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三套).pdf

25页
  • 卖家[上传人]:zxc****hhs
  • 文档编号:205413589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7.65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填空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科学素养 )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 (全面化 ); 评价方法的 (多样化);评价时机的 (全程化)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 (物) 、 (环境)三大资源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 (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 )的能力7.科学课程是 (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 )等活动8.科学课程中 物体与物质 部分经过对(物体) -(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 、 (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 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 还有多种活动: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2 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世界) ( 物质世界)( 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 (对待科学)( 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对待自然)13、 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 多样的生物) ( 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与环境) ( 健康生活)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 ( 运动与力) (能量的表现形式)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 (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 ( 天空中的星体)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 、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 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 、 (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

      18、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 、 (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 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二、简答题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3 答: (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4)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4 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三、案例分析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 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 “不,老师,应该是 15 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 16 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 15 颗” ,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 16 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 “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5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答: 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教法部分参考书目1、 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3-6 年级) ;2、走近新课程丛书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小学科学试题库小学科学部分(二)一、简答题6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有节和节间;节上有叶或变态叶;有芽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答: 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二、辩别题: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答:以上所述是对的7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心)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的繁衍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关。

      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 倍) 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以下是 “ 大潮” 、“ 小潮” 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 “ 大潮” 当月球位于 1/4 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涨潮,称为“ 小潮” )1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1)提出问题 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如“ 是什么 ” 或“ 为什么会这样 ” 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8 2)猜想与假设 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制定计划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观察和实验,是观察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 工具” 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动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5)搜集整理信息 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能利用简单的表格、 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6)思考与结论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7)表达与交流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三、案例分析18、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9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20、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 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