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招考聘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8】.docx
130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招考聘用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合计统分人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在对公众风险评估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地域差异现象,即处于风险事件中心地带的民众对风险事件的认知反而低于外围民众的风险认知,这种现象称为心理台风眼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心理台风眼效应是_____A: 火灾时,从公寓逃生的住户比当时不在公寓的住户对由此损失的财产感到更坦然B: 在流感疫情严重地区的居民比其他地区居民更注重勤洗手C: 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比离得远的居民对核电站的担忧更小D: 火山频发地区的居民购买意外保险的人数比其他地区更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心理台风眼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是:处于风险事件中心地带的民众对风险事件的认知反而低于外围民众的风险认知A项火灾中逃生的人对火灾风险的认知强于不在公寓的住户,所以对财产损失才会更坦然,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B、D两项明显不符合定义关键信息故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议论的核心是_____A: 事实论据B: 论点C: 论证D: 理论论据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在一个完整的议论过程中,论点是核心'它是论据和论证证明的对象故本题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孙某驾驶的公司车辆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涉嫌黑车营运为由暂扣,为证清白,血气方刚的他断指鸣冤对此说法正确的是_____①这种方式可取,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这种方式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③公民既要增强维权意识,又要了解维权途径④公民可以选择行政复议,或者其他法律手段维权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①②说法相冲突,只有一个正确,显然孙某的这种做法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排除①,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4.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必须经过_____A: 上级检察院批准B: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意C: 本级人代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D: 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0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C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法理学与宪法》5._____不是市场经济主要规律A: 价值规律B: 竞争规律C: 调节规律D: 供求规律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市场流通的特有规律,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三大规律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人们常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主要说明了_____A: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唯一原因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说的是,倘若一只蛋上面叮了苍蝇,那就说明这只蛋是只有缝的、已经坏掉的蛋,而不是因为苍蝇叮在上面才坏的也就是说事物的内因(有缝)才是事物变化发展(蛋坏掉)的根本原因,而外因(苍蝇叮在上面)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_____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 2 B: 3C: 4D: 5 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本题所属考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_____A: 盗窃某公司财物5万元B: 协助他人制造爆炸物C: 向学校食堂投毒,但被及时发现,未造成人员伤亡D: 拐卖人口,误致他人死亡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里面均指行为,而非罪名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属于人格权利的是_____A: 肖像权B: 选举权C: 申诉权D: 休息权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格权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婚姻自主权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_____。
A: 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B: 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 掌握大量言语信息D: 形成学习兴趣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属于学习策略里面的元认知策略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_____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增加财政收入也就意味着要提高税收收入水平,这样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相应降低,将不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②③④都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应地也会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_____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A: 守法B: 诚信C: 明理D: 爱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指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道德规范,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达不到改善弱智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适得其反B: 事与愿违C: 南辕北辙D: 雪上加霜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填空分析题干可知空格后的“达不到改善弱智境遇的效果”,是对空格处的进一步解释,所以空格处的意思应与“达不到改善弱智境遇的效果”相近事与愿违”指事情没能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符合语境,当选A项“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题干只是说没有达到改善的效果,并没有提到出现相反的结果,所以不选;D项“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苦上加苦,强调境遇进一步恶化;C项“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很明显都不符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选词填空14.某地方电视台要播放一部30集的电视剧,如果要求每天播出的集数互不相等,则最多可以播放几天?_____A: 6天B: 7天C: 8天D: 9天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每天播放的数量不一样,又要使得播放的天数尽量多,可以为1+2+3+4+5+6+9=30,用7天8天最少要播1+2+3+…+8=36集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在行政信息管理活动中,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是解决_____的问题A: “谁来管”B: “管什么”C: “怎么管”D: “管的效果如何”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包括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解决“如何管”的问题,这是实现行政信息有效管理的途径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思考(2)涂卡(3)读题(4)检查(5)解题_____A: 2-1-3-4-5B: 3-1-5-2-4C: 3-1-4-5-2D: 1-2-4-3-5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本题描述考试的解答过程读题是事件的逻辑起点,(3)在最前;只有先解题才能检査,故(5)在(4)之前故答案选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7.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使 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A: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 三国同盟的形成C: 萨拉热窝事件D: 德国闪击波兰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 西普刺杀由于该事件的发生,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我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行政诉讼案——“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某市国土资源局行政不作为”案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被告当庭表示将撤回某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因为该项目对环境有潜在危险这说明_____①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②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③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④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在于司法监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并不是司法监督,而在于制度建设,即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④说法错误:故选A。
1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发动农民参与,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_____A: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