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黑车问题的思考.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250491
  • 上传时间:2018-05-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65.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准确量化的目标制定、下达、考核、监控,使运政管理工作在一个时间段内,自上而下围绕一个总体目标任务去实施,达到各项工作规范有效的目的综上所述,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目标管理,一支精简、高效的运政管理队伍,会以文明执法的新形象展示于社会,作用于道路运输市场,从而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关于“黑车”问题的思考常州市运输管理处任文超运输市场中未办理合法的经营许可手续,而从事营业性运输的车辆( 俗称“黑车”) 问题,是长期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的重点,是合法运输经营者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黑车”是我们运政稽查的重点,也是运输市场多年来屡治不愈的‘社会顽症从创建文明城市的标准看,整治无证黑车,是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维护道路运输市场正常秩序的一个基本条件一、当前“黑车”问题的现状从事“黑车”运营的车辆主要以微型面包车和经济型轿车为主,基本上都是私人自备车这些车价格便宜,油耗和维修费用低,往往成为黑车车主的最佳选择从事“黑车”营运的人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类是城镇没有正式职业的居民,~类是外来务工人强,这两类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于谋生的需要才从事黑车营运,他们占了黑车营运人员的绝大部分。

      第三类是以这种形式来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他们很难再掌握其他生产技能,只能凭借原有的驾驶技能从事黑车营运,目前这部分人的比例正在扩大第四类是临时“拉活”的私车车主,他们开着私家车,有自己的工作,但贪图黑车的高额利润,想以此来挣点油钱,在业余时间也加入了开黑车的行列黑车”主要采取停靠候客的方式,在车站、码头、饭店、宾馆、旅游景点附近等客源集散地,以及城市的住宅小区、城乡结合部、乡镇等客运车辆不易到达的地方,都成为黑车觅客的场所由于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黑车车主可以自由支配,往往选择在客源高峰时营运,如平时的上下班时段、一年中的春运和旅游旺季而靠此谋生的车主一般多选择白天全日制营运由于不需要缴纳相应的税费,黑车在价格上更具有弹性黑车车主以出租车作为参照系,算出价格有些路程比较远的地方,估计出距离,还要将风险系数打进去,因而报出一个相对比较高但也不会很离谱的价格,当然这价格还要经过双方博弈,合适就成交一般来讲,黑车的价格比公交车贵而比正规出租车低或持平二、“黑车”问题产生的原因1 、公交客运体系的滞后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建设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小区不断增加,以及在农村乡镇的城市化建设,带动人口流动的增加。

      但与之相配套的公交客运体系滞后,运力供给明显不足打的难、乘车难现象仍然存在,因政策滞后、宏观调控的不合理,使得“黑车”自然应运而生同时“黑车”的供给也是随着市场空间( 主要是地域空间) 的产生而不断增加的2 、出租车营运的“盲点”现在城市内的出租车除了经营权的最初投入外,在以后的营运过程中,每辆出租车每月所产生的管理费、营业税支出又相对较高,导致营运成本偏大,必须在工作时间内靠四处扫马路找活干在有些地区,人群以点状而非线性分布,因此客源不稳定,出租车空驶率高( 尤其是回程多空驶) ,若停在某一地方等候,则机会成本太高,这样也就使得出租车不会选择多跑效益差的区域;而主要集中在城市繁华地段这样造成~些地区居民出行选择少,正好适合黑车生存由于其不需要交纳税费,又没有工作时间限制,城乡结合部、乡镇、居民小区就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3 、就业压力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产生的新就业人口数量很大,同时人口对城市的大量涌入,国有企业产生的大批下岗职工,导致目前就业的压力很大而从事黑车营运在资本和技术两方面来讲要求较低现在汽车价格的不断下跌,一辆七、八座的微型面包车也只要二、三万元,普通百姓通过贷款就能买上,无形中降低了加入黑车行列的门槛。

