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教案.doc
3页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3.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以朗读代替讲解,欣赏桂林山水的美6.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对最后一段展开想象,谈谈感受7.理解作者的情怀,热爱祖国的山河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2.谈谈对桂林山水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乐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
4.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1.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让我们也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二、自由选择,品读课文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2.教师组织集体读议交流,结合学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3)出示挂图,放映投影片或录像,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林的山的资料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3)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2.练习背诵 3.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1.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喜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板书设计:总述 甲天下 水:静、清、绿桂林山水 分述:山:奇、秀、险 热爱 总结:美如画卷。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