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docx
7页产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手术室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法,为孕产妇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方法:以我院产科手术室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产妇作为统计对象,通过掷硬币法随机选择140例作为 统计资料,其中观察组70例使用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70例未采取任何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并对比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经过相关护理措施应用后,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产妇术中感染1例、胎儿窘迫1例和术后大出血0例,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术中感染3例、胎儿窘迫4例、术后大出血2例,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2.86%,组间比较,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0.15±5.63)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7.14±4.89)分,组间数据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在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应对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进行推广。
关键词】安全隐患;产科护理;措施;手术室护理随着临床护理工作发展,将最新护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引入到产科手术室护理实践中十分重要产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对现有护理方式进行升级,有利于促进母婴结局良好,提高产科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1]产科手术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环境因素、管理和产妇自身因素均对手术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产科手术室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统计资料为我院产科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产妇,随机选取140例手术室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初产妇43例,经产妇27例,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32±1.54)岁、平均孕周(39.17±2.32)周;观察组初产妇与经产妇的例数比为44/26例,年龄中最大者37岁,最小年龄23岁,年龄平均值(28.17±1.47)岁,平均孕周(39.35±2.17)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一步比较1.2方法对两组产妇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针对性预防管理措施,对护理安全隐患和主要方法分析如下:1.2.1环境隐患医院产科手术室设备、仪器陈旧,缺乏及时维护,对产科手术室护理质量构成不良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护理能力、无菌操作规范性均对产科护理安全产生影响在手术室护理中,应重点做好病房环境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有效率1.2.2管理风险临床中,产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直接影响手术安全性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医院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缺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与监督,造成产科护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上述问题长期存在会加重护患矛盾,不利于维护医院产科良好形象1.2.3产妇自身因素产科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影响手术结果,上述安全隐患未能及时解除,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母婴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在产科护理中,发现大部分产妇依从性不高,未能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足够关注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术中感染、胎儿窘迫和术后大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为100分,使用我院《产科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产科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分值越高,表明产科护理工作质量越良好[2]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1版本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和%表示,卡方值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t检验,P<0.05的情况下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产科护理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护理措施应用后,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降低,产妇术中感染、胎儿窘迫、术后大出血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分析见表1:表1 两组产科护理安全风险事件比较[n(%)]组别例数术中感染胎儿窘迫术后大出血发生率观察组701102.86%对照组7034212.86%X2----4.834P----0.0282.2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两组产妇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组别例数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7063.24±6.2890.15±5.63对照组7062.32±5.1687.14±4.89t-0.9473.377P-0.3450.0013讨论为全面提升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性,降低风险隐患,我院开展了针对性管理方案,重点做好手术室安全隐患排查,并制定预防控制标准化措施首先,对手术室器材进行管理,了解手术室相关风险隐患,做好无菌护理,致力于为产科产妇提供无菌手术环境,降低术中感染发生率研究表明,大部分产妇出现术中感染是手术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在风险隐患护理中,重点做好了手术操作监护,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得临床手术安全性明显提升。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70例产妇仅仅出现1例术中感染,产妇安全性得到保障[3]其次,针对管理风险隐患,我院制定了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对术中风险和术后产妇护理进行了指导,通过构建护理工作小组,对产妇进行定期检查,并监督护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最后,对产妇进行了指导,重点做好术前检查和术后监护,对常见的风险隐患进行护理,重点关注产妇出血症状,并构建以安全护理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方法,使得产妇满意度获得明显提升,以此全面提升我院产科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应重视对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排除,关注手术室风险、管理风险和产妇自身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使得产科产妇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并确保产妇安全参考文献】[1]田姝梅.眼科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相关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9,32(0z1):325-326.[2]陈美燕,谢丽叶,李小燕,等.手术室无缝隙安全隐患防范护理措施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040(012):1546-1547.[3]孙邈,常海霞,王新玲.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4):3385-3387.作者一 姓名:姜爱君;性别:女 ; 出生年月: 1990 年 1 月;籍贯(具体到市): 北京怀柔 民族: 汉;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作者二:姓名:邢艳红;性别:女 ; 出生年月: 1993 年 08月;籍贯(具体到市): 北京怀柔 民族: 汉;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作者三:姓名:王立伟;性别:女 ; 出生年月: 1980 年 10月;籍贯(具体到市): 北京怀柔 民族: 汉;最高学历:本科 ;目前职称: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管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