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1).doc
4页行政单位会计制度(11)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按照取得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实际本钱确定入账价值;没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实际本钱,按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入账价值;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实际本钱或市场价格无法可靠取得,按照名义金额入账 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照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照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照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原价 1502 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计提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的类别、工程等进展明细核算占有公共根底设施的行政单位,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公共根底设施累计折旧”两个一级明细科目,分别核算对固定资产和公共根底设施计提的折旧 三、行政单位对以下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文物及陈列品; (二)图书、档案; (三)动植物; (四)以名义金额入账的固定资产; (五)境外行政单位持有的能够与房屋及构筑物区分、拥有所有权的土地。
四、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计提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预计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折旧金额进展系统分摊有关说明如下: (一)行政单位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年限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行政单位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 (三)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的应折旧金额为其本钱,计提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不考虑预计净残值 (四)行政单位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标准管理 (六)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因改建、扩建或修缮等原因而提高使用效能或延长使用年限的,应当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本钱以及重新确定的折旧年限,重新计算折旧额。
五、累计折旧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一)按月计提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时,按照应计提折旧金额,借记“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处置时,按照所处置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出售、置换换出、报废、毁损、盘亏]或“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科目[无偿调出、对外捐赠],按照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已计提折旧,借记本科目,按照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的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计提的固定资产、公共根底设施折旧累计数第九章 财务报表 第四十条 财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等的书面文件,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分项列示 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全部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报表收入支出表应当按照收入、支出的构成和结转结余情况分类、分项列示 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的报表。
附注是指对在会计报表中列示工程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