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教师技能比赛通知.docx
33页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 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 十四城市体研会秘书处函〔2022〕1 号 ★ ★ 于 关于 举办 第二届教师技能比赛活动的 各会员城市教育局(委)、教科院(中心、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需要高素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这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会员城市体育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经研究决定,拟举办第二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请各会员城市接此通知后,认真组织与准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 2022 年 7 月下旬(详细日程见补充通知) 二、比赛地点 广东省湛江市 三、比赛分组 1.小学组 2.初中组 3.高中组 四、参赛对象与要求 1.以各会员城市为单位组队参赛可报领队 1 人(教育局或教研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领队 2 人(由教育局职能部门的体育专干和教研员担任),可选报中小学任教三年以上(在报名单上必须注明)、45岁以下(1968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的)在职教师 12 人(小学、初中、高中组各 4 名); 2.每个组别的参赛教师,必须要有一名女体育教师参赛,否则将在团体总分中扣除 10 分; 3.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在各组规定的人数之外,可增报一名教师参加个人技能比赛(报名时必须在报名单上注明)。
五、竞赛内容和办法 (一)体育理论 知识 竞赛(10 分) (二)专业技能竞赛(90 分) 专业技能竞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三个组别,由集体项目和个人专项技能两部分合成 1. 集体项目竞赛( (20 分) (1)队列定位动作:立正、稍息、看齐、报数、原地踏步(跑步)走、立定、集合(横队、纵队)、解散; (2)队列定位转法:向左(右、后)转; (3)队列定位变化: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一路纵队变二路 纵队及还原、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 (4)行进间队列动作变化:齐步走、跑步走及立定、向左(右、后)转走 队列比赛的方法与要求 A.队列动作与操练,按解放军 2022年队列条令规格要求进行; B.各代表队在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的参赛教师中,随机抽签确定1 名为现场指挥教师; C. 参赛时,现场指挥教师带本代表队入场,依照本次队列比赛规定的动作内容,自行编排操作程序,并在一个标准篮球场范围内,用 2分 30 秒完成集体队列动作操练(起点和回归点要求在同一位置)超时 2 秒扣 0.5 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只参加个人专项技能竞赛的教师,由组委会另行组织比赛,方法同前 D.各代表队指挥教师和实作评分综合成绩,均计入参赛教师的个人专项技能竞赛成绩的总分之中。
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二) 2. 个人专项技能竞赛(40 分) ( (1 )田径类 项目 教材(10 分) ①蹲踞式跳远或挺身式跳远(远度要求:男子不得低于 4 米,女子不得低于 3.5 米) 注:蹲踞式跳远或挺身式跳远,男子参赛教师,由各组别选派一名教师抽签决定二选一比赛项目,女子参赛教师为蹲踞式跳远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三) ( (2 )体操类 项目 教材(20 分) ① 单杠(10 分 ) ) 男子:慢翻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骑撑前回环—转体 180度成支撑—支撑后摆腹回环—后摆挺身下 女子:一脚蹬地、一腿摆动翻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越成骑撑—转体180 度成支撑—支撑后摆下 ②技巧( (10 分 ) ) 男子:头手倒立(稍停)—向前滚翻成直腿坐—直腿后滚翻至直腿起立—鱼跃前滚翻—挺身跳; 女子:前滚翻直腿坐—后倒成肩肘倒立(稍停)—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跪立—跪跳起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六) 安全 提示 : 参赛教师在 体操 项目 练 习过程中 ,应 强 化 安全 保护 意识 ,以 避免 意外 伤 害事故的发生! ( (3 )武术类 项目 教材(10 分) 小学组:少年拳(第一套) 初中、高中组:少年拳(第二套)(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四) ( (4 )篮(排)球类教材(10 分) ①篮球(半场运球投篮):起点(面向球篮的中线右侧边线处)—往篮下运球(运球途中完成 1 次变向后的换手运球)—投篮(球投中为止)—接球后运球至中线左侧边线处,途中完成一次运球转身后的换手运球至终点; ②排球(自垫):自传接自垫为 1 次,在直径 2 米的圆内连续完成 10 次。
