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红岩村为个案 (论文).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6215078
  • 上传时间:2018-03-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6.54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欧静 (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 究院6 1 0 0 4 1 ) 一、红岩村概况 红岩村位于广西恭城瑶族 自治县南面, 距县城 1 4 公里、 桂林 1 2 3 公里, 现有人口3 9 0 人 , 其中瑶族人口占其中的 9 0 % 这个村寨的旅游开发轨迹如下: 2 0世纪9 0 年代, 发展“ 养殖一 沼气一种果” 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 , 生活水平提高, 生态环境改 善; 2 1 世纪初, 在政府的主导下 , 从“ 三位一体” 发展到养殖、 沼气、 种植、 加工、 旅游“ 五位一体” 的生态农业模式 , 并投资兴建瑶族风 雨桥 、 观景台等旅游设施 , 建起 了5 o多幢农家别墅, 2 3家餐馆 , 基 本形成了食、 宿、 行、 娱、 购、 游相配套的旅游服务2 0 0 3 年“ 十一” 黄金周正式推出乡村生态旅游2 0 0 5年荣获“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 点” 的称号, 知名度大大提高 当地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 1 、 独具特色的生态果园万亩月 柿是当地旅游的主要基础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果园景观2 、 优美村寨环境平江河流经该村, 河畔翠竹林立、 杨柳飘逸, 周边 有马头山、 老虎山为代表的五座山峰, 呈“ 五马归巢” 之势。

      3 、 民 族风情丰富多彩因为是瑶族聚集区, 保留有丰富的瑶族文化 在设施建设、 旅游接待、 风情表演上也充分做好“ 瑶” 字文章, 人文 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目前的开发模式为: 1 、 乡村观光休闲型观光活动以大片生 态果林、 乡村农舍、 溪流河岸为主要内容, 如登山观景、 茶江泛舟、 塘边垂钓等2 、 参与体验农家乐以农田、 农家、 农村生活为载体 进行的活动, 如田园徒步、 农事体验、 农艺学习等当地农业生产 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如参与田间耕耘、 水果采摘、 学做乡村风味小 吃( 打糍粑) 、 民俗歌舞及婚庆表演等3 、 在政府的支持下, 每年 举行月柿节, 打造富有特色的“ 品瑶乡月柿 , 喝恭城油茶 , 住生态 家园, 做快活神仙” 的乡村旅游, 提高旅游知名度 二 、 存在 的问题 1 、 红岩村的建筑混杂红岩老村的建筑风格是高低错落的硬 山墙和坡屋面的结构, 新村则按大桂林整体建筑风格进行设计, 以 致只是建成一个风格相对协调的“ 小洋楼” 建筑群 , 没有当地的建 筑特色基础设施又被修建成了以马头墙为主要特色的徽派建筑 风格, 平江河上的所谓“ 瑶族风雨桥” , 完全照搬了侗族风雨桥的 形式, 没有瑶族特色可言, 欧式的路灯、 过于现代的指示牌 、 合金材 料的门窗都缺乏乡土气息。

      而最具有乡土韵味的老村则被荒废 了, 古村的房屋被当作临时仓库来堆放物品 很多精致的挑梁和 飞檐或被拆除, 或被丢弃殊不知 , 红岩村正逐步走向消亡的乡土 文化景观才是游客的兴趣所在 2 、 地方特色文化削减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来文化的入 侵 , 瑶族村民自身的文化特色正逐渐被遗忘, 各种传统的风俗习惯 逐步淡化 , 日常已不穿本民族的服饰, 瑶族的传统特色文化正逐步 走向商品化、 表演化目前, 红岩村旅游开发重点仍是在物质景观 方面如生态果园, 而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则仅限于瑶族歌舞、 服 以红岩村为个案 饰、 饮食就目前的开发情况来看, 红岩瑶族村寨的民族地域特色 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 、 旅游项目单一红岩村旅游项目主要是农业观光和简单的 农事体验 , 而夜间基本没有旅游活动, 游客只能通过看电视、 打牌 来打发时间还有部分人曲解了城市人到乡村体验农家生活的动 机 , 把餐厅、 卧室按城市的标准来改造, 这样做的效果反而适得其 反 , 而且并没有很好与瑶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项 目 三、 解决的方法 1 、 丰富和提升旅游活动内容目前红岩乡村旅游主要停留在 观光、 餐饮等层面上, 由此造成旅客游览停留的时间短、 花费少, 从 而影响旅游的经济效益。

      所以应将生态与文化、 观光与体验、 新与 老 、 动与静结合, 增强旅游活动的文化、 科技、 教育和参与功能创 新 目前“ 看农家景、 吃农家饭、 干农家活、 住农家房” 的产品开发现 状 , 丰富游客夜间旅游活动和民俗文化旅游项 目结合红岩村乡 土文化景观, 其旅游项 目设计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 ①物质景观 方面, 在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项 目, 特别是 参与性的旅游项 目, 以完善其产品体系如在农事活动上加强水 果采摘、 农耕体验等②非物质景观方面, 主要是把非物质景观有 形化, 变成游客能够感知、 参与的旅游项 目如将宗教信仰、 民风 民俗转变成旅游节庆、 仪式; 将打油茶和手工艺品制作的知识技能 转变成游客喜欢的饮食风味和民俗工艺品等 2 、 充分做好民族风情内容尽管有着优越的少数民族资源 , 但是在旅游的开发中未得到充分开发, 目前还只是停 留在景观层 面的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 只有深挖文化内涵, 才 能做到人无我有 、 人有我特, 从而打造竞争力强的旅游品牌这必 须挖掘瑶族民俗风情文化, 展示淳朴 自然的乡土民风, 塑造一个独 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

      红岩村 9 0 % 的 居民是明末清初迁址至莲花镇的朱姓后代 , 至今 已繁衍近 2 4 代 因此应充分挖掘如瑶族的“ 挂袋子” 、 “ 瓜箪酒”, 除了盘王节之外 的耍歌堂、 傩舞、 羊角舞、 耕作戏等, 这些都是瑶族优秀又独特的文 化艺术 3 、 充分利用古村的旅游整治古村环境, ①统一治理古村 内 乱堆乱放的物品和乱搭乱建的木棚②对有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保 护性维护, 局部损坏的进行原样修筑③对一些危房和已经无人 居住且影响景观的茅房、 土坯房进行拆除整治④完善古村基础 设施, 提高古村生活环境质量, 留住古村内最后一部分居民, 避免 古村成为一个空有其形没有其魂的“ 空心村” ⑤对古村 内现存 不协调的建筑进行特色改造根据古村和新村建筑特色“ 新 旧分 离” 的指导思想 , 新建筑一律在新村修建 , 风格不协调 的新建筑不 宜渗透到古村内部, 使古村成为红岩村集中展示其瑶族历史文化 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主要场所, 而新村则成为展示旅游新农村建 设成就的主要基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