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零故障管理.doc
9页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设备管理论文学学 生生 姓姓 名:名:窦盛学学 号:号:1101020126专专 业业 ::11 工业工程设设 计计 题题 目目::浅谈零故障管理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周建中2014 年 05 月 13 日2目 录1 引言…………………………………………………………………………… 32 设备零故障管理概念…………………………………………………………3 3 设备零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设备故障模式…………………………………… 3 3.1 从设备使用周期看设备故障…………………………………………… 3 3.2 设备故障的认知因素……………………………………………………… 4 3.3 设备故障模式……………………………………………………………… 4 4 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特点…………………………………………………… 4 5 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科学方法…………………………………………… 5 5.1 通过减少缺陷来减少故障发生概率……………………………………… 5 5.2 标准化…………………………………………………………………… 5 5.3 推行 TPM 和 RCM………………………………………………………… 5 5.4 强化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5 5.5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6 6 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努力方向…………………………………………………7 结束语 ………………………………………………………………………… 9 参考文献 …………………………………………………………………………931 1 引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加入 WTO,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成本压力愈来愈大,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所谓的零概念和一概念零概念即零投拆、零损害、零库存、零泄露、零排放、零污染、零次品、零废品、零等待、零停机、零缺陷、零故障、零事故等,一概念即产品质量第一、工作质量第一、服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效益第一、用户第一、一流企业、一流产品、一流员工等,在各方面追求卓越和完美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2 2 设备零故障概念设备零故障概念简单地说,设备零故障就是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运用适当的维修方式检修设备,消除故障隐患和设备缺陷,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即所有的机器在所有的时间内都合乎要求的进行对于零故障概念的理解,应注意:(1)零故障并非设备真的不会发生故障,而是全力杜绝故障的发生,维持稳定的生产秩序2)零故障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单台设备实现零故障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它的停机检修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生产设备的整体状况和生产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3)零故障概念的核心是杜绝非计划停机和紧急维修非计划停机和紧急维修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有时后果非常严重 3 3 设备零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设备故障模式设备零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设备故障模式43.13.1 从设备使用周期看设备故障从设备使用周期看设备故障可以分为两类: 先天性故障——由于设计、制造不当造成的设备固有缺陷引起的故障。
使用性故障——由于安装维修、运行操作、设备自然劣化等因素引发的故障3.23.2设备故障的认为因素设备故障的认为因素严格来讲,设备的先天性故障是人为因素故障,它除了与设计制造者的水平、责任心有关外,还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制约 设备运行后,精心操作和日常管理成为最主要的人为因素3.33.3设备故障模式设备故障模式设备故障模式主要由浴盆曲线体现,不同的设备,具有不同的故障模式,因此在实践中药认真研究具体设备的特定故障模式、特点,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方式对早期故障,应深入研究各种故障症状、追究剖析设备事故原因,指定相应对策和措施在设备磨耗期,应避免意外突发故障,要加强 TPM(全员生产维修) ,广泛应用各种监测技术手段,了解掌握设备运行趋势,进行设备劣化倾向管理 4 4 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特点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特点(1)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它的指导思想是以“防”为主,改变以往以修为主的传统思想,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故障发生2) 实行全员管理要求参加生产过程的每一位员工都要关心和参与设备的维护工作,使生产人员与设备人员融为体,成为全员设备管理的基础3) 突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
整个设备管理的每个过程(包括运行与检修)都按“一切规范和规范一切”执行,这样既保证了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又满足了检修要求,体现了生产与设备的统一性和协调性4) 倾向性管理依据设备状态来确定检修时间和内容,防止过维修或久维修,其精华在于通过对设备的检查诊断,从中发现劣化倾向性的问题,从而预测设备零部件的寿命周期,确定检修项目,提出改善措施,使设备始终处于高效,稳定运行状态5(5) 管理目标集中一是减少设备故障,二是降低维修费用6) 规范一切从“规范一切,一切规范”角度出发,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其中强调的是点检标准,设备点检就是将设备可能发生劣化和故障的部位设定若干点,实行定点、定标、定期、定法、定人的点检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给油脂标准及检修作业标准7) 采用 PDCA 工作方法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实绩分析会,逐级提供资料,用数据和图表来分析故障情况、检修实施情况及维修费用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对策和实施措施8) 维护工人的多能化由于设备现代化水平和维修技术的日益发展,对维修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必须具有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一定的基础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从改变精神面貌、提高工作技有的角度倡导不断学习的企业文化精神。