注:各组别参赛教师选派一位教师抽签决定二选一比赛项目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五) 个人专项技能比 赛办法 与要求 A.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参赛教师,按上述四类教材内容,以各代表队为单位,分别由引导员带领,采用分组轮换的办法进行; B.各代表队指派一位参赛教师,在现场随机抽取二选一参赛教材内容,参赛教师(包括只参加个人技能比赛的教师),统一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到指定赛点参赛; C.在四类教材中(体操类为两项),评委将在比赛现场随机抽取一位参赛教师进行提问,由其回答某一动作技术要领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每类教材内容提问分值为 2 分,共计 10 分,一并计入参赛教师个人专项技能比赛的成绩总分中; D.运动员参赛均需佩戴参赛证,不得冒名顶替,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即取消其该组别的总分,并通报批评 ( (5 )编写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教学计划( (20 分) ①参赛教师现场随机抽取教材内容(以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武术类教材为主),当场编写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 ②单元教学计划的基本要素应包括: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目标、教材 分析、学情分析、教材或教学的重难点、课次安排(依教材难易度可安排 4—8 学时),各课时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主要教法学法手段、考核评价标准与方法等;(评分标准与要求见附件七) 六 、奖励办法 1.各组比赛均设置个人一、二、三等奖;奖次比例为:一等奖 20%;二等奖 70%;三等奖 10%,同时授予获奖证书; 2.团体奖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参赛教师的得分总和,设一、二等奖,得分总和前 8 名的为一等奖,9 至 18 名的为二等奖,并授予奖杯或奖旗; 3.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增报的各组参加个人技能比赛的教师,其比赛成绩不计入团体总分,只计取个人名次,并授予获奖证书。
七 、 参赛经费 2.参会代表和观摩人员的差旅费,按相关规定,回原单位凭有效票证报销 八、其它 1.办证:参赛教师按要求须交二张免冠一寸近照,办理参赛证; 2.着装:各代表队均须统一着装参加各项竞赛; 3.保险:参加本届教学技能比赛的教师,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办理和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往返赛区途中及比赛期间)报到时须向组委会交验保险单据,并上交保险凭证复印件,否则不予参赛 九、 未尽事宜,另文通知 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 十四城市学校体育研究会 二 0 一三年元月五日 附件 一: : 十四城市第二届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 赛报名表 单位(盖章): 领 队: 副领队: 姓 名 职称 性 别 出生 年月 教龄 单 位 备注 小学组参赛教师 1 2 3 4 5 初中 6 7 组参 8 9 10 高中组参赛教师 11 12 13 14 15 十四城市第二届 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 赛评分细则 附件二: 集体项目队列 比赛 评分细则 名称 指标 分值 等级 分值 评 价 标 准 备 注 队 列 队 形 100 分 指 挥 教 师 30 分 优 30分 1、 指挥位置正确 2、 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3、 口令准确、清楚、洪亮 1. 指挥位置每错误一次扣 1.5 分 2、指挥口令每错误一次扣 1.5 分 3、口令下达时机欠准确每出现一次扣 1 分 4、口令准确、清楚、洪亮但动、预令节奏不够分明每出现一次扣 0.5分 良 25分 1. 指挥位置基本正确 2. 姿态端正,精神振作,动作准确 3. 口令基本准确、清楚、洪亮但动、预令节奏不够分明 中 20分 1. 指挥位置不够正确 2. 姿态基本端正,精神振作,动作不够准确 3. 口令基本准确、清楚、洪亮但动、预令节奏不够分明 团 队 动 作 质 量 50分 优 50分 1、精神饱满,有朝气,整齐划一,令行禁止 2、动作完成规范,部位准确、清楚 3、队形变换方向、角度正确 4、整体表现自然、协调、速度稳定 1、队列定位动作不规范、不准确,每次扣 1分 2、报数方法错误每次扣1 分 3、队形变换方向、角度不正确,按次扣 2 分 4、身体不稳定按次扣 0.5分 5、转动时,靠脚外扫、跺脚,按次扣 1 分 6、行进间动作间不规 良 40分 1、有较好的精神风貌,动作整齐 2、动作部位准确性出现 1 次以内错误 3、队形变换方向、角度出现 1 次以内错误 4、整体表现较自然、协调,速度较稳定 场地规格:28m*15m 注 :(1) ) 队列比赛前各队交自编操作程序表一份到裁判组 ( (2) ) 队列按照解放军队列条令进行,指挥员不参与队员 一同实操 附件三: 田径类评分细则 则 中 30分 1、精神状态欠饱满 2、动作部位准确性出现 2 次及以上错误 3、队形变换方向、角度出现 2 次及以上错误 4、整体表现基本达到自然、协调,速度基本稳定 范,按次扣 1 分。
7、行进间动作出现错误按次扣 2 分 8、行进间行进方向不正确,速度不稳定扣 2 分 9、以上团队动作未做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每次扣 2 分 编 排 20分 优 20分 1、 充分运用比赛规程,设计新颖,展示团队特点 2、 队形变换路线清晰、自然流畅 3、 动作衔接合理 1、编队动作不足或超出按个扣 3 分 2、行进间队列变化和行进间队列动作各不得少于 4 个,不足按个扣除 3分 3、队列实作结束后,未回到起始点扣 2 分 良 15分 1、依据比赛规程,设计合理,体现团队精神 2、队形变换路线较清晰、自然流畅 3、动作衔接较合理 中 10分 1、能按比赛规程确定动作、流程 2、队形变换路线欠清晰,欠自然流畅 3、动作衔接欠合理 动 作 名 称 分值 评 价 标 准 评 分 备 注 蹲 踞 式 或 挺 身 式 跳 远 10 分 远度 分值 4 分 远度要求:男子 5.01 米以上,女子 4.51 米以上 4 分 每人两次,两次犯规,远度分值为 0 分 远度要求:男子 4.51 米以上——5 米,女子 4.01 米——4.5 米 3 分 远度要求:男子 4 米——4.5 米,女子 3.5 米——4 米 2 分 技术 分值 6 分 技术要求: 1、助跑速度快; 2、踏板积极有力,攻板意识强; 3、助跑起跳效果好,空中动作完成自然到位(蹲踞式腾空后两大腿之间夹角大,挺身式腾空后挺身展髋明显); 4、收腹举腿,落入沙坑屈膝缓冲明显自然。
1、助跑速度慢扣 0.5 分 2、踏板无力扣 0.5 分 3、蹲踞式腾空后两大腿之间夹角小于 90度,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