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申报方案及材料.docx
15页一 )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集团先后成为全国企事业单位专利试点单位、 江苏省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先进企业、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2 项、 江苏省专利优秀奖3 项, 2014 年 11 月通过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审核获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8 年承担了江苏省专利实施计划、 2015 年承担了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重点项目集团现有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4 人 , 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8 人,其中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2 人截至 2016 年 8 月,集团累计申报专利 340 件,中国发明专利 200件, pct 专利 11 件,其中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00 件,实用新型专利22 件,外观设计57 件, pct 专利 5 件集团成功注册了 800 个注册商标,其中集团主商标“护佑”商标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二) 、培育方案1、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加强信息利用与开发, 及时跟踪和分析国内外专利信息, 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动向缩短研发周期,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技创新起点和层次重视跟踪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申请趋势、权利保护范围,科学地制定新产品开发策略、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策略、竞争与合作策略,优化技术创新路线,避免侵权。
2、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企业全面管理和利用好公司的知识产权, 通过企业知识产权许可、 转化、知识产权投融资等,实现企业创新成果的价值,运用知识产权打 造企业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立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协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完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控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一) 、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竞争分析集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流程, 这些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扬子江药业集团专利管理办法》、 《扬子江药业集团保密规定》 、 《扬子江药业集团知识产权保护奖惩条律》 、 《专利申请流程》 、 《专利检索流程》 ,这些制度和流程的建立,使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有章可循集团制定了以鼓励发明战略为主、 防守战略为辅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①鼓励发明战略; ②知识产权无效战略: ③知识产权买断战略;④专利回避战略;⑤知识产权外围战略我公司的专利申请均集中在 A61K C07D这两个领域上,其中A61K领域的申请量是最多的, 但企业核心专利比较少,主要集中在组合物、制备工艺、应用等几个方面,化合物、中药提取物等专利申请量明显不足。
集团通过与国内恒瑞医药、 正大天晴、 齐鲁药业等三家企业进行了对比,专利申请均集中在 A61K C07D这两个领域上, 而扬子江的专利 申请在A61K上最多,而在类别 C07R C07J C12NLh申请量很少,在其他三家企业均有申请的领域C07K±,而我公司在C07K±的申请量为零 因此公司应当及时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情况, 对竞争对手的研发方向加强关注, 同时及时调整企业自身的研发方向, 调整专利申请策略,保持企业在同行内的竞争力二) 、行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1、创新药物的研发方向转为慢性病治疗领域德勤公司 2015 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将会在未来十年内增长超过50%另有资料显示2010年〜2014年期间,肿瘤、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症和抗艾滋病毒等在内的治疗领域的药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均超过1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行业的产品研发转为向慢性病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低成本仿制药, 那些临床需求大、治疗费用高和适合于新技术应用的治疗领域将有更快速的发展2、生物技术药物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随着化学新药创制难度增大, 生物技术药物逐步成为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全球已有100 多个生物技术药物上市销售,另有400 多个品种可能完成临床研究投放市场。
生物技术药物销售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是全部药品销售收入增速的两倍以上 2010 年世界前 20 位畅销药中有7 个生物技术药物 估计生物药物在全球药物市场的销售份额预计将从2014 年的 23% 跃升至 2020 年的27%3、中药发展得到政策支持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中药要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针对中医药具有治疗优势的病种, 发展适合中医治疗特色的新品种, 重视中成药名优产品的二次开发三) 、具体规划:1、战略需求:①专利信息利用和分析的能力有待提升②专利价值有待提升,专利布局有待加强③知识产权运用意识有待提高④专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⑤高层次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架构有待完善2、战略目标目标:①知识产权创造取得新突破到“十三五”未,集团拥有专利总量达600 件, pct 专利 30 件②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突破集团专利实施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专利产品销售占集团总销售的25%以上,利税占总利税的20%以上③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突破健全集团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制度,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 构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有效应对知识产权诉讼危机 主导专利导航产业的发展,形成专利池或专利网。
