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历史复习 第3单元 中国现代史 第15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时训练 川教版.doc
4页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15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夯实练|·1.[原创题]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新中国“走自己研制的道路”的第一个成果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 D.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成2.[改编题] 2017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透露,中国航天员会在2030年前后登月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原创题]每个人都会有追求有一个人,他从小遭受饥饿的侵袭,长大后,他立志为解决饥饿问题而奋斗几十年的追求,几十年的奋斗,他终于可以说,我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毛泽东 D.袁隆平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我国处于( )A.抗美援朝时期 B.“文化大革命”前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新时期5.我国实施“863”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培养现代化人才 B.增强综合国力C.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 D.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②普及高等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实施了“希望工程”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刘长春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凄惨景象从刘长春一个人孤零零地参加奥运会比赛到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生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生活的改善B.交通运输的发展C.对外交流的增多D.综合国力的增强8.[2017·安顺]“打破铁饭碗” “人才招聘会” “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力提升练|·9.[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生建设】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为解决材料一中“没有多少工业”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哪项针对性措施?针对“科学水平都不高”的情况,在国防科技和航天科技领域我国实施了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请分别写出这两个领域里出现的第一个成就当今辉煌】材料二 过去五年,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2万公里(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在一路领跑中,中国高铁不仅成为百姓的出行首选,更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和新时代的中国地标——2017年6月26日《新民晚报》《高铁:中国名片》(2)材料二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在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升华感悟】(3)通过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国粮票,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见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材料二 2014年中国人均存款数统计表 省市项目 北京上海浙江…… 四川……全国位次123……17……储蓄(元)112 292.4287 720.0253 402.11……27 955.45……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20世纪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人均储蓄存款的情况,与材料一相比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哪两种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这些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参考答案1.A [解析] 解答时,我们要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自己研制”“第一个”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对核的研究突破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的成功让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成等成为可能故选A项2.D [解析] 抓住“同一领域”和“20世纪70年代”思考,题干所说的领域属于航天领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故D项符合题意3.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与农业的粮食问题有关结合所学可知,袁隆平进行了籼型杂交水稻的研究,让水稻的产量成倍增加,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选D项4.B [解析]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而抗美援朝是在1950年—1953年,“文化大革命”是在1966年—1976年,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所以按照时间范围分析,答案是B项5.B [解析] 我国实施“863”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综合国力的强大A项是直接目的,C项是间接作用,D项是手段,均排除6.C [解析] 我国目前只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普及高等教育,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答案为C项7.D 8.A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故选A项9.(1)“一五”计划国防: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天: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言之有理即可)10.(1)因为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不足,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改革开放后粮食产量增加;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收入)显著提高3)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4)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