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doc
32页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残联系统康复机构是指隶属于各级残疾人联合 会,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残疾人及 其他功能障碍者(以下简称残障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的公益 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康复机构)为加强和规范康复机构建 设,提高专业化康复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制定 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是编制、评估、审批、规划、管理康复 机构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残联系统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其 他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建设可参照本规范第四条 康复机构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应符合国家现 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要求第二章原则和要求第五条康复机构建设要优先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 展和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以方便残疾人、有利于康复服务 为出发点,合理布局,加大资金投入,给予重点扶持第六条康复机构建设要形成以国家级康复机构为龙 头,省级康复机构为骨干,地市级康复机构为支撑,县级康 复机构为基础,与社区康复紧密衔接的康复服务网络第七条康复机构具有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精 神、智力残疾人及其他功能障碍者提供专业康复服务的职 能,分为康复中心、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及辅助器具服务中心 等。
第八条省级残联要分别独立设置康复中心、听力语言 康复中心、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可根 据实际情况,独立设置或整合资源综合设置第九条各地残联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制定本省康复 机构发展规划,包括业务类别、规模、数量及布局第十条康复机构建设要根据康复业务需要,按照卫生、 教育等部门的有关要求,合理设置相关内容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分级第十一条康复机构建设规模要以所在省、地(市)、县 人口数,或残疾人人口数及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公布状况为 依据确定第十二条康复机构建设按照规模、功能和任务分为三 级,由低到高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康复机构建 筑总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二级康复机构建筑总面积不 低于8000平方米,三级康复机构建筑总面积不低于20000 平方米其中,康复中心面积占50%,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面 积占30%,辅助器具服务中心面积占20%各地可根据实际 情况对面积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第十三条省级康复中心、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辅助器 具服务中心要按照三级标准建设,地市级、县级康复机构可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及残疾人的数量与康 复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级别第四章科室设置第十四条康复机构要根据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按 要求设置相应的科室。
第十五条科室设置要以康复业务为主导,运用医疗、 教育、职业、社会、工程、心理等康复手段,使残障者的身 心功能得到补偿或替代,职业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得到改 善第五章人员配置第十六条康复机构要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后勤保障等人员第十七条康复机构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第六章设备设施第十八条康复机构要根据建设规模、功能和任务,按 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第七章运行保障第十九条各级残联要加强对康复机构的管理,特别要 加强康复机构领导班子建设,配备具有管理和康复工作经验 的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康复机构领导班子的考核考评制度第二十条各级残联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保障 康复机构的发展经费和业务工作经费,保证康复机构运转和 可持续发展第二十一条各级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将康复机构纳入城乡医保定点机构和工伤康复定点机 构第二十二条康复机构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学科 带头人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流动、考评 和职称晋升机制第二十三条康复机构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逐步建立 特色学科优势,加大科研力度,增强康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第二十四条康复机构要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积 极探索技术协作等多种运行模式。
第二十五条康复机构运行要充分考虑安全保障措施, 为残疾人提供安全、有效的康复服务第二十六条康复机构要严格管理,在人员、财务、设 备设施、诊疗规范、服务标准、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 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七条 本规范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负责 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自转发之日起施行,以往发布的规 范性文件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附件:1、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2、 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3、 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基本标准附件1康复中心建设基本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康复中心是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 社会等康复服务的综合性康复机构承担着康复评定、康复 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教育、康复工程、康复人才培养、社 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咨询、康复宣传、康复研究和残疾预 防等职能第二条为促进残疾康复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和规范 