④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知识产权管理团队达到 12 人,其中信息检索工作人员 5 人、专利工作人员 5 人、项目管理工作人员 2 人3、实施路径:①加强信息利用与开发及时跟踪和分析国内外专利信息, 掌握行业技术发展动向 缩短研发周期,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技创新起点和层次重视跟踪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申请趋势、权利保护范围,科学地制定新产品开发策略、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策略、竞争与合作策略,优化技术创新路线,避免侵权②建立情报分析系统 加强知识产权情报分析的开发和利用, 形成高质量的专利情报分析报告, 加强知识产权情报分析工作, 对专利技术、市场竞争、产业合作、专利风险、政策导向作出决策与建议③加强国际专利布局提高PCT申请量,增加PCT申请数量,提高PC信利的质量④建立集团专利池对研发成果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化合物、 配方组分、 生产工艺、 设备、方法等内容都可以作为专利申请的内容,拓宽集团专利池覆盖范围⑤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工作有效利用专利和商标许可、入股,转让等形式加快知识产权运用,增加专利附加价值4、保障措施:①人力保障集团成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小组, 统筹指导、 总体协调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 推进战略实施的进度, 并定期召开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会议,总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②财力保障 设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专项基金,重点保障研发技术、人员引进,员工奖励措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同时建立预算、 审批和结算的工作流程,定期考核,设置奖惩机制,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③制度保障集团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项目管理制度 该制度 规定 “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流程顺畅,可实施性强” ,确保集团达到战略目标④考核保障建立完善的实施战略考核管理制度, 对不同职责的员工实行不同的考核制度,实施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相结合、物质奖励和晋级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一)行业发展状况地佐辛属于一种典型的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类镇痛药是临床最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既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又有很强的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传导,发挥镇痛作用临床上根据镇痛强度, 阿片类药物分为强阿片类药物和弱阿片类药物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哌替啶、舒芬太尼等,主要用于全身麻醉、 维持辅助用药以及术后镇痛和中至重度癌痛、 慢性疼痛的治疗;弱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待因、双氢可待因等,主要用于轻至中度急慢性疼痛和癌痛的治疗最早使用的镇痛药来自罂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阿片( opium) ,1806年,德国药师Sertuner 提纯出吗啡( Morphine ) ,吗啡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生物碱,在鸦片中的含量约为10%,吗啡是阿片受体激动剂;1832 年, Robiquet 发现甲基吗啡(可待因) ; 1874 年,二乙酰吗啡(海洛因, Herion )合成成功; 1917 年,半合成的蒂巴因衍生物羟考酮应用于临床, 作为强阿片类镇痛药物用于重度疼痛的治疗; 1939年,德国化学家艾斯雷普研发出镇痛药物哌替啶(即杜冷丁,Meperidine ) ,它是第一个合成的阿片类药物。
哌替啶的镇痛作用要弱于吗啡,呼吸抑制作用不明显,不易发生急性中毒,使这类药物变得相对安全; 1945 年,赫希斯特化学公司研制成功一种新的镇痛药物“美沙酮” ,其副作用比吗啡小; Paul Janssen 博士在哌替啶的基础上做了改造,于 1960年首次合成镇痛药芬太尼( Fentanyl ) , 后又陆续成功合成了舒芬太尼( sufentanil ) ,阿芬太尼( Alfentanil ) ,瑞芬太尼( Remifentanil ) 1967 年,美国温斯洛普公司推出止痛药“喷他佐辛”,也是阿片类镇痛药物,作用于吗啡M受体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它能够缓解剧烈的急性痛和慢性痛, 属于非成瘾性镇痛药地佐辛最早由美国 Wyeth-Ayerst (惠氏)实验室研制开发, 1989年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随着对受体的调节、受体生理功能以及阿片类受体镇痛机理的研究,生命科技、 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 化学合成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地发展,使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设计筛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的科学研究将着力于研究无依赖性、特异性镇痛药物二)研究对象及检索范围本专利分析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地佐辛注射液, 从专利的角度对国内外地佐辛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检索、加工、对比、分析、研究等,主要解决以下几点问题:1、对国内外地佐辛领域的专利发展趋势、专利区域进行分析,了解该领域的专利总体情况, 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空间,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区域专利布局的分布特点等;2、对国内外地佐辛领域的专利申请人进行分析,了解行业内相关领域领先的专利技术申请人, 申请人构成体系及其发展状况, 掌握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跟踪及监督其专利动态,有利于分析竞争环境,制定竞争策略;3、对国内外地佐辛领域的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本企业产品的关键技术特点, 掌握目前国内外的技术热点、 技术难点及技术空白点,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方向及动态等, 为企业未来科研立项和制定专利战略提供建议;4、对国内外地佐辛领域的重点专利进行检索分析,掌握相关领域内的核心专利, 掌握跟踪重点专利背后的专利申请人, 透彻的了解专利技术及专利能带来的经济价值。
三) 、分析报告内容:( 1) 、专利趋势分析1、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分析(详见图表1)将地佐辛全球专利申请量趋势划分为 3 个时期, 各时期划分以专利申请量增长率a、萌芽期(1971~1978年)这一时期, 单从专利数量来看与其它时期相比并不算少, 但此时专利内容处于地佐辛药物合成研究摸索阶段, 技术起源于美国, American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美国家庭用品公司)后更名为 Wyeth(惠氏)制药有限公司作为唯一研发者在专利US05421375中首次公开了地佐辛的合成方法和用途, 在此期间还探究了地佐辛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例如该公司于 1975年申请的US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