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沿山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9页福建省南平市邵武沿山中学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形势从材料中“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以看出当时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是因为当时苏俄面临严峻的形势,故B项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粮荒并不是因苏俄的战争政策造成的,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并未出现工人、士兵到农村征粮的情况,况且农业集体化出现在斯大林时期,故C项错误;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时,苏联已成为欧洲强国,不会出现大规模缺粮的情况,故D项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名师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但是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2. 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说明一战前后日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故选BA错在“加强各自防御”的说法;C错在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是在二战期间;D错在“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对华政策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美日关系·日美争夺亚太地区。
名师点睛】本题明显高于教材,但是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美日关系进入20世纪以来,美日日益崛起,双方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美日矛盾的激化正是导致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军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原因3. 公元前6世纪,步兵方阵在当时雅典的对外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据记载,一个方阵由八个横排组成,各排紧密排列,每个士兵的盾牌均保护着同排相邻的士兵的左侧,数以千计的士兵配合默契、节奏整齐且步调一致这体现出()A.雅典小国寡民的社会特征B.雅典民主推动战争变革C.城邦观念影响了对外战争D.梭伦改革重视军队建设参考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没有体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特征,故A项错;战争没有推动变革,故B项错误;根据料个方阵由八个横排组成,各排紧密排列,每个士兵的盾牌均保护着同排相邻的士兵的左侧可,步兵方阵中士兵调一致在对外战说明城邦对战争影响,故C正确;D中没有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城邦特点4.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C.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参考答案:D5. 下列不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是A.西斯廷小教堂 B.圣彼得大教堂C.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D.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参考答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 年因此不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C6.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人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参考答案:C7. 2003年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而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主要原因是( )A.蜕变加剧 B.武装冲突的爆发C.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威胁 D.旅游业迅速发展参考答案:考点:世界遗产公约.分析:本题以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世界遗产公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由课本知识可知:阿富汗巴米扬山谷展示了从1世纪到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蒂阿里族的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的发展,见证了塔利班组织对两尊大佛无情的摧残,见证了武装冲突的爆发;故选B.8.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对此材料下列解读准确的有:①对当时美国亚太霸权政策有一定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直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军事停火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参考答案:D9. 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说道:“如果不是伴随着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为是从英国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下面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革命首先是一场脱离英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B.美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C.美国革命的深远意义在于创造了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类型的国家 D.美国革命使启蒙思想付诸实施,在思想史上居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C10. 斯大林曾说:“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这句话的含义是A.非正义的一方将会赢得战争的胜利 B.战争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场浩劫C.正义的一方必将赢得战争的胜利 D.只有美国成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参考答案:B11. 2011年2月,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
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历史名人,而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由此判断毕业证颁发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A12.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参考答案:B 辛亥革命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的信息可以得出,革命的爆发于统治者的顽固,保守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从“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的信息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改革和革命都是拯救中国的出路,故B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13.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向欧洲国家发出邀请以共同制订经济复兴计划。
马歇尔称,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冷战由此正式开始 B. 西欧的复兴对美国有利C. 该计划无政治目的 D. 美国为此成立世界银行参考答案:D14.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器物 制度 文化 B.器物 文化 制度C.文化 制度 器物 D.制度 文化 器物参考答案:A15. 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援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D16. 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
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在罗马法形成过程中A.体现开放性和灵活性 B.缓和矛盾,巩固统治C.体现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参考答案:A材料中“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说明罗马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性故选A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随意性;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17.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呈下降趋势,正确;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得到了汉武帝的推广,成为了正统和主流,呈上升趋势,正确;c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佛教、道教思想在社会发展,儒家思想受到了冲击,呈下降趋势,正确d处呈上升趋势,是宋明理学对儒学新发展,特别是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成为了官方哲学,错误。
故本题选D18.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 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参考答案:C19.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D.高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