) 历史概况 高淳县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素称“渔米之乡”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 时代,本地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筑固城为濑诸邑,东汉时的溧阳县治就设在固城(今固城镇)隋时以溧阳析置溧水县,离淳属溧水县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析溧水西南七乡,设置高淳县,隶应天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属江宁府,太平天国属天京首,民国初期隶金陵道1927年民国政府废道存县,高淳隶溧阳专区1944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苏南三分区,后属一分区1945年10月又属民国政府第一行政区1949年5月高淳解放,隶镇江专区,1958年改属常州专区,1959年又归属镇江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高淳县隶南京市管辖 (二) 建置沿革 1.县城 高淳县县城淳溪镇,本为溧水县崇教乡的一乡镇,宋时已有高淳镇之名,以明弘治四年(1491 年)建县起,县治一向设在淳溪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的中心。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曾更名滨溪镇1945年8月28日解放高淳,中共高淳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在淳溪镇,淳溪镇人民政府设在通贤街1958年9月成立淳溪人民公社,1981年恢复镇的建制,淳溪镇人民政府迁址张家巷,后又迁镇北村 2.乡镇区划 高淳自明置县至民国初年,全县分设崇教、立信、永成、永丰、游山、安兴、唐昌等7乡,有 淳溪镇、南塘市、芦溪市、戴家市、广通镇、漆桥市、银林市、固城市、东坝市(定埠)九镇 解放后,1949-1956年实行县、区、乡三级行政体制1957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7乡、1镇(淳溪镇)1960年又分成15个公社和4个农林场1981年淳溪公社恢复建制镇1983-1985年体制改革后,全县分18乡、1镇、4个农林茶场到1992年,全县共16个乡、四个建制镇1996 1 2高淳县县域规划现状 年10月3日,撤消双塔、保胜、西莲三乡建制,其辖区分别划入淳溪镇、砖墙乡、丹湖乡至此,全县共有17个乡镇, 淳溪镇、东坝镇、 桠溪镇、沧溪镇、漆桥镇、固城镇、定埠镇、砖墙乡、丹湖乡、狮树乡、薛城乡、古柏乡、凤山乡、漕塘乡、青山乡、下坝乡、顾陇乡。

      1999年12月全县行政区划重新调整丹湖乡、狮树乡、沧溪镇合并设立阳江镇;薛城乡并入淳溪镇;原凤山乡、原古柏乡合并设立古柏镇;漕塘乡并入固城镇;下坝乡并入定埠镇;顾陇乡并入桠溪镇,青山乡并入东坝镇,加上原有的漆桥镇、砖墙镇目前全县共设有9个建制镇 (三) 规划沿革 1.1984年总体规划 1984年,由高淳县本地创办部门编制了高淳县城总体规划这一规划的操纵范围为东起宝塔寺,这一规划的指导思想为操纵和整治池塘水面,修复养护旧城区,开发创办新区,以横向绿化带 南临固城湖,西至官溪河,北抵东、西甘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 作卫生防护带,推进式地朝北扩展、向东延迟,依托旧城,使新老区有机结合,成为具有明显特色的水乡古镇 规划确定了池塘水域区、旧城区、新城区、工业区和港口码头场库区等五大功能分区,旧城的道路骨架一般维持原状,新区采用棋盘式布局,创办四横六纵的干道体系;变更高淳对外交通不畅的状况,将双高线、双望线建成一级马路,创办高淳至固城直达马路和疏通水路等,并对文教、卫生、住宅创办、公共建筑、古镇养护、防洪、绿化、环保和市政等也都提出了概括的措施及建议 规划近期至1990年,人口规模进展至3.6万人;远期至2000年,人口进展至5万人左右。

      1984年的县城总体规划对高淳县的现状条件举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思想和方针,根本奠定了现有城区和县域的空间布局模式,对于用地及人口规模的预料也较合理,对高淳的城乡创办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1992年总体规划 1992年的淳溪县城总体规划由南京市规划设计院和高淳县城乡创办局共同编制,于1997年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 这一轮总体规划对县域的产业进展提出了战略目标,要求产业布局由当前的“二、一、三”向“二、三、一”转变,至2022年实现“三、二、一”的产业布局;提出了稳定提高第一产业,积极调整其次产业,大力进展第三产业的产业政策 规划全县总人口至2000年为45.95万人,城镇人口14.2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1.1%;至2022年全县总人口50.42万人,城镇人口24.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8.4% 规划对县域城镇体系提出了一个中心、五个重点镇、九个一般镇、五个乡的“众星拱月”的设想 县城的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淳溪镇行政区域,双塔乡行政区域,薛城乡的东甘、西甘、太安行政村,古柏乡、漆桥镇沿双高路两侧各2公里的地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

