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磨操作控制参数.doc
4页立磨操作控制参数立磨主要控制参数为:磨内通风量、料层厚度、振动值、研磨压力、压差 一.磨机通风量;立磨也是一种风扫磨,通风量要适当风量不足,合格的生料不能及时带出,料层增厚,排渣量增多,设备负荷高,产量降低;风量过大,料层过薄,影响磨机稳定运转因此,磨机通风量一定与产量相匹配,不宜时大时小,应保稳定原则上,操作员选择的通风量,应以更有利于保持磨机负荷相对稳定值,并力求振动最小,排渣料最少,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在实际操作中,操作员根据风机转速、电流、压差、喂料量、进出口负压、温度等变化的趋势,了解磨机运行情况,并结合磨机振动、排渣量、产品质量等进行调整,一般是通过调整循环风机的速度和风门的开度以求迖到最佳通风量二、料层厚度;立磨稳定运转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料层稳定料层稳定,风量、风压和喂料量才能稳定,否则就要通过调节风量和喂料量来维持料层厚度若调节不及时就会引起震动加剧,电机负荷上升或跳停等问题理论上讲,料层厚度应为磨辊直径的百分之二正负二十毫米,这就要求操作员密切注意料层变化,尽量控制在最佳的范围内,以保证磨机稳定运行三、振动值:振动是立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合理的振动是允许的,但震动过大,则会造成磨盘和磨辊以及衬板的机械损坏。
所以应当严格控制振动在 2.0mm/s 以下四、研磨压力:研磨压力大,研磨作用增强,产量高;反之则产量低但研磨圧力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主电机负荷,同时容易使磨机震动加剧,损坏衬板及其它设备五、压差;压差是指风环处的压力损失,它也是立磨操作中最为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在立磨运行中,磨内负荷量的变化不仅从磨电流,料层厚度、震动值等参数上反应出来,而且压差更能反映磨内情况压差增大,磨内负荷加大;压差变小,说明磨内物料少,研磨层迅速减薄,磨内负荷下降这两种情况,都会因料层不稳,使震动加剧,粉磨阻力增大,磨机输入功率增加,磨机电流也忽高怱低大幅摆动,直到磨机震动停或稳定下来为止开机前控制参数:一.如果是冷磨,开机前须烘磨预热,保持入磨温度在 110--120 度,烘磨 120 分钟保证出磨温度要达到 80 度正常运行时控制参数:1、磨机主电流:280±10A2、出磨温度:80±5℃ 3、窑尾电收尘入口温度:<100℃4、增湿塔出口温度:<120℃5、磨机入口负压:1.5±0.5kpa6、磨机出口负压:7.0±1kpa7、张紧压力<15MPa8、密封风机压力 P>2500Pa9、磨辊轴承温度 t<100℃10、减速机振动<2mm/s11、滚动轴承温度<75℃12、推力瓦温度<70℃13、料层厚度:140±10mm(1# 拉绳开关为主 )二、磨机异常情况及判断:名 称 现 象 原 因 处理方法(或判断)1、张紧站压力波动大,可能张紧站漏油或张紧杆故障检查液压站或氮气压力2、喂料量过大或过小 检查喂料系统3、风量过大或过小 调整风量保持风料匹配4、出磨温度骤然变化 检查喂料系统是否断料5、入磨物料太细 进行喷水或加大喷水量6、磨内有异物 入磨清理7、料层过厚或过薄 调整系统风量8、测振器失灵 通知电气检查9、喂料量过大或风料不平衡调整喂料或风量10、入磨物料粒度大 调整粒度11、分离器转速低 增大分离器转速12、风流量过大 减少风量立磨振动大于8mm/S13、物料易磨性差 减少喂料量1、喂料量变化大 调整喂料量2、入磨物料粒度变化大 调整粒度3、磨辊皮松动 停磨检查4、磨内有异响 停磨检查5、系统温度骤然变化电流波动大波幅大于 20A6、磨内物料过多,细粉过多增加喷水量1、入磨风管积料堵塞 清理积料2、入磨风量过小 增加风量3、入磨喂料过多 减少喂料量4、入磨物料粒度过大 调整粒度5、入磨风温过低 调整入磨风温6、系统漏风过大 检查系统管路7、分离器速度过大 减小分离器速度8、张紧压力过小 调整张紧压力吐渣量过大土渣量超过正常值两倍以上9、入磨物料易磨情况变化 减小喂料量 2013 年 3 月 3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