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32641207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1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教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题: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材分析本节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通过学习,要正确掌握两个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时,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初步了解解决物理问题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说→实验检验→得出结论,让学生沿着这个思路开展活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过教材了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回声及回声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学生的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过程和方法,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的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设施音叉、铁架台、真空罩实验装置、橡皮筋、泡沫塑料球、线、鼓、硬纸片、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1)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声”(包括婴儿的啼哭、钢琴声、笛音、涛声、鸟叫声等)1分钟左右的综合视频)(2)教师:美好的音乐给大家带来了心灵的享受声音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关于声音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3)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问题罗列在黑板上)4)教师: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协作,一起去探究让我们先来看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探究声音的产生(1) 探究过程A、1分钟学生开放性实验:(学生自由活动,利用各种方法发声)例如:摸着喉头发声,体验;学生用直尺按在桌边弹动使其发声,敲桌子……学生分析声音产生原因B、拨动橡皮筋,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现象;C、在桌子上弹钢尺,观察现象;D、教师演示实验:敲响音叉靠近泡沫塑料小球;(2) 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板书)(3) 学习反馈:师生共同活动,分析常见的发声现象。

      展示课件:举出发声现象)(选择2或3个问题,重点分析讨论,剩下的让学生课后思考)蚊子、蜜蜂等飞过有嗡嗡的声音,是靠翅膀的振动而发出的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4) 学生看书了解唱片、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flash展示:唱片记声)2.探究声音的传播刚才我们发现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那么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呢?(1) 探究过程①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实验(视频:真空罩中的闹钟)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接有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随着罩内空气的抽出,请同学们注意声音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教师指出:我们平常能听到彼此讲话的声音,就是依靠空气传声的像空气这样能够传声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板书)介质假想:云层和我们之间是真空,大家就听不到雷声了;大家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也是靠空气传播的,那么固体和液体可以传声吗?如果可以,你能举例证明吗?学生分组讨论。

      ②学生实验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一张桌面的一端,而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听到敲桌子的声音学生演示“土”实验flash)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③展示“这是为什么(一)?”海豚听着训练员的哨声表演;花样游泳运动员跟着音乐起舞;池塘里的鱼被掌声吓跑了这三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板书: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2)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是以声波传播的以铅笔点水为例,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展示动画课件声波板书: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3.声音传播的速度(1) 同学们阅读课本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学生分组探讨下列问题:问题1:声音在15 ℃和25 ℃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问题2:声音在25 ℃的空气和水(常温)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问题3: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2) 得到结论: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中最快,液体中较慢,气体中最慢板书)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板书)4.回声现象(1) 播放一个回声资料,让学生感受回声。

      2) 教师提问:什么叫回声?(学生讨论得出: 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如悬崖)时,它会反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3) 教师追问:任何有障碍的地方都能产生回音,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却不容易分辨4) 学习反馈:例题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而人耳能够把两个声音分辨出来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0.1秒,否则原声与回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此时就分辨不出回声了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你能推测出自己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吗? (17米)三、课堂小结学生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4.回声的产生和听到回声的条件方法与技能:1.体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2.用放大法研究微小变化四、选择与填空1.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余音未止”是回声现象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C.手有麻的感觉与振动无关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2.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项目正在筹备过程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声学实验现象动画:发声体)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敲击长钢管的一端,另一端的同学可以听到两次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现象是乙、丁?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改革开放后,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小明家车的图片(我家的车声),说一说你家的变化!五、布置作业1.完成书16页1—5题2.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思考16页的“想想做做”,看谁设计的方案更好4.动手制作“土”六、板书设计课题: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可以发声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中最快,液体中较慢,气体中最慢三、回声:听到回声的最短时间为0.1秒,距离17米-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