      只需再花几千元考个驾照,“生意”就可开张低门槛”使得黑车成为众多无业者谋生的手段4 、经济利益的驱动由于黑车不仅省了经营权的投入,而且不需要缴纳国家规定的税费,其收入仅需用于燃油和维修费用,余下的均为利润所得据《文摘报》记载:北京一记者调查,一位开富康出租车的师傅,每个月的份儿钱是5 0 0 0 元,一天干1 2 个小时,大约跑3 0 0 公里左右,每个月油钱就要2 3 0 0 多元他每天拉客进账3 0 0 多元,每个月还有3 0 0 元左右的车辆保养费,算下来一个月的收入最多在2 0 0 0 元左右而一个已经“转行”做“黑出租”的司机则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我现在每天干8 个小时,一个月怎么着也有5 0 0 0 多元的进账如此高额的利润当然极具吸引力三、“黑车”问题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1 、“黑车”没有经过像营运车辆一样的技术检测和车辆等级评定,车况一般都较差,有的已接近报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2 、“黑车”驾驶员未经专门培训,不具备出租客运从业资格,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相应的客运驾驶技术和应急处理技能3 、由于没有相关的营运手续,也不能办理旅客意外伤害保险,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群众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黑车没有单位管,发生矛盾,投诉无门4 、“黑车”上的私家车的牌子,交的私家车自用的车船税和养路费,偷漏了大量国家税费5 、“黑车”压价竞争,争抢客源,影响了合法营运车的正常营运,损害了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严重破坏整个运输市场秩序6 、“黑车”还造成了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因黑车所引发的抢劫等案件屡屡见诸报端在今年六月,南京火车站地区警方就破获了一起专门在火车站用黑车低价拉客,把旅客带到偏僻处后进行抢劫的犯罪团伙黑车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四、“黑车”打而不绝的原因一直以来运政管理部门打击“黑车”的力度一直很大,方式也是灵活多样,也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黑车”依然存在,而且屡打不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运政管理方面:1 、交通运政管理力量不足交通运政的行业管理任务十分繁杂,道路稽查仅是其中的一项工作,而稽查人员与运政人员的比例微乎其微打击“黑车”也不是整个稽查的全部内容,加上取证难、处罚难,也增加了查处“黑车”的难度2 、执法难度大和成本的相对高昂严厉打击“黑车”违规营运,但目前的执法体系和能力难以做到目标与结果的统一,这里主要是稽查获取证据难,往往管理人员明明知道他们是“黑车”,但如果不是在金钱交付的现场查获,事后是很难做到证据确凿的。

      而且稽查取证的装备配备相对不足,往往定性的证据就是现场笔录,极易被当事人推翻而且当事人一般都不会配合作现场笔录,这就造成执法人员难以掌握有力的法律依据3 、行政处罚的手段限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未对出租车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各地对“黑车”进行处理,主要还是按照各自地方立法的情况实施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条例》规定: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十万元阻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黑车”的处罚最高也就是罚款三至十万元,处罚过后的“黑车”依然是“黑车”,并7 1会变本加厉地将罚款通过非法经营手段捞回,形成“黑车”治理的恶性循环由于运政管理部门只能对车辆进行查扣,而对驾驶员人身无法加以限制面对三至十万元罚款,驾驶员或是丢下车一走了之,或是百般抵赖、拒绝配合,甚至于无理取闹,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执法人员,干扰执法工作,增加了处理难度4 、隐蔽性强,警惕性高在运政管理部门强力打击下,目前黑车车主隐蔽性很强,大都只做熟悉客人的生意,并通过发放名片联系固定客户。

