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讲义新人教版必修5.doc
13页谈中国诗(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作品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评价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夏志清语)他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拉丁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及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二)人物轶事钱钟书的幽默钱钟书先生是位极善幽默的人,而且他的幽默往往出语超凡,令人耳目一新,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婉谢拜访钱钟书的拜访者众多,钱先生深以为苦,极力躲避有一次,一位外国女士打求见钱钟书,钱在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回答风趣而委婉。
不慕钱财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先生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专门派人远涉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他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迷信这东西吗?”出语诙谐蕴藉,耐人寻味谢绝祝寿八十大寿,谁都想热闹一番,社科院要给钱先生去祝寿,他却婉绝了他说:“增一岁,当然可贺,减一岁则应吊之一贺一吊,不是互相抵消了吗?”说得妙趣横生而又寓于哲理 有人说智慧超过需要时可能产生幽默,钱钟书先生的幽默既得利于他的睿智、博学,也源于他淡泊名利的恬静心境、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一)背景链接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是作者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的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形式、意韵、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诗打开了一扇窗本文是中国较早的中西比较诗论之一二)博览悦读钱氏文法的“妙”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比如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这一问题,钱钟书巧妙地设下了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要用这样的问题来提问是不合适的。
只有在具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和将中外诗进行对比的情况下才能做出合理的结论并且告诉读者,这种方法即是比较文学的方法全文就这么几个字,但已经把作者的根本观点和原则交待清楚了以下的每一个论述几乎都包藏着对比与综合如中国诗的发展史问题,就由伏尔泰所引出然而又与之相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诗的特点及其原因,还指出了中国诗的特殊之处: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在谈中国诗的意韵和特殊表达方式时,又从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外国诗人看出了他们的一致之处而其结尾更是深蕴无穷如上文已经将中国诗的有关问题做了交代结尾应该做出结论了,作者却暗示说,中国诗不过就是中国诗罢了好是自然的好,但这是要根据不同的人而言的,如果你对它了解得越深,那么它的优点就越突出反之,如果你并不打算了解它,那么,它也就公说公有理了就好像人们对待哈巴狗儿一样巧的是,作者这里还隐含着针对那些持论不周,而又不学无术的人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诗的本身如果你不信这一套,就让哈巴狗来咬你让“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只有把中国诗放在一个对比的天平上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这样又回到了文章的开头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精髓(suǐ) (2)羡妒(dù)(3)梵文(fàn) (4)轻鸢(yuān)(5)悠远(yōu) (6)颦蹙(pín cù)(7)犬吠(fèi) (8)逍遥(xiāo)(9)卓然(zhuó) (10)咻咻然(xiū)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数 (2)咽(3)槛 (4)撩2.语境辨析法(5)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lónɡ)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lǒnɡ)统6)老王家的小儿子竟然在别人家的麦田里畜(xù)牧,真是为了牲畜(chù)不顾道义了二)写准字形(1) (2)(3) (4)(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1)居高临远:站得高,看得远2)一蹴而至: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申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招待他们后指经常见到的事物就不感到新鲜4)空中楼阁: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即海市蜃楼比喻脱离实际,没有基础,虚无缥缈的事物5)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6)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也形容声音特别响亮语境运用(辨析正误)像他这样一蹴而至取得成功的人数见不鲜,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借鉴价值辨析:“惊天动地”的使用对象不当,不能用于形容“价值”Ⅱ.易混辨析1.辨别vs鉴别课本原句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辨析 都有“对事物分析比较,加以区分”的意思辨别”侧重于对多种事物加以分辨、区别,主要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比较,予以区分,适用范围较广,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鉴别”侧重于对某个事物仔细审察,判断真假、好坏,适用范围较窄,只能用于事物即境活用 这次工商部门举办的旨在鉴别“传销”与“直销”的培训被一些不能辨别是非的人给搅和了2.忽略vs忽视课本原句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辨析 “忽略”强调没有注意到,疏忽;“忽视”强调不注意,不重视即境活用 目前大多数网游只强调游戏的娱乐性,而忽略游戏文化的质量,玩家很快便会感到厌烦如果高层管理人员长久忽视这一问题,网游事业将很难走得更远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作者谈中国诗的立场是什么?明确:比较文学2.中国诗与西洋诗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外国诗呢?(请用课文语句概括)。
答: 明确:研究外国的诗会使我们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如到外地旅游能增加对家乡的爱恋一样3.阅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中西诗的异同点,完成下表可自我总结,也可用文中语句,意思对即可)明确:比较点外国诗中国诗是否异同诗史(2段)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没有史诗,戏剧诗远在抒情诗以后异篇幅(3段)愈短愈妙简短,比外国诗更追求短同技巧(4、5段)最为看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富有暗示性)同语言(6段)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同内容(7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相合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同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 1.学习文章举例、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把握作者有关中国诗的观点2.掌握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技巧 一、研习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应怎样理解?答: 明确:言外之意不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种言外之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正像胎儿在母体之中了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感。
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1)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2)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答: 明确:(1)中国诗没有史诗,连最好的戏剧诗也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2)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超常——早熟而早衰的原因,用反语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重逻辑严密,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的危害3.阅读第3自然段,如何理解“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这句话的含意?答: 明确:“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之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形象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二、研习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4.作者举“哈巴狗儿”这一事例,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的人”的什么特点?借此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答: 明确:以“哈巴狗儿”进行比喻,讽刺了“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就充西洋的特点。
借此说明中国诗里有所谓的“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的“中国的”成分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为什么说读外国诗“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答: 明确:因为中国诗与西洋诗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我们读外国诗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外国诗里有中国诗的成分,所以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6.“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这句话有什么含意?答: 明确: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寻找定所7.在“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一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 明确: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对外国诗越了解,越能感受本国诗作者在此处引入听众的感受,明白如话,自然亲切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8.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列举和对比,阐明了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 明确:作者认为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是: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议论文写作如何运用比喻论证[写法领悟]本文谈的是“中国诗”这一笼统抽象的概念,作者不是空洞地去谈理论。
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运用巧妙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如讲到中国诗歌的篇幅短小时,作者以“闪电战”和“轻鸢剪掠”“樱桃核”和“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喻之,形象生动说到中国诗轻淡的笔力和安和的词气时,由“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像吹着芦管”和“像乐队合奏”这样形象的比喻和外国诗雄厚、沉重的笔调相比,明白如画最后讲到中西诗内容作风暗合时,打了一个比方,“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设喻生动、亲切[写法指导]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说理,比喻评价1.学会比喻描绘(1)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如论证“平凡却自豪”观点的精彩比喻:我特别平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