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05796138
  • 上传时间:2023-03-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19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1(517字)  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凑十法5、4、3、2加几,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试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  在新课之前,我让学生复习口算9加几和8、7、6加几的试题,因此当出现例题5+7时,有的学生很自然想到了7+5等于12,所以5+7也等于12,也有一些学生用凑十法口算,我也给予肯定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突出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上,每道题要求学生口述思考过程如:计算5+8,想:因为8+5=13,所以5+8=13例1、例2中的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像这样说思考过程,最后引导归纳总结: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和)不变大部分学生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还给这句话配上了手势语,学生能一边说,一边做手势语,这为今后教学加法的交换律作好了铺垫  这节课学生兴致很高,说得好,算得对练习时,我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题用卡片让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算了好几遍,90%的学生能算对,有二十多个学生算得又快又对,有部分学生速度较慢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2(1053字)  在上述片段中,学生们都投身于探求知识的活动中,他们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手操作更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凭空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实际的操作过程,缺少空间想象力,必然会“闷”掉因此,教师让学生边滚边玩边交流,学生的兴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学生在操作中,不仅知道了各种几何体的不同滚法,而且对它们作了比较小结如球的滚法,学生从具体的滚动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滚”的结论球和圆柱体能滚远,而圆锥和圆台滚不远总之,学生在操作探索知识中,亲身经历新知识的产生,不仅能充分展示每位学生的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师是引导者、评价者新课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课程提倡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虽然第一和第二个学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师的一句话“如果不换方向,它能不能一会儿横着滚,一会儿竖着滚?为什么?”起到了引导作用。

      学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维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如教师给圆台“戴帽子”,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台绕什么滚的难题在“引”的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了激励评价“补充得很有道理”“说得真好”教师的充分肯定,使学生敢想、敢说、敢猜测,形成了一种互相撞击,互相补充,互相启发的学习氛围  3、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上述片段中,学生动手操作后,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来讲,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化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在行动中加以落实,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凸现学生的主体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3(834字)  《加减混合》是学生在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共安排了2道例题,例1是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教材先用图表明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一会儿又飞走了2只,然后根据画面所反映的天鹅的只数的变化过程引出算式4+3-2。

      例二是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也是通过天鹅只数的变化过来来引出算式,与例1所不同的是例2第一步第二步的计算结果要求学生来填,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计算算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在教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故事中呈现天鹅数量的变化,从而引出算式从教学的效果来看,这样的设计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引出算式之后,我让学生算出得数并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用彩笔先拿几只再拿几只最后拿走几只来算的,有用手指头来算的,也有学生是通过做2步计算得出的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我都给予的肯定,并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分2步计算加减混合算式的方法我是这么考虑的,用彩笔或者手指头的方法计算现在10以内的计算可行性非常的高,但是当以后学习深入,数字变大,这两种方法势必不能采用,所以我想将这种分2步计算的方法重点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  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加减混合运算的一条规则(刚开始我忽略了这条规则):就是知道加号在前先做加法,减号在前先做减法只要了解了这条规则,就和前面的连加、连减的知识区分开了,然后就是看清楚算式里面的加减符号。

      计算方法呢,还是和前面的连加、连减是一样的,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先在前面的两个数下面划上横线,把算式写下来进行计算,再用得数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通过几天的训练,学生在加减混合运算这一方面掌握得还算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点差,还会出现好多错误,在个别课上还要对这几个人进行强化训练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4(931字)  小明的一天这节课主要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建构较为科学的体系  教学伊始,先通过猜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联系实际,认识钟表的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动机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才能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主动掌握时间的基本知识设计时,我注意到这点,放手让学生观察、操作、体验、交流,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加以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认识时间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  通过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加深了学好数学的信念,最后让学生回顾学到什么,怎样学的?有什么问题?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提高学习能力,并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课末,布置有发展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加以发展,让所学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对刚进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这些经验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使课堂的学习活动成为对他们原有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因此教材呈现了小明的一天活动时间表,目的让学生在叙述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并通过对比,发现其特点,概括出认读方法  实际上,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层次的家庭,学前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个体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群充满不同的情感期待和知识需求的学生,真实的课堂教学是既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真实生活,学生作为一群活生生的人渴望我们给予个别化关怀和知识指导(决不能让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跟着大家无奈地重复)因此,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差异成为课堂教学的真实需要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精确切入,突出教学重点,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5(955字)  《物体的形状》是一年级上第4单元识别图形的教学内容,这一课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立体图形的认识,第二课时是平面图形的认识。

      设计平面图形这一课时时,我力求让学生通过整节课的学习知道物体的表面,通过动手画一画积木块的表面认识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并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画下的原因  整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积木块的表面画下来,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立体图形转变成了新认识的平面图形,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的帮助学生从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在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在画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了,正方形既可以从正方体上画下来也可以从长方体上画下来,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画一画球的表面时,有个别学生发现画不下来,这时我又引导他们发现了圆柱体的曲面也画不下来,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了立体图形的曲面是画不下来的,再次证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学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师在示范怎么把立体图形表面画下来时,应注意作图的细节,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起来的图形,要让学生有几何思想的渗透  这节课的另一设计在于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上,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也不会“说一说”,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逐渐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回答问题是要回答完整,“我是从(什么形状)积木块的(那个)面下了这个图形”、“(什么物体)的表面是()图形”,我还经常使用到因为。

      所以学生通过这些训练,逐渐学会了如何表达  本课练习的设计也有意识的划分了层次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先找图形再想一想是从什么立体图形上画下来的,但是在拓展题的部分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仅仅要激发学生兴趣,更可以提高练习难度,达到拓展的目的  虽然整节课在环节上清晰,在实践中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练习的层次上也有所设计,但是作为数学几何内容的学习,还更应该考虑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这一点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6(866字)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采用动手实践等方式,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以趣导入,设悬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所有学生都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和教师的问题中去,0的认识自然引出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开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小故事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认识0的含义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直尺上找到0的位置,然后再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体会0还可以表示开始。

        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揭示完0的第一个含义(表示什么也没有)后让学生举出一些在生活中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例子和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到过0发现学生对于0的认识是很丰富的,学生们说出了在很多地方看到过0,比如在车牌、上、电视里等等地方看到过0,这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平时是很关注生活中的数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4、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中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师评,学生互评,掌声,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7(771字)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在学生认识可10以内的数,并初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资金财务部职责范围(五篇).doc 纪检监察干部强素质、树形象之我见.docx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doc 2024年度河南省内黄县中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2024年度广西合山市合山矿务局职工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题库附答案(基础题).docx 2024年度广西桂林市皮肤病防治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演讲稿模板大音稀声大爱无声.doc 2023年定期考核个人述职报告6篇.docx 2024年度广东省东莞市横沥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4年度山东省阳谷县保健站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自测模拟预测题库.docx 2024年度广西柳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docx 2024年度广西南丹县中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传坤.doc 外科护理学复习题(各章节)含答案.doc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的背景与意义.doc 联合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2024年度广西容县皮肤病防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 2024年度广西环江县人民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docx 2024年度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合同制护理人员招聘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docx 算法设计及分析课程设计报告.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