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原因和相关矛盾的分析.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
  • 文档编号:43910894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对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原因和相关矛盾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原因和相关矛盾的分析对我国当前物价上涨原因和相关矛盾的分析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丁冰2011 年 03 月 25 日 13:25 来源:《红旗文稿》近几个月来,我国民生用品除公交服务、电子产品等少数价格未变甚至下降外,普遍呈上涨趋势2010 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呈前低后高趋势,平均同比上升 3.3%;全年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 5.9%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的价格上涨起了主导作用据测算,2010 年,食品类上涨 7.2%居住类上涨 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 CPI 的贡献率约占 90%目前看来,价格上涨的势头还非短期可止2010 年 12 月 12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这“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一、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早在 19 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的货币流通公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次数=流通中的货币总量20 世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提出了类似的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他认为,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与意识形态无关,“通货膨胀是发生在货币量增加的速度超过产品增加的速度,而且每单位产品所配合的货币量增加得愈快,通货膨胀就愈速“。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物价明显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应量过多首先是巨额外汇储备的人民币占款我国外汇储备从 2006 年的 1 万亿美元猛增至2010 年底的 2.8473 万亿美元,4 年间净增 1.8473 万亿美元按平均 7.2∶1 汇率计算,即投入市场约 13.3 万亿元人民币其次,为应对 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及时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政策,投入巨资“救市“2009 年除投入 4 万亿财政资金外,还增加了 9.6万亿信贷资金,其数额之大几乎超过了上年新增贷款额 5 万亿元的1 倍;2010 年又继续新增贷款 7.95 万亿元,虽比上年少增 1.65 万亿元,但仍超过 2008 年新增 5 万亿的 59%如此巨额资金投入市场,对缓解金融危机,刺激经济迅速复苏和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也造成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仅就广义货币(M2)来讲,2007-2010 年各个年末余额同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16.73%、17.79%、28.42%、18.94%,都分别大大超过了同年 GDP 增长的幅度:11.4%、9%、9.2%、10.3%(历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

      其中,特别是 2009 年,国家为刺激经济、保证增长,M2 破天荒地同比增加 28.42%,大大超过了同年 GDP 增幅19.22 个百分点,紧接着 2010 年供应量又继续大幅上升,到 12 月M2 余额同比增长 18.94%,仍超过同年 GDP 增幅 8.64 个百分点从货币供应量的绝对额来看,2010 年 12 月 M2 的余额高达 725774.05亿元,约合近 11 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货币供应量 M2 只约 8.8 万亿美元,我国 GDP 只相当于美国的 1/3,货币供应量却超过美国1/4如此多的货币不可避免地促使物价上涨不仅如此,西方各国政府为摆脱金融危机纷纷增发货币,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2008 年,西方各国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欧元,大大增加了世界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推高了全球物价水平;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又两次推行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 3 月 18 日美联储首次实行量宽政策,购进总额 1.5 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两房“债券;2010 年 11 月 3 日美联储又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计划到 2011 年 6 月共购买 6000 亿美元国债。

      由于美元占据世界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美国增发的货币很大一部分迟早会流入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寻求更高回报,使新兴国家面临货币汇率上升压力,制造资产泡沫,推高商品价格流入我国的“热钱“活动就是其表现之一据估计,近两年来有上千亿美元的“热钱“涌入股市、楼市、农产品等领域兴风作浪,干扰我国经济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 2010 年 5 月 25 日公布的数据,仅从该年 2 月开始查实的流入我国的“热钱“就有 73.5 亿美元,比上年的 35.4 亿美元增加 1 倍多估计同年 10 月隐藏在我国贸易额下的“热钱“还有178.5 亿美元,以及囤积香港正待涌入的“热钱“6500 亿港元不难理解,这些“热钱“的涌入,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物价上涨二、造成当前物价上涨的非货币因素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货币供应量过多以外,还有如下重要因素需要分析1.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能源是一切生产企业都必需的燃料和重要成本构成因素我国目前消费的石油约一半需要进口2007 年进口的原油、成品油达 1.8 亿吨,2010 年更增至 2 亿吨以上因此,国际油价的涨落对我国影响很大国际油价 2003 年初每桶为 37 美元,但随后受美伊战争和美元贬值的影响,到 2008 年曾涨至每桶147 美元。

      接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曾急剧回落到每桶约 50 美元但 2009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美元超发贬值,国际油价迅速回升尤其是 2011 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地区不少国家政局出现动荡,导致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国际油价急剧上升2 月份,国际油价已重新突破每桶 100 美元的关口 在油价上涨的同时,与石油有互替关系的电、煤等能源的价格也随之上升例如 2010 年 3 月国际炼焦煤的价格同比上涨 55%;我国去年的煤炭价格亦大幅上涨,在 10 月份就比上月上升 50%以上2. 国际矿产价格上涨矿产品是钢铁、金属产品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本因素我国现已成为世界钢产量最大的国家,2009 年粗钢达5.678 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 47%但我国铁矿石十分缺乏,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而且从 2003 年开始就成为了世界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进口总量的 25.9%,2009 年进口 6.28 亿吨由于国际铁矿石受三大国际垄断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公司)的垄断和各需求国家的竞购,甚至国内各钢铁公司之间也相互抬价竞购,使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据计算,2001-2008 年我国铁矿石的进口价格上涨了 3 倍多。