康复中心建设,制定本标准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省、市、县残联所属各级康 复中心建设本标准为最低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 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第二章选址与规划布局第四条康复中心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促进覆盖城乡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条康复中心选址应根据康复服务的特殊性,选择 交通便利、环境安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好的位置,并尽可 能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资源,充分考虑残疾人 康复、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对环境的要求,兼顾未来发展第三章规模与功能第六条各级康复中心建设规模与服务功能一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康复床位 不少于15张(含日间床位和寄宿床位)一级康复中心直接 面向县、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配合同级残联培训 社区康复人员和残疾人及亲友,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 识二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康复床位 不少于40张,门诊部应设置医疗观察床位二级康复中心 面向多个县、区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承担一定的康复技 术培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指导辖区基层康复机构业务建 设三级康复中心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康复床位 不少于100张三级康复中心提供全面的、连续的康复服务, 并在综合性康复服务的基础上,提供较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康复教学任务,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对下级康复机构进 行指导第四章业务部门设置第七条各级康复中心业务部门设置一级康复中心1. 康复门诊部:设有康复门诊、功能测评室、康复咨 询室。
要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 肢体残疾康复科(部):设有康复训练室(运动疗法、 作业疗法)、引导式教育训练室、多感官训练室、游戏活动 室、生活室、个训室,有室外儿童游戏娱乐场所3.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科(部):设有集体课教室、感统 训练室、语言/认识训练室、音乐治疗室、游戏活动室、生 活室、个训室、测评室、家长咨询室等,有户外活动场 地4. 视力康复科(部):设有低视力康复和盲人定向行走 训练指导室5. 社区康复指导部:设置培训教室6. 有条件的可设置孤独症儿童康复科室二级康复中心在一级康复中心部门设置基础上增加服务内容或增设 新的科室:1. 康复门诊部:设有各科康复门诊、功能评定室、化 验室、放射科、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超声波室、理疗室、 传统疗法室、药房等2. 肢体残疾康复部:分设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 语言治疗室3. 低视力康复科:分设视力检测室、屈光矫正室、视 功能训练室、助视器验配室4. 康复工程部:可利用各级辅助器具服务中心资源协 作开展矫形器装配等辅助器具服务三级康复中心在二级康复中心部门设置基础上增设:1. 职业、社会康复室和心理科2. 功能评定科3. 分设偏瘫、截瘫、骨及骨关节康复科等科室。
4. 分设运动疗法科、作业疗法科、语言治疗科5. 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医疗科室第五章人员配置第八条 各级康复中心人员配置一级康复中心至少配备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 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人员)和2名特教(幼教)教师 康复床位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 : 1 — 1.4,专业人员占职工 总数之比不低于75%二级康复中心每10-15张康复床位配1名康复医师,每10张康复床 位配2名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 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人员)、3名康复护理人员;1名眼科技 术人员、1名矫形器技师;配备相应的检验、放射、药剂人 员;每10名残疾儿童配特教(幼教)教师1名康复床位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 : 1. 3-1. 5,专业人员 占职工总数之比不低于70%三级康复中心康复医师、康复治疗人员、康复护理人员、特教教师配 置原则上同二级;配假肢矫形器技师2名;配职业康复和社 会康复人员各1名床位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 : 1.3—1.5,专业人员占职工 总数之比不低于70%第六章设备设施第九条康复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第十条通行区域和患者经常使用的主要公用设施应体 现无障碍设计,地面防滑,走廊墙壁应有扶手装置。
地板、 墙壁、天花板及有关管线应易于康复设备、器械的牢固安装 和正常使用及检修第十一条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的康复场所,色彩设 计、装饰应适合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设有残疾儿童康复部 门的康复中心,应有适合残疾儿童活动的户外游乐、运动场 地第十二条各级康复中心建设应根据规模、功能和任务, 配备相应的设备器具,基本医疗设备和诊疗器具参照医疗机 构有关要求一)残疾人康复中心基本的康复设备和器具功能评定角度尺 2握力计秒表偏瘫康复器训练网架减重步行器(带跑台) 康复智能训练器(上下 肢)视力康复视力表灯箱 盲杖便携低视力检测设备二音叉跑步机(带坡升降)助视器配镜箱测听仪轮椅各类型助视器智商测试仪助行架理疗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腋拐中频治疗机电检耳镜、额镜四角拐杖音频治疗机肌力计(等速肌力测试 仪)手杖 —低频脉冲电疗机平衡仪电动站立床神灯脑电图机0T超短波治疗机除颤仪0T桌(可升降)磁疗机心电图仪站立桌颈椎牵引设备肌电图仪沙磨板组合腰椎牵引设备PT平衡板激光治疗仪肩关节运动训练器木插板红外线治疗仪牵伸训练器(拉力器)分指板紫外线治疗仪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手指功能训练器传统疗法下肢功率车手指阶梯拨火罐 「骨四头肌训练椅套圈针炙针(套)PT凳训练用球类按摩床体操棒与抛接球保护腰带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肋木体操棍职业康复训练床楔形垫职业评定设备PT训练床认识图片(套)缝纫机滚筒日常生活用具编织机沙袋组合ST电脑、打印机平行杠语言评定训练仪扫描仪阶梯(双向)失语构音评定工具(套)学习机系列哑铃语言发育迟缓评定工具(套)支撑器姿势矫正镜认知图片(套)(二)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设备器具1.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设备器具 训练用木条台、箱凳、梯背架、梯背椅 训练垫和床、姿势矫正镜 儿童肋木、儿童平行杠训练用扶梯、地梯、训练用棍和球 常用规格的沙袋和哑铃、钻滚桶 大、小巴氏球、楔形垫脑瘫康复用姿势矫正椅、站立架、踝关节矫正板 图形认知组件、拼图、插板、玩具儿童助行器、轮椅、拐杖、弹力绷带多感官训练室设备(略)2. 智力残疾儿童、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设备器具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