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控管理制度大全(共14页).doc
1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佛山市南海嘉美时代照明有限公司 类 别品控管理制度文件编号JOM-QP-560版 本B/0程序文件文件性质■受控制 □非控制页 次1/14品控部管理制度1品质抽样办法2进料检验规定3制程管理规定4最终检验规定5出货检验规定6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7 不合格品管理规定8供应商管理办法9首件检查制度10 品质异常责任归属品控部管理规定1 制定目的为规范品控部作业流程,确保嘉美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特制定本管理规定2 适用范围本公司品控部全部品质管理流程3 品控部职责 (1) 品质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及维护2) 品质策划、管理、控制3) 品质统计、分析、改善4) 检验规范、标准的建立及实施5) 品质成本统计与分析6) 进料品质管制7) 制程品质管制8) 成品品质管制9) 品质教育训练10)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控制11)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控制12) 供应商(OEM)管理(13) 产品标准认证及管理体系认证4.管理规定4.1抽检规定品质抽样采用MIL-STD-105D(等同GB2828)单次抽样,一般检验II级水准。
4.1.1检验方式转换说明4.1.2转换检验标准程序(1) 由品控部提出加严、放宽或恢复正常检验的申请,经品控部经理批准执行2) 由供应商提出放宽或恢复正常检验的申请,经品控部经理批准执行3) 由品控部经理指示对某些检验采用加严、放宽或恢复正常检验方式,由品控部实施4.1.3由正常检验转换为加严检验的条件在正常检验过程中,连续检验十批(不包括两次交验复检批)中,有五批以上被判定不合格(拒收)时,品控部可以转为加严检验4.1.4由加严检验转换为正常检验的条件在加严检验过程中,连续检验十批均判定合格(允收)时,品控部可以改用正常检验方式4.1.5由正常检验转换为放宽检验的条件在正常检验过程中,连续检验十批均判定合格(允许),且在所抽取的样本中,无主要缺陷(MA)及致命缺陷(CR)时,供应商可以提出放宽检验的申请,品控部经理批准执行4.1.6由放宽检验转换为正常检验的条件在放宽检验过程中,只要有一批被判定不合格(拒收)时,品管人员应报请品控部经理恢复正常检验方式4.1.7全数检验时机有下列情形时,经品控部经理核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全数检验:(1) 交验物料(成品)有致命缺陷(CR)时。
2) 有安全上缺陷或隐患的品质问题时3) 入库检验及加工过程中不良甚多时4) 品质极不稳定的5) 其他状况有必要实施全数检验时4.2来料检验规定4.2.1原则:来料允收水准应严于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因此,如客户对成品的允收水准严于上述标准时,应以客户标准为依据4.2.2检验依据:检验标准及检验规范、BOM单、工艺变更单、内部联络单、样品、出厂检验报告,图纸等4.2.3作业程序(1) 供应商将物料送至待检区,备齐单据(送货单,采购订货单,出厂检验报告)向IQC申请检验2) IQC先核对供应商是否在合格供应商名单内,再依抽样计划,予以检验判定,并将其检验记录填于《进货检验记录表》3) IQC判定合格时,须在物料外包装的适当位置贴着合格标签,并加注检验时间及盖章,由仓管人员与供应商办理入库手续4) IQC判定不合格的物料,须在物料外包装的适当位置贴着不合格标签并填写《品质异常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交品控主管审核裁定5) 品控主管核准的不合格(拒收)物料,由品管人员将《品质异常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一联通过采购通知供应商处理退货及改善事宜,并在物料外包装上,贴着不合格标签并盖章。
6) IQC判定不合格的物料,遇下列状况可由供应商或采购向品控部提出予以特殊审核或提出特采申请:(A) 供应商或采购人员认定判定有误时B) 该项物料生产急需使用时C) 该项缺陷对后续加工、生产影响甚微时D) 其他特殊状况时7) 品控部对供应商或采购的要求进行复核,可以作出如下判定:(A) 由品管单位重新抽检B) 指定某单位执行全数检验予以筛选C) 放宽标准特许使用D) 经返修加工后使用E) 维持不合格判定8) 上款规定的(C)、(D)判定属特采或让步接收范畴,视同合格产品办理入库,由品控部贴着标示并作后续跟踪9) 供应商对判定不合格的物料,须于限期内,配合公司需求予以必要的处理后,再次送请IQC重新验收10) IQC应对每批物料检验的记录予以保存,并作为对供应商评鉴的考核依据4.2.4无法检验的物料本公司无法检验的物料成分以及物料特性,品控部可作如下处理:(1) 由供应商提供出厂检验记录或品质保证书,本公司视同合格物料接收2) 由本公司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费用由供应商承担或依双方约定分摊。