      2010 年4 月以来,铁矿石价格谈判协议的有效期由 1 年缩短为 1 季,这可能使价格进一步上升铜是工业企业的又一重要原料,它可用于管道、供暖、电线和通信缆线,是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的重要物资之一由于世界最大产铜国智利在 2010 年初发生大地震,使铜价上涨 4.5%,达到每吨 7522 美元;同时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各国对铜的需求增加,加之去年冬智利发生工人罢工,都进一步推高了铜价据报道,2010 年 6 月以来的三四个月之间铜价飙升约 50%3. 国际粮价上涨我国本来是一个人多地广的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需求快速增加,对耕地形成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在日益增加,这一矛盾的存在导致我国粮食依赖进口的比例日益上升有关资料显示,1960-2000 年,每年进口的谷物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未超过 5%,而新世纪以来,却上升到约15%据农业部 2010 年 8 月 3 日公布的数据,当年 1-6 月,大米、玉米、小麦和大麦等谷物进口量同比增加 60%其中玉米进口量同比增加 26.3 倍在国际“脱石油“的潮流下,粮食作为生物燃料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近年美国 40%的玉米、巴西产的 50%粗糖都被用作生物乙醇的生产原料而耗费了另外从供给方面来看,位居世界第三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去年因遭百年一遇的旱灾减产而不得不进口谷物这就势必导致国际粮价上升英国《金融日报》2010 年 8 月 15日的一篇文章透露:2010 年 7 月份国际小麦价格上升 50%;《日本经济新闻》2010 年 12 月 12 日报道: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上升,与同年 4 月初相比,玉米等主要粮价已普遍上涨 5 至 7 成2011 年 1 月 5 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2010 年 12 月国际粮食价格指数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我国进口的粮食价格自然会随之上升不仅如此,在国内粮食市场上,还由于外资进入后垄断、操纵市场也促使价格进一步上涨如去年 8 月 1 日,在江西某县,当早稻刚上市,该县国有粮食公司和中央储备粮直属库还未入市收购的情况下,某国际粮食巨头就抢先挂牌抬价收购,每百斤出价 98 元,既高于去年国家制定的每百斤 93 元的最低收购价,也高出去年同期江西早稻的平均收购价随着粮价上涨,相关食品乃至蔬菜等农产品也会应声上浮4. 工资成本上升随着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打工者的名义工资也必须增加,否则实际工资就要下降。

      例如,北京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已从 2010 年 7 月开始由每月 800 元增至 960 元,增幅达 20%政协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会议于 2010 年 7 月 9 日通过的《关于提高企业一线职工收入水平的建议案》中还明确提出,应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 CPI 联动的调整机制随着出口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工资成本也会有上升趋势据计算,我国从 1980 年到 2001 年之间,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贸易出口的 59.2%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实际上是一种劳动力输出,只不过是以产品为载体的间接的劳动力输出我国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工人工资总体水平很低,2002 年每小时仅0.67 美元,同年美国为 15.29 美元,为我国的 22.8 倍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差距趋于缩小,如到 2004 年,美国仅为我国的 18.2 倍,即我国工人工资平均每小时已由 0.67 美元增加到 0.84 美元,增加了 25%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讲,我国大量的出口贸易产品特别是加工贸易产品是靠大批农民工进城来完成的,从而必然日益形成城乡劳动力的相对紧缺,促使工资上升加之,近年来我国一些外资企业劳资纠纷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

      有媒体报导,2010 年初以来,我国工资上涨加速,各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平均上调了 15%-20%工资成本普遍上涨,自然会推动产品价格普遍上升总之,工资上升主要是物价上涨的结果,但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我国当前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无论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还是国际能源、矿产、粮食价格上涨和国内工资成本上升等,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 2008 年国际金融有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物价上涨与美欧各国出现的大量失业、债务危机,甚至罢工游行、抗议示威等社会乱象一样,本质上都是 2008 年危机余波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性质三、当前各种相关矛盾现象的分析在我国目前出现物价较快上涨的情况下,还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矛盾现象,往往令人疑惑不解,这里不妨进行简要分析1. 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矛盾按西方经济学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反向变化的,但我国目前却存在着二者并存的反常情况,即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失业人口并不见减少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的过程,原在农村潜在的大量过剩劳动力涌向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而城市公有制经济在近年的改革中又有一些工人下岗失业;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一些企业破产,这就形成了较高的失业率和规模较大的失业队伍。

      2009 年以来,虽然在政府强力干预下,我国经济复苏很快,失业情况有所缓解,但新增的就业人数基本上只够容纳新增的劳动力,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过去积存的失业量因此,我国出现了物价上涨与较高失业率并存的状况2. 产能过剩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矛盾目前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是相当严峻的按市场规律,在产能过剩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