5 5 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科学方法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科学方法5.15.1 通过减少缺陷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通过减少缺陷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设备缺陷引发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引发设备事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实现设备零故障要从减少设备缺陷开始减少设备缺陷的基本活动是:5S 活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6S 活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8 字方针:整理、整顿、润滑、调整5.25.2标准化标准化减少缺陷的活动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文件,标准化是前述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管理工作的灵魂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标注化文件需要不断修订完善 5.35.3推行推行 TPMTPM 和和 RCMRCM事实上,前述减少缺陷的基本活动和标准化工作,正是 TPM 的精髓,它以全员参与为最重要特征RCM 以预防性维修为出发点,根据设备状态监测的6结果安排计划检修,以达到最高的设备利用率和最低的维修费用5.45.4 强化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强化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这是避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故的有效手段。
现阶段,以某钢铁公司来讲,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应重点作好:(1)继续完善设备科点检——工段点检两级监测网,推行定量点检,把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真正推广到工段班组和一线人员,这是实现设备零故障的关键2)形成标准化的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简易诊断操作文件3)加强关键设备的网络化监测诊断,大力推广网络化监测技术的应用,及早发现设备隐患、避免恶性设备事故的发生4)重视诊断技术人员的培养 5.55.5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从大多数设备故障看,因“操作不当”和“维护不周”造成的设备故障,占月设备故障的 1/3,甚至更高因为除了前述基本活动和标准化作业没有认真开展好外,还与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公司的各级管理部门,应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从关心职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6 6 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努力方向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努力方向1. 从加强设备基本维护入手所谓基本维护,就是指正确调整、清扫、加油、紧固等故障是由设备劣化引起的,只要加强设备操作及维护,使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设备的使用周期及寿命就会成倍增加2.应严守设备使用条件设备在设计时就预先决定了使用条件。
根据该使用条件而设计的设备,如果严格达到这些使用条件,就很少产生故障比如,载荷、转速、安装条件及温度等,都是根据设备的特点而决定的盲目地操作设备或拼设备,也许短时间内产量会有所增加,但长期来看只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要做到设备零故障,就应严守设备本身使用条件73.强化预防维修,使设备恢复正常所有设备,即使恪守基本条件、使用条件,设备还会发生劣化,产生故障因此,使隐患的劣化明显化,使之恢复至正常状态,这就是防故障于未然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应正确地进行检查,进行使设备恢复至正常的预防修理分析一下故障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因为我们在产生故障之前没有注意到故障的种子缺陷这样,我们没加注意的故障的种子就叫做潜在缺陷根据零故障的原则,就是将这些“潜在缺陷“明显化,在未产生故障之前加以重视,这样,在这些缺陷形成故障之前即予处理,就能避免故障设备处一再强调的预防维修,是实现零故障的重要保证4.改进设计上的欠缺点有些故障即使是采取了上述几种对策后仍无法除去,而且有时因这些故障而提高了生产成本这一类设备大多是在设计或制作施工阶段而产生的技术力量不足或差错等缺点因此,应认真分析故障,改善这些缺点只有不断地从根本上改进制约设备安全运行的部位,零故障才能实现。
5.提高职工业务技能实现零故障管理,根本上在于人,最大的问题是,即使采取了对策,还会产生操作差错,修理差错等防止这类故障,只有靠提高操作人员及保全人员的专业技能上述达到零故障的对策,必须由运转部门和保全部门的相互协作即,在运转部门,要以基本条件的准备,使用条件的恪守,技能的提高为中心保全部门的实施项目有使用条件的恪守,劣化的复原,缺点的对策,技能的提高等6 6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具体措施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具体措施(1)设备点检管理:设备管理者做到对设备心中有数,也就是设备受控,只有当设备管理者真正有效的掌握了设备的状态以后,实现优化检修和状态检修才有了扎实的基础如果设备的状态搞不清楚,也就不可能正确决策因此加强设备的点检管理是零故障管理的基础8(2)即时性检修管理:建立在一、二级点检的基础上,对操作方和维修方的点检发现的问题安排时间或利用更换工艺件时间予以实施,以维护设备的可运行性3)定期检修管理:根据检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平常无法进行的带有月修性质的检修和设备的定期更换将此轮生产过程中点检发现的问题、且未能在即时性检修中处理的设备隐患进行维护4)月修、年修管理:月度主要对生产有较大影响的设备故障(隐患)进行检修,月修也是定修的一类,对定期检修未能处理的设备问题予以处理,以期达到设备的良好运行,必要时也可适当进行小的技改和设备的持续改进。
5)设备抢修管理:是指停产或不停产的情况下,对设备出现的故障、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和修复要举部门之力,共享所有资源(人力资源、备件资源),以期在事故发生后尽最短的时间恢复生产6)技术攻关管理:对困扰生产的设备问题、对故障频发的设备、对维修工作量大的设备隐患,随时组成攻关小组,整合资源、集思广益,以解决问题或至少保障生产为原则展开攻关7)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工作是各项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它贯穿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始末包括凭证管理、数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规章制度管理凭证管理是用于记录设备管理和技术活动的书面资料;数据管理是指通过对数据收集、处理加工和解释,使其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设备技术档案是指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应归档保存科技文件与资料,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规章制度的管理,是指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与贯彻落实8)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