      规划确定的城市的性质是江南水乡古镇,高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拟利用淳溪位居苏南、皖南之间的区位条件,加快高淳对外交通创办,使之成为地区性交通枢纽;利用县域内的湖河水体与人文古迹,把浮溪建成湖滨城市和区域性风景旅游胜地 规划用地规模,近期至2000年9.8平方公里;远期至2022年15.7平方公里 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本着迎湖开展、回归水乡、创办湖滨城市的根本思想,将城市自南向北划分成三条功能带:城南带、城中带、城北带城南带以湖滨游憩功能为主,由老街、湖滨公园、官溪 2 3高淳县县域规划现状 河沿岸、水上消遣场和石固河绿带构成;城中带以公共服务功能为主,主要由旧城区中心和新城区中心,及大中专教导科研用地组成;城北带以其次产业功能为主,其生产用地主要由城西工业区、城东工业区和仓储区组成 1992年总体规划编制于全国经济快速进展时期,对高淳县的进展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举行了系统的规划布局,规划成果较完整、模范,这一规划对随后的城乡进展起到了确定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更和对照高淳的进展现实,该项规划也显露出目标过高进展规模过大的缺陷,一片面规划内容与现实有所脱节,因此高淳县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自然条件 (一) 地形地貌 高淳县的地势东高西低,依山傍水东部为茅山、天目山余脉结合部,大致呈东北向和西南向 带状丘陵区地面高程15-35米,最高点海拔高程189米,面积446.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5.69%;西部是广阔的湖盆平原,为固城、石臼湖围绕,河网稠密,高程为5-7米,面积355.3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44.31% (二) 气候 高淳县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型,四季清晰,寒暑显著,降水充满,日照充沛,无霜期长 但高淳县地理位置特殊,受东高西低地势影响,各种自然苦难频发不仅有洪涝、干旱、冻害、台风影响,还有春秋季连续阴雨、夏季高温热害以及冰雹、雪灾等,其中洪涝、干旱影响面大,危害较重 1.气温 1993年-1997年年平均气温16.4C,一般1月最冷,平均气温3.2C;7月最热,平均气温28.9C 0 0 0 0 寒暑相差25.7C,变化较为显著 2.雨量 1993年-1997年年平均降水量1070.3毫米,雨量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平匀,夏季雨量平均 428.6毫米,占全年40%。

      大片面集中于梅雨季节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春季(3-6月)次之,为311.6毫米,占全年29%;冬季(12-2月)最少,为144.7毫米,占全年14%空间分布上东部丘陵地带雨量较少,西部圩区雨量相对较多,雨量在时空上的不平匀分布,易引发西部洪涝、东部干旱的自然苦难 3.日照 年日照数2128.1小时,日平均日照时数5.83小时,农作物生产有充沛的光热能量 4.霜期 全年平均无霜期245天,一般在11月中旬见初霜,3月底4月上旬终霜,最早初霜日11月8日,最迟终霜日4月5日,霜期短利于农作物生产 5.风向 受季风影响,县域主导风向东北偏东,展现频率18%,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秋冬春三季,年平均风速2.0米/秒,年平均静风频率6.2,主要展现在夜间 3 4高淳县县域规划现状 (三) 地质 高淳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南京凹陷的边缘地带,溧高褶皱背斜一翼,自南而北斜穿县境,形成东部丘陵地区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后期断裂作用影响,溧高背斜西北翼下沉,产生了包括固城湖、石臼湖、丹阳湖及西部圩田区一片宏大凹陷盆地。

      今后,在水阳江、青弋江江水泥沙沉积作用下,逐步形成内陆湖盆沉积 (四) 土壤 高淳县土壤分7个土类,12个亚类,18个土属,44个土种,其中以水稻土类为主,占土壤面积的66.88%,耕地面积占73.4%,其次是黄棕壤土类,占土壤面积的17.8% (五) 水文资源 高淳县域内沟汊纵横,水域开阔,地表水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水阳江,胥河、运粮河、官溪河、石固河、港口河、漆桥河、漕塘河、沛桥河、松溪河、桠溪河等,分属水阳江、太湖两大水系胥河、官溪河经固城湖相连,东西向横穿县内,茅东闸为两大水系之界,西部属水阳江水系,流域面积597.5平方公里,以低洼圩区为主,兼有片面低丘,河湖既是圩区排涝的过水通道,又是农田浇灌之水源,圩区内沟网纵横交织,既是农业生产主要水道,又是农田浇灌水源,也是水产养殖的基地丰水年,因要承受水阳江上游7346平方公里的洪水,且当涂出口不畅,固城湖、石臼湖洪涝苦难严重东部属茅山、黄山余脉,系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