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doc
6页中学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玉溪市新平县第二中学(653400) 李树昌摘要 本文着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阐述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以“讲疑、思质、通力”为核心,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 新课标 生物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中学生物素质教育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学习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深入探究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坚持启发性原则,以“讲疑、思质、通力”为核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了历年统测平均分、及格率均名列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一、讲疑,即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疑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成效来自教师切合实际的科学讲授和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惟有教师善于揭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疑点和难点,避免教学上犯“多而杂”或平均分配教学时间的错误,扎实、有效地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精通《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要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对所教的生物教材的难点和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并精心研究,有的放矢忽视了这一点,课堂讲授必将是盲目的,成效是低下的中学生物学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要求生物教师树立科学素质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这更需要生物教师及时更新、补充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师要把学生从被动灌输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传统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深刻,其教学方法是以灌输知识概念为主,被动的负效应常常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而,教师须充分认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辨证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为主,精练、生动而富有启发地讲授,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并做好上述两点,针对学生学习的各种不良习惯和方法,切实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应用好提问,分散难点,解决疑点新教材内容有深有浅,学生理解有难有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好提问,让学生学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系统性思维方法,有效地分散难点,解决疑点第二,教育和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基本概念多比较,在比较中学会识别;对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多做分析,找出其实质,并应用于实际概括地讲,就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要“认真理解”、“深刻领会”、“灵活应用”,避免所学知识是僵死的、不深不透的概念,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扼杀学习生物的兴趣第三,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知识分散,遗忘性大是造成学生基础不牢,疑点和难点众多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我尤其注意指导学生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所学知识编成有系统的网络,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达到应用自如二、思质,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指出:智能是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故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要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就必须首先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能被一些虚假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从了解事物的本质入手,是培养学生正确思维习惯和方式的出发点,也是必然的归结点。
从启发式教学原则讲,这也是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越过思维障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以“思质”为核心,就是要通过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解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深入已知条件和知识要求的实质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出正确的答案或提出创新的见解例如: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A. 100% B. 25% C. 0 D. 50%男子的生殖细胞——精子有两种,一种带X染色体,一种带Y染色体,而且形成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学生很容易被此表象所迷惑而选择“D”答案从XY型性别决定的实质来讲,男子的精子有X或Y两种,而女子的生殖细胞——卵细胞只有一种,带X染色体精卵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为XX或XY,XX为女性,XY为男性,从而可知男子的X染色体不会遗传给儿子,正确答案为“C”在此解题活动中,如果未能究出儿子的X染色体遗传自母亲,Y染色体遗传自父亲这一实质,就要犯思维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答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途径和方法很多,但关键在于教师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给学法。
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重视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采用民主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学生自信,情绪稳定,积极性高;并通过有节奏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动作与学生沟通,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课堂教学中,我着力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疑点和难点,但又使学生不断面临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再作具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思维的习惯和思维的能力第三,采用渐进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有的放矢地观察或思考,并独立地进行分析,教师对不正确的分析、解答作出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解答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扩展新知识,达到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三、通力,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去认识规律和应用知识,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单科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就是教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方法和方式、普遍知识和抽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转化、解释和推动,而将抽象概念用于特定的具体情景转化,正确地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作为生物教师,关键就是寓学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比较、综合、分析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掌握和应用知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基础不牢,能力较差基础不牢主要是理解概念不准确、知识不系统、表述不规范,对于这一点,我是用“讲疑”的教学方式来解决的,效果较好;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是突击所能奏效的,它蕴藏在平时扎扎实实的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地掌握和应用知识,须认真做好以下两点:第一,师生共订教学目标,高起点,严要求布鲁姆说:“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把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预先固定在某一掌握水平上,注意使学生得到的学习时间及其教学帮助与其个别所需相适应,那么,教师将能保障几乎人人都能达到这一掌握水平这明确指出了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每学年始,我都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诊断,并与学生个人进行交流和商讨,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求学生立足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不只满足于记忆或一知半解我则根据学生个人的目标、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教学的总体要求,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提供相应的教学帮助第二,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我通过基础知识的精讲和精选试题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是训练的基础,思维能力是训练的核心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从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入手,让学生通过练习中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总之,课堂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坚持启发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参考文献1、周宏、高长梅编著《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九洲图书出版社2、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走向创新的目标教学》,云南大学出版社3、玉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课堂教学改革探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