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doc
40页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08年广东省高考历史选择题最后冲刺90题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话体现了 ①当代中国人对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 ②现代生活节奏的高效与快捷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 ④现代人对金钱的崇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反抗侵略 B.政治改良 C.中体西用 D.全盘西化 3.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与以前的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相比,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应该是 A. 资本的积累 B. 知识的创新 C.工具的革新 D. 土地的利用 4.《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 5.《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尘(商肆集中之处)次之,店与铺又次之.〞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繁荣 D.有钱人喜欢经营土地 6.1911—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趋势是 A.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 B.由资产阶级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C.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7._年10月,朝鲜不顾各国的反对,进行了核武器试验,将〝朝核危机〞引向高潮.中国政府在明确表示反对的同时,依然积极呼吁各方克制,主张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危机.这表明: A.中国的外交政策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8.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A.十二铜表法 B.陶片放逐法 C.雅典公民法 D.公民大会法 9.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一战 D.颁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10.右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那时候中国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②清政府实行 这个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③该政策使中国长期末受西方殖民者侵略,日益 强大④实施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 海的抗清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11.翻开中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带〝洋〞字的词语很多,如〝洋装〞.〝洋油〞〝洋钉〞等.从中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洋货曾充斥中国的市场 B.洋货的涌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经济只有〝破坏〞作用 D.洋货的涌入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2._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下列没有体现和谐思想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13.下列有关抗日战争期间两个战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体上基本是相互配合的 B.两个战场都实行了全面抗战的路线 C.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D.敌后战场成为后来的主要战场 14.国民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A.警惕统一战线内部的野心家 B.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团结大多数的革命阶级 D.独立地掌握革命武装和领导权 15.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有某种联系,它们都 A.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计了一个明显的理由 B.赞成在作品中表现自我 C.是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的反映 D.提倡用意识的延续取代行动的延 16.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于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7.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A.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18.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 ②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19.18世纪下半叶近50年的时间,当时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从1.5亿人激增至3亿,1850年左右达到4.3亿,而从1850年到1949年的一百年中,全国人口增速趋缓,仅由4.3亿增加到5.4亿.导致1850~1949年间人口增势趋缓的主要原因在于 A.外患严重.灾害连年.战乱不断 B.吏治腐败.武备废弛.思想禁锢 C.计划生育.土地兼并.农业歉收 D.瘟疫肆虐.医护落后.死亡率高 20.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其主张是 A.加强君主专制 B.建立内阁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倡导民主共和 21.19世纪40年代,珠江口外英国战船的隆隆炮声不仅惊醒了大清帝国的天朝迷梦,而且将中国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社会经济开始转型.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最早出现的近代经济要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洋务派的官僚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2.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向封建腐朽统治的大清帝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这场侵略战争意图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双方共同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 D.片面最惠国的待遇 23.〝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这段话体现了 A.洋务派的观点 B.维新派的观点 C.实业派的观点 D.革命派的观点 24.据英国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D.中国已经变成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 25.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应该出现在当时的 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渤海湾地区 D.黄河中下游地区 26.〝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产物——坚船利炮彻底打跨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大刀长矛〞,对这一材料的正确理解有 ① 西方的工业经济的基础是军事工业 ② 西方工业经济优于小农经济 ③ 西方的工业经济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④ 东方从属西方格局正在形成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28.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不仅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刑事诉讼,而且美国人之间.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控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29.〝我们期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真正领袖地位.〞上述中共三大宣言内容反映出 A.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