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小箐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9页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野鸭乡小箐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专制主义 C.事君以忠 D.尊君敬祖参考答案:B2.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B、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C、政府对外贸事务基本不管D、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区别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区别,古代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本题命题意蕴在此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主要在明清开始实行海禁政策,而且时断时续,明朝海禁是禁止民间贸易,清朝闭关锁国是有限的贸易,如在一时期只开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经行商严格控制,故A正确;中国主要对外推行朝贡贸易体制,并不单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故B错误;政府严格管理对外贸易,汉唐以来都是,专门机构和官员历来都有设置,故C错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税收,以国内的捐税租税为主,故D错误。
3. 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A.齐地方文化传播B.“独尊儒术”实行C.城市经济繁荣发展D.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都是人们之间相互鄙视的心理倾向,为了推动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汉武帝时期采用“独尊儒术”,统一思想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齐地方文化传播,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城市经济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信息,无法体现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排除D4. 韩愈有唐诗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传世,“左迁”实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被调降官职的一种讳称下列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属于“左迁”的是A.秦朝,会稽郡郡守调任御史大夫 B.东汉,会稽郡郡守调任扬州刺史C.宋朝,三司使调任枢密使 D.元朝,南阳府府尹调任连州知州参考答案:D5.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民族主义论》说:“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A. 派系斗争十分尖锐 B. 政权更替相当频繁 C. 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 民主革命进程加速参考答案:C6. 据说德黑兰会议期间,在一天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的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的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的意图显现 参考答案:D略7. 马克思说(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惟一有生命力部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③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发展 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强国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8. 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参考答案:【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八字方针调整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1953~1957”说明是一五计划实施结果,1958~1962是大跃进实施的结果,而“1963~1965这一比值降至51%是当时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八字方针实行的结果,故选A 思路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材料中的三段数字变化信息原因的把握9. 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 解析:题干图片中,“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①正确;1912-1919年,一战期阐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据此可知②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③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④正确故选: 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片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分析,并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的准确把握10. 秦朝推行郡县制在当时 :( )A、彻底废除了贵族分封制 B、成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C、取代了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D、首次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参考答案:A11. 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参考答案:C12.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C.反映了统治者一直重视廉政建设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参考答案:13. 就论证端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有说服力?( )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参考答案:A 1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参考答案:D15. 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参考答案:B解析:材料“抵制国王节制君权……建立了合理的政府”说明限制国王的权利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法律至上、限制王权的原则,标志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A、C、D三项不符合这一要求,故排除16. 阅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A.③④ B.①③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A仔细观察表格数据,可见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制造业份额和欧洲的差距并不大,排除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后,两者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排除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17. 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观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于各诸侯国普遍确立史实依据:初税亩。
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丈量田亩 )而税也B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C摘引资料:互动百科——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状况确定主题:《创新: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D收集素材:采访家人邻居的衣食住行形成观点: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参考答案:B18.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须,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苏维埃政府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共同抗日,取消“苏维埃政府”,陕甘宁边区作为特区而存在,C项正确,ABD三项均排除19.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B.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C.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D.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参考答案: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查学生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和确立的方式.解答:“光荣革命”的“反革命”是指采用和平的方式实现了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议会掌握了大权,而没有像处死查理一世那样的暴力方式,故A理解错误,排除;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故B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中的“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体现了D,故D为正确答案;故选D.20. 罗斯福新政中,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