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关键技术行动计划.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31035466
  • 上传时间:2022-08-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关键技术行动计划牢牢把握能源技术革命趋势,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推动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创新,锻造长板技术新优势,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一、 大型变速抽水蓄能及海水抽水蓄能关键技术研制大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水轮机、发电电动机、交流励磁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调速系统等关键设备,研制发电电动机出口断路器等高压开关设备,建立变速抽水蓄能技术体系突破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应对海上恶劣天气的发电调度、水库和地下水防渗、发电机组抗附着和抗腐蚀、进水口和尾水系统防海浪等关键技术,适时开展工程示范二、 我国能源科技发展形势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对能源供给、消费提出更高要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和“六稳六保”等总体要求下,我国能源产业面临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严峻挑战,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阶段都更为迫切经过前两个五年规划期,我国初步建立了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重大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按照集中攻关一批、示范试验一批、应用推广一批“三个一批”的路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有力支撑了重大能源工程建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方面风电、光伏技术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我国风机、光伏电池产量和装机规模世界第一10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晶硅电池、薄膜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多次创造世界纪录,量产单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2.8%和20.8%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水电工程建设能力和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成套设计制造能力领跑全球全面掌握1000千伏交流、±1100千伏直流及以下等级的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占领世界制高点,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乌东德水电送出±800千伏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已投产送电油气安全供应技术方面常规油气勘探开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非常规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较大进步,建成一批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页岩气年产量超过200亿方,支撑我国成为北美之外首个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投运油气长输管线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电驱压缩机组、燃驱压缩机组、大型球阀和高等级管线钢等核心装备和材料实现自主化,有力保障了西气东输、中俄东线等长输管线建设。

      千万吨级LNG项目、千万吨级炼油工程成套设备已实现自主化核电技术方面形成了较完备的大型压水堆核电装备产业体系自主研发“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主要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研发的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堆已投产发电,快中子堆示范项目已开工建设模块化小型堆、海洋核动力平台等先进核反应堆技术正在抓紧攻关和示范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方面年产1000万吨以上特厚煤层综采与综采放顶煤开采装备、重介质选煤技术等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应用煤矿瓦斯治理、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百万吨死亡率持续下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等一批煤炭深加工重大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国际首创的135万千瓦高低位布置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投入运行,煤电超低排放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MW燃气轮机已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方面主流储能技术总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持续加速,推动氢能产业从模式探索向多元示范迈进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能源大数据、多能互补、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智慧用能与增值服务等领域创新十分活跃,各类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对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赖国外二是能源技术装备长板优势不明显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难以有效支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三是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待完善重大能源科技创新产学研“散而不强”,重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首台(套)依托工程机制、容错以及标准、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机制尚需完善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发展第一动力作用,立足能源产业需求,着眼能源发展未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坚强保障参考资料:“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