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学年高二地理第一次考试试题 玉环中学 含答案 答题卷.doc
11页第 1 页 共 8 页玉环中学 2014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高二地理 2014.10命题人:张灵华 审核人:王忠秀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 I、Ⅱ和答卷 I、Ⅱ试卷共 8 页,有 2 大题,33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 I、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3.请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 I、Ⅱ的相应位置上,请用铅笔将答卷 I 上的准考证号、类别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试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球表面划分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读“部分大洲轮廓图 ”,完成第 1-4 题1.①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脉 D.巴拿马运河2.没有赤道穿过的大洲是A.① B.② C.③ D.④3. 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洲的地形为东部低缓山地、西部高原山地、中部平原B. ②洲被称为“高原大陆”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C. ③洲中部低、四周高,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D. ④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洲4.下图中,反映①洲的地形剖面图是5. 读右图,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 ②非洲 ③北美洲 ④亚洲 B.①非洲 ②南美洲 ③大洋洲 ④欧洲C.①南美洲 ②大洋洲 ③亚洲 ④欧洲D.①非洲 ②大洋洲 ③北美洲 ④亚洲第 2 页 共 8 页甲、乙、丙、丁为世界著名的海峡。
读下图回答 6-7 题6.位于两大洲分界线的海峡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冬季风浪较大 B.乙两岸广布温带落叶阔叶林C.丙夏季降水丰富 D.丁多台风影响读右图回答 8-9 题8.沿 X→Y→Z 自然景观的变化是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9.X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12 月至次年 2 月 B.3~5 月 C.6~8 月 D.9~11 月图 A 为“英国等高线地形图” ,图 B 为“伦敦气温和降水季 节分配示意图”, 图 C 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 D 为“富山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 完成 10-11 题10.关于伦敦和富山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A.冬季都温和湿润 B.夏季都高温多雨C.伦敦年降水量多于富山 D.伦敦气温年较差大于富山11.造成英国与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第 3 页 共 8 页右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12.导致图中 X、Y 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13.关于 M、N、P 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N 地降水季节变化比 M 地小B.P 地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发展畜牧业C.M 地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D.M、N 沿海地区有暖流经过右图为某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 14-16 题14.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15.图中洋流 a 对甲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16.图中的乙岛屿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是A.北海道渔场 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下图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17-19 题17.南极地区多大风,a 图中甲、乙两地比较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18.b 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 B.位于背风区域 C.纬度高 D.盛行下沉气流19.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a 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B.a 图 0℃等温线向北移动C.b 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D.a、b 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N第 4 页 共 8 页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
回答 20-22 题20.该大陆是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21.纬度 10°附近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 B.寒流流经 C.位于大陆西岸 D.副高控制22.纬度 30°至 40°之间 6 月雨量多于 12 月的主要原因是A.受暖湿西风控制 B.受东南季风控制C.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 D.多锋面气旋活动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 23-24 题23.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4.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下图为南半球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图,读图 回答 25-27 题第 5 页 共 8 页25.该大陆是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26.图中所示纬度可能是A.5°S B.32°S C. 18°S D.53°S27.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5 月~10 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B.11 月~4 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洋流的影响D.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因西岸有暖流的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局部区域图。
图中甲国风力资源丰富,地 势 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海岸线漫长曲折回答28-30题28.丙城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9.影响甲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地形 B.纬度位置、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洋流 D.纬度位置、海陆分布30.甲国和乙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第四纪冰川作用、海浪侵蚀 B.海浪侵蚀、流水沉积作用C.第四纪冰川作用、流水侵蚀 D.海浪侵蚀、风力侵蚀作用第 6 页 共 8 页试卷Ⅱ二、综合题(本题有 3 大题,共 40 分)31.(16 分)图 a 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 b 是其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 a,指出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4 分)(2)读图 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9 分)(3)图 b 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3 分)20 º 20 50 100 图 1 20 ºC 25 ºC 20 º 年 均 温 线 年 降 水 量 ( m) 20 ºC 0 20o图 a 图 b20° 30° 30° 23.5° 10 50 10 20 20 20 A B C 城 市 等 高 线 20 河 流 洋 流 国 界 离岸风M第 7 页 共 8 页32. (12 分)下图为某地气温(单位:℃,虚线表示) 、降水(单位:毫米,实线表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4 分)(2)对比分析虚线框内所在半岛 1 月与 7 月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产生的原因 (8 分)1000257502501 月温度与冬季降水1500甲15 25100025150020007 月温度与夏季降水甲1525第 8 页 共 8 页33. ( 12 分)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描述 20℃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
(8 分)(2 )说明造成 A 地年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4 分)第 1 页 共 2 页玉环中学 2014 学年第一次考试答题卷高二地理 2014.10一 二题号 1-30 31 32 33 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二、综合题(本题有 3 大题,共 40 分)31.(16 分)(1)(4 分)(2)(9 分)(3) (3 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装 订 线座位号第 2 页 共 2 页32.(12 分)(1) (4 分)(2) (8 分)33.(12 分)(1) (8 分)(2) (4 分)第 1 页 共 1 页玉环中学 2014 学年第一次测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A A B C B A B C A B C B B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B D C D B A A C C B C D C A二、综合题(本题有 3 大题,共 40 分)31.(16 分)(1)(4 分)海陆热力性质(2 分) 洋流(2 分)(2)(9 分)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2 分)东岸: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1 分),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 分);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1 分);受暖流影响。
1 分)西岸:全年副高控制(1 分),盛行离岸风,(1 分),且受寒流影响(1 分)3) (3 分)北部:离岸风, (1 分)上升流(1 分) 南部:寒暖流交汇(1 分)32.(12 分)(1) (4 分)气候类型:热带雨林(2 分) 理由:全年高温多雨(2 分)(2) (8 分)1 月:东多西少(或东南多西北少) (1 分) ;7 月: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1 分) ;原因:1 月盛行东北风(1 分) ,东部为迎风地区,太平洋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 分)西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 (1 分)7 月盛行西南风(1 分) ,西部为迎风地区,印度洋水汽受地形抬升,多降水;(1 分)东部为背风地区,降水少 (1 分)33.(12 分)(1) (8 分)西段:南北走向(2 分) 东段:东西走向(2 分)影响因素:西段:地形(2 分) 东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