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比较研究医学论文.doc
2页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比较研究_医学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肿瘤外科收治的8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与改良根治术相似,满足了女性形体美的要求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等手术方法是当前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乳腺外科住院手术的8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6~67岁,平均(36.5±5.4)岁患者均经B超、钼靶X线、术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且排除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和双侧乳腺癌的患者 1.2研究分组根据患者当时采用的手术方法分组,其中保乳手术患者41例,改良根治手术45例保乳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38.4±6.1)岁,改良根治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35.7±7.6)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具有可比性 1.3手术方法 1.3.1保乳手术组保乳手术患者需满足以下条件:患者乳腺肿瘤的直径<3cm,肿块距乳头>3cm,且肿块与乳房的大小比例一定,没有腋窝淋巴结的肿大,病灶局限没有弥漫钙化,患者有保乳的需要手术方法:首先,以肿瘤为中心选择放射状或沿乳晕切口,将距离肿瘤3cm以内的腺体根据肿瘤情况行乳腺段或乳腺小叶切除之后,对切缘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若切缘检查为阳性,则表明肿瘤尚未切除干净,需要继续扩大范围进行乳腺的切除,直至切缘为阴性腋下淋巴结清扫从腋静脉至背阔肌,术后防止引流管,缝合皮肤后加压包扎 1.3.2改良根治术组根据乳房大小及肿瘤所在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横梭形或纵梭形切口 一般应距肿瘤边缘3cm以上做切口,皮肤切开后将皮瓣游离,自内下向外上分离出乳腺及深部的胸大肌筋膜,切至胸大肌外缘解剖锁骨下血管,行腋窝胸大肌和胸小肌淋巴结的清扫术术后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缝合皮肤,包扎切口和腋下 1.4术后综合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进行放疗和化疗放疗在手术后1~5d内进行对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采用45~50gy的全乳照射剂量照射患侧乳腺及胸壁,对瘤体床追加10~15gy照射;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采用50gy剂量照射锁骨上下区,25gy的剂量照射内乳。
化疗采用CMF或CAF方案,3周化疗1次,共行6个疗程对于ER(+)患者在化疗结束后进行内分泌治疗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用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结果术后进行1年随访,保乳手术组40例完成随访,1例失访,失访率为2.4%;改良根治术43例完成随访,2例失访,失访率为4.4%两组失访率的比较,χ2=0.26,P=0.61>0.05表明两组失访率没有差异 2.2治疗效果保乳术组患者随访1年后,生存39例,生存率为97.5%,复发3例,复发率为7.5%,转移2例,转移率为5.0%;改良根治术患者随访1年后,生存40例,生存率为93%,复发1例,复发率为2.3%,转移1例,转移率为2.3%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χ2=0.91,P=0.3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1.21,P=0.27;两组患者转移率比较,χ2=0.43,P=0.51可见,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当前,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多和年轻化的趋势改良根治手术对患者美观有影响,成为多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一个重要烦恼。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形体美的要求,保乳手术逐渐发展起来Ronald等[1]指出,改良根治手术通过对乳房组织的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是影响了患者的形体美,不容易为患者接受;而保乳手术正适应了患者对美观的要求 保乳手术适应了当前女性对美观的要求,但其手术治疗效果如何呢?本文对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可见,保乳手术能取得与改良根治手术类似的疗效,且满足形体美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RonaldD,Miller.Anesthesia.5thEdition.Beijing:SciencePress,2001:1771. [2]袁家宾,林洋,刘洪,等.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疗效分析.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7):4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