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复习资料.docx
5页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3 学时)学习目标1 、管理的涵义与特征2 . 管理人员的分类、技能和角色扮演3了解管理的基本假设4 、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节管理的内涵本节学习目标重点:准确掌握管理的含义与特征一、管理的内涵(一)管理的定义它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规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从而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教科书 4)(二)管理的涵义1、权变性它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包含了偶然因素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没有一种通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适用于任何地方5 、协调性根据定义,管理是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3. 过程也就是说,管理是管理的一系列活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结合,这就是讲的过程性4. 目的管理的目的来自特定使命和特定目标的组织,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而进行管理,管理是为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二、 管理特点 1管理的有效性效率:指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效果:指目标的实现管理层还必须使活动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
2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的合作劳动产生的必须有效组织联合劳动,具有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自然属性;它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 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 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3 . 管理科学化、艺术化管理,努力遵循科学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来提高工作的效率;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管理对象,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的工作,对于解决人的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讲,就是要体现管理的艺术性问题三、管理的职能(一) 管理的四个基本功能(经典)1 、计划 2、组织3、领导4 、控制(二) 四个函数的逻辑顺序先从计划,到组织,到领导,到控制计划居于首要地位,回答做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组织,怎么做,设置什么部门,怎么样进行分工;第三个领导,就是靠什么做,如何发挥积极性;最后是控制,做得怎么样,整个活动完了之后,进行总结,反馈,做得怎 么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它并不是完全按照这个顺序例如,在规划和组织之后不进行控制计划时可以控制它第二节管理者的分类与技巧本节的目标和要点:了解管理者的分类、技能和角色扮演I. 管理者的含义和优先事项管理者:在组织中履行管理职能,对他人负有最终责任的人。
二、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观点)(教材 p7)三、管理者的分类根据管理者的不同层次,他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1) 逐级1 、高层管理者一一决策层2、中层管理者一一执行层3、基层管理者一一作业层(二)管理者的领域分1 、综合管理者2、专业管理者四、 管理技能1 、技术技能:从事某项具体工作应该掌握的某种专业性的技能2、人际技能: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技能3. 概念技能:洞察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否给组织带来机遇或威胁是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是一种威胁,如何避免这种威胁基层管理者应该突出的是技术技能,中层管理者主要突出的是人际技能高层管理者重点要掌握的是概念技能.第二章是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掌握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了解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各种学派本章的重点: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1 、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制针工序:共有 18 道工序,如拉丝、矫直、分段切割、攻丝、研磨针尖以及将针头和铁棒焊接在一起一人工作:每人每天48 件,每人每天4800 件劳动效率提高了 100 倍。
2. 查尔斯?巴贝奇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带来的好处,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的制度,对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三) 评估上述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了当时工厂制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第二节经典管理理论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一)泰勒其人这位“科学管理之父”是美国人,他从哈佛大学辍学进入工厂他在八年内被提升到六个级别,升级的原因 : 与效率低下的现象作不懈的斗争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 1895年),《车间管理》( 1903 年),《科学管理原理》( 1911 年)(二) 时代背景1 、劳资之间的矛盾尖锐2、生产效率低原因:操作方法不当;分配制度不合理;生产过程组织不合理3基本出发点——提高生产效率(三)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 制定工作定额怎样制定?时间研究:就是研究工人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动作研究: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工作日写实和测时)处理铁块试验的实验背景试验前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12t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 :$1.15 实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2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选择一流的工人做这份工作?适合(人才)喜欢(喜欢把事情做好)的培训和学习结论:要科学选择与培训工人。
3、实施标准化管理1 ) 要求:操作方法、工具、设备、机器、材料、标准化 2) 实验:实验前的电铲测试:用不同的电铲做不同的工作每把铲子的重量不同应该有一个有效的体重测试每把铲子重21 磅最高电铲效率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不能反映计件工资按劳:变相增加劳动强度差别计件: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高工资率:用时短、质量高的工人,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低工资率:工作时间长、素质差的工人的收入按低工资率计算完成100 件,每件 1元,总计 100 元, 80件,每件 0.9 元,总计 72元, 120 件,每件 1.20 元,总计 144 元,产出差异 40 件,工资差异72 元这种工资制度刺激性较强,对工人和雇主都有利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规划部负责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定额和标准化作业方法及工具,制定计划,下达命令和指令工人和工头只负责执行,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化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得自行改变6. 强调异常管理所谓例外管理: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乱繁琐事物的负担,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对下属人员的监督权。
7. 心理革命效率低是因为劳资对立劳资对立是分配利益对立双方应该重点放在提高效率,最后双方都受益上述内容构成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生产效率普遍提高,出现了高效、高薪、高利润的新局面四)对泰勒制的评价贡献:1. 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创造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取代基于个人经验的旧经营管理方法2. 、提高了生产效率3. 由于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的一些人开始专攻管理局限:1 . 把人看作只追求金钱的经济人2 、主要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企业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基本没有涉及二、 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一)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法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亨利法约尔( 1884-19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