      而且警惕性极高,他们和稽查人员打“游击战”,千方百计躲避检查在常州汽车站附近的一位“黑车”车主说,他们现在都看准了生意才做,生怕是冲着有奖举报来的碰到有乘客在车上打、发信息,干脆请他下车宁可不做,也不能“栽”了由于取证难,明知是“黑车”,执法人员也拿它没办法5 、法律意识薄弱,暴力抗{ 去{ 顷向严重黑车”车主大多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薄弱,普遍“今天查到我,明天不查我”的侥争心理,造成更多人以身试法,并且竭力抗拒检查,甚至结成团伙,一旦运客过程中遇到什么情况,司机就利用互相通风报信来逃避检查曾经有可疑面包车被执法人员拦下,他先放慢车速,突然加大油门,径直冲撞执法人员,然后驾车逃窜这种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经常碰到他们还相互纠集,围攻执法人员,有些黑车车上甚至各有管制刀具,其暴力倾向非常严重,使查处工作更加棘手另外,在某些老百姓的心目中,跑黑车的又不伤天害理而且他们还提供了方便,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配合运政稽查人员的调查取证工作,拒绝回答稽查人员的问题或者随口敷衍了事有的乘客碍于情面或惧怕而不愿作证,有的为车主说情甚至帮他们开脱,导致稽查工作的取证难度很大五、对如何有效治理“黑车”的探讨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车站、码头等客源集散地,应以社会效益为主,适当压缩一些广告占地,以设立更加连贯、醒目的乘坐出租车的指示牌,还可建立直达通道,让乘客能迅速、方便地寻找到出租车站。

      对于居民小区、交通不便或交通网络覆盖不到的地区,应7 2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公交车、出租车提供方便的停靠场所,并设立指示牌,方便居民乘坐,让乘客拥有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2 、规划和完善公交客运体系运输市场是不断变化延伸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运输市场的拓展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时调整落实城市规划,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要,以高效、便民的办事效率实现我们的宏观调控目的,将运输“盲点”降到最低点,逐步完善城乡公交客运体系,使得“黑车”无空可钻,无隙可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黑车”的存在3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打击治理“黑车”不能否定其需求市场的存在市场是否饱合,供需是否平衡,是一个应由市场自身判断的问题回长期以来市场准入作为一种主要市场监管手段,在调控数量、严把质量关等方面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对于一个竞争的市场而言,用市场准入来限制市场主体的数量,而市场需求又客观存在,想进入而又被拒之门外的市场主体之中,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从而导致“法外生存者”的出现如果让其由地下转为地上,获得合法身份,并纳入有效管理的框架,才有可能使这一现象得以解决打破车辆发展的进入壁垒,推行自由准入政策,不论是谁,只要向政府缴纳管理费和税收,并满足车辆标准,就可以提供运输服务,让市场去检验可能比行政调控来的有效。

      市场空间存在,大家都想进来,为了争夺客源,自然会各尽其能,比如提高服务、降低票价在竞争过程中,必然会几家欢乐几家愁,愁者感到无钱可赚了,会自动退出市场,最终达到一种合理的市场车辆保有量实施宽进后,也不是无限的“宽”,车辆手续齐全性能符合规定、驾驶员符合资质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再通过严管,完全可以解决鱼目混珠问题4 、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与参与意识这是打击“黑车”的关键,“黑车”有人用才有市场,才有存在的条件,没有人使用,它只能自生自灭所以,要向广大人民群众深入广泛地宣传“黑车”的危害性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揭露“黑车”的危害,使乘客意识到“黑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自觉抵制乘“黑车”对查实的“黑车”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曝光”,形成道德和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借助社会力量,解决打“黑车”举证难的问题,制定对“黑车”举证的奖励措施,一旦被采纳了证据就给举证者以重奖,把证据取得扩大到社会,形成社会的监督,动用群众的力量,我们的打“黑”之路才能越走越宽5 、提高合法运输经营者的服务意识合法经营者应该意识到不能仅仅依靠打击非法营运来提升客源,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还要“修炼内功”,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文明程度等“软件”,以此吸引乘客选乘,以规范的经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获得社会认可,才能真正让“黑车”从竞争中退出,从而让客运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6 、强化运政稽查队伍建设由于查处“黑车”的执法要求高,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较多,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