3) 视同合格物料接收,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或影响由供应商承担4.2.5其他规定(1) IQC应每日、每周、每月汇总进料检验记录,作成日报、周报、月报2) IQC日报、周报、月报除品控部自存外,应送采购部了解,必要时呈总经理或分管副总经理了解4.3制程检验规定4.3.1管制责任4.3.1.1研发/工艺: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1) 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书2) 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3) 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正常动作4) 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与设备使用进行核查5) 会同品控部处理品质异常问题4.3.1.2生产车间:对制程品质负有下列管制责任:(1) 作业人员应随时自我查对,检查是否符合作业规定与品质标准,即开展自检工作2) 下工程(序)人员有责任对上工程(序)人员的作业品质进行查核、监督,即开展互检工作3) 本公司装配车间应设立FQC,由专职人员依规定的检验规范实施全检工件,确保产品的重要品质项目符合标准,并作不良记录4) 生产车间各级干部应随时查核作业品质状况,对异常进行及时排除或协助相关部门排除。
4.3.1.3品控部:对制程品质有下列管制责任:(1) 派员(IIPQC)依规定的检验频率与时机,对每一个工序进行逐一查核、指导,纠正作业动作,即实施制程巡检2) 记录、分析全检站及巡检所发现的不良品,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范措施3) 及时发现显在或潜在的品质异常,并追踪处理结果4.3.2 IPQC工作程序(1) IPQC人员应于下班前了解次日所负责的车间的生产计划状况,以提前准备相关资料2) 车间生产某一产品前,IPQC人员应事先了解、查找以下相关资料:(A) 生产任务单B) 产品用料明细表(BOM)(C) 检验用技术图纸D) 检验规范、检验标准E) 工艺流程、作业标准F) 品质历史档案G) 其他相关文件3) 车间开始生产时,IPQC人员应协助车间布线,主要协助如下工作:(A) 工艺流程查核B) 使用物料、工艺夹具及生产条件查核C) 使用计量仪器点检D) 作业人员品质标准查核E) 首件产品检查4) 车间生产正常后,IPQC人员应依规定定时作巡检工作或依一定的批量(定量)进行检验。
5) IPQC巡检发现不良,应及时分析不良原因,并对作业人员的不合理动作予以纠正6) IPQC对全检站的不良应及时协同车间进行处理,分析原因,并拟出对策7) 重大的品质异常,IPQC未能处理时,应开具《品质异常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表》,经其主管审核后,通知相关单位处理8) 重大品质异常未能及时排除,IPQC有责任要求车间停线(机)处理,制止其继续制造不良9) IPQC应及时将巡检状况记录于《制程巡检记录表》,每日上交4.4最终检验规定4.4.1 检验规定4.4.1.1抽样计划:依据MIL-STD-105D(等同GB2828)单次抽样,Ⅱ类计划4.4.2品质特性品质特性分为一般特性与特殊特性符合下列条件的一者,属一般特性(1) 检验工作容易者,如外观特性2) 品质特性对产品品质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者,如电气性能3) 品质特性变异大者符合下列条件这一者,属特殊特性:(1) 检验工作复杂、费时,或费用高者2) 品质特性可由其他特性的检验参考判断者3) 品质特性变异小者4) 破坏性的试验4.4.3检验水准(1) 一般特性采用GB2828正常单次抽样一般II级水准。
2) 特殊特性采用GB2828正常单次抽样特殊S-2水准4.4.3.1缺陷等级抽样检验中发现的不符合品质标准的瑕疵,称为缺陷,其等级有下列三种:(1) 致命缺陷(CR)能或可能危害制品的使用者、携带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的缺陷,称为致命缺陷,又称严重缺陷,用CR表示2) 主要缺陷(MA)不能达成制品的使用目的的缺陷,称为主要缺陷,或重缺陷,用MA表示3) 次要缺陷(MI)并不影响制品使用目的的缺陷,称为次要缺陷,或轻微缺陷,用MI表示4.4.3.2允收水准(AQL)本公司对最终检验缺陷等级允收水准规定如下:(1) CR缺陷,AQL=02) MA缺陷,AQL=2.5%3) MI缺陷,AQL=6.0%4.4.3.3检验依据依据下列一项或多项:(1) 技术文件2) 有关检验规范3) 国际、国家标准4) 行业标准或协会标准5) 客户要求6) 品质历史档案7) 比照样品8) 其他技术、品质文件4.4.4作业规定4.4.4.1生产批送验(1) 车间在制造加工中,每累积一定数量的制品(半成品、成品)时,应将其作为一个交验批(如一栈板)送品控部FQC检验。
2) 品控部FQC人员,依据抽样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入库检验记录》4.4.4.2接收入库(1) FQC判定合格(允收)的制品(半成品、成品),在其外包装的标签上加盖“合格”章,并签名2) 车间物料人员填写《入库单》经品管人员签名后,将合格物料送往相应的仓库办理入库手续4.4.4.3拒收重流(1) FQC判定不合格(拒收)的制品,填写《品质异常单》呈品管主管审核2) 经品管主管审核为不合格的制品,由FQC在其外包装的标签上加盖“不合格”章或“拒收”章,并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