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企业集合采购为采购企业融资研究..docx
3页物流企业集合采购为采购企业融资研究摘要】很多采购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而资金实力单薄,迫切需要相应市场主体帮助其融资本文分析了物流企业和采购企业通过集合采购来进行合作,为双方找到一个新的利润切入点,并且分析了这种业务模式的理论构想、障碍因素和风险因素及防范 【关键词】物流企业采购企业集合采购风险防范 一、引言 物流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捍卫和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就必须要进行物流服务创新,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物流企业有必要把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结合起来甚至打包进行物流服务产品的创新,以吸引客户,同时也能带动本企业物流运输、仓储等业务的发展既为采购企业节省采购资金和单位采购成本,鼓励采购企业积极大批量采购,又为物流企业争取到运输、仓储等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集合采购业务,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新的市场形势这种业务需要由物流企业来设计和推出,它的原理是运用集合采购为采购企业进行融资当采购企业需要采购一批原材料或者产品时,同时供应商处在卖方市场中或者供应商有一定的市场势力实行苛刻的信用政策即不允许赊销时,某些采购企业不能提供全部的货款而面临无法采购的困境;或者采购企业的采购量比较小,以致于不能享受折扣优惠,这时候物流企业就可以充当采购集合者的角色,发挥杠杆作用为采购企业充当融资提供者。
二、集合采购为物流企业和采购企业带来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当中,物流企业要充当两个角色,采购集合者和融资提供者正是这两个角色决定了这种业务能为物流企业和采购企业带来的价值 首先来分析一下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供应商会实行价格折扣,不同的购买数量实行不同的价格,遵循“量大从优”的原则假如现在供应商规定,只有在Q1的购买数量上,供应商愿意以折扣为w1的价格出售产品或者原材料,原材料或者产品的正常价格为P比如在购买数量为1000(Q1=1000)单位的水平上,实行8折(w1=8)价格优惠那么物流企业就可以向采购企业只收取Q1?鄢w1?鄢P的款项向采购企业保证全部货物的供应但问题是如果采购企业能够全部满足Q1的购买量,他就不会通过物流企业来完成采购任务,而是可以直接去和供应商谈判所以只有在采购企业的需求Qx小于甚至远远小于供应商规定的折扣最低购买量时,物流企业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此时物流企业就可以使用上面提到的策略,向采购企业收取折扣后的货款(Qx?鄢w1?鄢P),并向采购企业保证全部的货物供应物流企业如果觉得让采购企业预先支付w1的比例还不够很好地吸引采购企业的加盟,那么就可以继续减少采购的预先货款支付数额,但是随着减少的幅度增加,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应的增加。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物流企业在w1的比例基础上稍稍增加一定幅度依然能够吸引采购企业,那么物流企业的利润就要上升,否则就不应该增加在现实中,有很多企业的采购量达不到供应商的价格折扣数量,物流利用自己的优势可以集合多个企业的小规模需求以达到供应商的价格折扣数量,发挥小规模购买的规模优势在上例中,假如除了有采购企业x,还有采购企业y,z…k,则Qx,y,z,…k =Qx+Qy+Qz+…+Qk,当Qx,y,z,…k处于供应商的哪个价格折扣数量区间时,就可以去找到相应的折扣数(假如是w2),这时只需要向采购企业x,y,z…k分别收取货款Qx?鄢w2?鄢P,Qy?鄢w2?鄢P,Qz?鄢w2?鄢P,…,Qk?鄢w2?鄢P并向各采购企业保证全部的货物供应实施这种模式为物流企业和采购所企业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1、实施集合采购为物流企业带来的优势集合采购对物流企业有两个优势:第一个是物流企业可以实现无垫资为采购企业采购原材料或者产品,但是最终物流企业却能从中获得利润;第二个优势是因为第一个优势而获得的货物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提供权,从中收取的物流服务费用又构成了物流企业的另外一个利润源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利润源泉,也就奠定了物流企业的赢利模式和利润结构。
物流企业向供应商购买货品时所需的资金并不包含自有资金,而是采购企业支付的资金,采购企业愿意这样做是因为采购企业只须支付货款的部分比例,而剩余的可以在货品变现之后再行支付给物流企业整个过程当中,虽然采购企业是物流企业的债务人,但自始至终物流企业不是供应商的债务人因此,物流企业没有因为采购企业的债务而承担风险 此外,还可以获得采购货物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提供权,以及为物流企业整合运输资源和仓储资源以降低物流成本提供良好条件如果第一个环节的工作是为了吸引客户,那么第二个环节的工作就是为了留住客户由于各个采购企业的集合采购量比较大,物流企业就可以整合运输和仓储等物流功能,达到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和仓储等物流管理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利润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获得的利润由三个部分构成:因采购融资获得的利润、因物流服务提供权而获得利润以及实行规模化物流经营所获得的利润 2、参与集合采购为采购企业带来的优势这种模式能为采购企业带来的利益多寡决定了采购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采购企业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节省采购成本在采购企业的生产或者销售旺季,有利于放大采购企业的收益率另一方面,可以把采购企业的采购职能外包给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作为代理采购商。
相对于采购企业,物流企业对供应市场有较好的了解,便于选择更好的供应商和产品,而采购企业就可以集中资源进行生产或销售,提高核心竞争力如果某个采购企业的采购量比较大,对整个采购规模的贡献比较大,或者物流企业为了鼓励更多的采购企业持久地与物流企业合作推动集合采购,采购企业从物流企业处获得的激励将更大 三、物流企业推动集合采购的障碍因素分析 尽管集合采购对物流企业和采购企业有诸多贡献,但该业务能不能顺利开展还取决于很多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因素 1、物流企业的采购专业性资质站在采购企业的立场上,采购企业对供应商以及产品的价格、质量乃至售后服务有所不同,采购企业对物流企业的采购专业性资质的认可程度也有不同,某些采购企业可能会担心物流企业的采购资质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不愿意与物流企业合作这样就会造成能够进行整合的采购企业和采购数量的有限性现实中很多采购企业是同时采购多种类的产品,即“多品种、少批量、多频次”,这给集合采购的实施带来很大的挑战 2、在一定时间内能够集合的采购企业的采购量关键是能不能在同一时间集合到理想的采购总量,即便在某一时间内,集合采购量达到了要求,但因为每个企业的采购提前期不一样,可能会造成虽然集合到所需采购总量,却延误了采购企业的使用日期。
集合周期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该项业务实施的效果和效率集合周期是指物流企业从开始集合第一个采购企业采购量到最终所需采购总量满足所跨越的时间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是尽可能增加地理范围,集合更多企业的采购量,不过这样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 3、物流企业的某个配送中心所辐射的所有企业的采购总量问题问题不是在允许的时间内能不能集合到所需的采购量,而是集合到的采购企业是不是在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之内假如集合到的各个采购企业指定的交货地点不在物流企业配送中心的范围之内,那么物流企业对在自己配送中心辐射范围之外的服务水平的保障能力就会降低,而且可能物流成本会比较高,甚至超过为此获得的收益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把代理采购和物流服务进行分离,物流企业只对采购环节负责,后续的物流运输或者仓储等物流服务不包括在合同中,让采购企业自己去选择相应的物流企业这就引出了第二个解决办法,就是物流企业寻找与其他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当然选择的标准是双方的配送中心在辐射范围上形成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