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医师医生培训管理制》oc.doc
15页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制度TZH-QW-YWB-02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临床及医技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细则本制度适用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新录调的临床与医技住院医师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卫生部1993——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卫生部1995——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卫生部1998—— 《浙江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浙江省卫生厅19973术语住院医师:是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在单位中从事医疗、保健、预防工作, 未取得卫技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 具体包括临床医生、 麻醉医生、口腔医生、放射 / 超声 / 病理 / 心脑电图等专业的诊断医生4 管理及职责临床医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分管院长领导,医务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科教部负责考核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实施落实,具体职责如下:分管院长负责指导全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审定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审定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资格医务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制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的政策;负责全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工作;负责住院医师指导老师选拔、审定、培训及考核工作。
科教部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工作,包括出科考核和阶段考核各临床医技科室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要求,明确科内指导老师,指导轮转的住院医师开展理论学习、技能实践、医德医风教育等,指导并督促住院医师完成培训方案要求,如病种实践、值班跟班、病历书写等;配合科教部完成住院医师出科考核和出科测评等工作5 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及轮转部门培训对象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进入规范化培训应届毕业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住院医师均应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之前已经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培训的住院医师,毕业后将不再安排进行临床各科室的大轮转,但应担任科室住院总医师半年以上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按实际业务水平及工作年限参加相应年限的住院医师培训培训目标及要求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在完成培训后达到从事某一临床专科实践所需要的基本能力,能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医疗工作,达到相应转科的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掌握相关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二级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三级学科的新进展,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具有本三级学科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三级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三级学科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担任指导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专业外语 : 以自学为主,要求系统、认真地阅读各学科指定的外文专着和有关文献、专业杂志,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培训时间及内容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分阶段培训,培训时间为五年第一阶段培训,为期 3 年(毕业后 1-3 年),是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轮转,参加本学科各主要科室和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对临床诊断、治疗、技能操作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培训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第一阶段共三年,采用 2+1 模式:1)2)3)第一、二年分别是大内科与大外科(包含妇科)轮转第二年结束时双向选择科室第三年为专业相关科室轮转妇产科、儿科、口腔科、五官科、眼科、皮肤、麻醉、病理、康复专业毕业生:第一阶段为 2 年,采用 1+1 模式:1) 第一年在本专业轮转2) 第二年在专业相关科室轮转放射、 B 超专业毕业生:第一阶段为 3 年,分别是本专业轮转 1 年,临床科室轮转 1 年,专业相关科室轮转 1 年硕士研究生:应届的,按照各专科第三年培训要求进行轮转 1 年;有 1 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可以由科室酌情安排轮转时间。
科主任必须在研究生到科室报到 2 周以内将轮转计划上报医务部具体各专业具体轮转方案及时间详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第二阶段培训,为期 2 年(毕业后 4-5 年),是专业定向培训阶段,在三级学科进行培养, 主要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 安排一定的门、 急诊工作,逐步进行专业培训,深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能完成专科病房高年住院医师工作,能承担院内会诊,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在第二阶段担任不少于 6 个月的住院总医师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实行 24 小时负责制,每月跟上级医师值班 4 次以上规范化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应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考试及考核,内容包括:参加卫生厅规定的公共必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的考试;参加本院组织的“三基”理论考试,“三基”基本技能考核等,所有考试、考核成绩将被作为二次定科的依据规范化培训对象,应及时、认真、如实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本》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考核以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时成绩和平时表现:实行严格的请假制度,规范化培训对象原则上在培训期间不予请假,特殊情况由本人申请,科主任签字,医务部及人力资源部准假后方可生效,因事假、病假及其他耽搁的工作日当月超过 5 日的,须补足;规范化培训对象应服从医务部及所在轮转科室的管理,凡无故不服从管理者,医务部有权对其做出延长培训期限的决定。
住院医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将经管的病人,所写的病历,所做的手术或操作登记在册,作为病种和操作大纲完成情况考核的依据出科考核:当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时,由该科室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包括理论、技能、大纲完成情况、劳动记录、科室测评和附加减分六个方面,总分 100 分,附加减分 5 分科教部统一负责将各项成绩汇总在《科室轮转医生出科成绩表》 (TZH-RM-YWB-001)理论知识: 占总分 20%,指导老师在轮转医生出科时根据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要点组织闭卷理论考核, 卷面分数 100 分,由科教部统一组织考核,根据考生实际得分折合记入基本技能:占总分 30%, a 平时实际操作能力 10 分,由指导老师根据平时轮转医生表现打分,优秀 10 分、良好 8 分、及格 6 分、不及格 4 分;b 出科操作考核 10 分:由指导老师在轮转医生出科时抽取大纲要求的基本操作 1 项组织现场考核,优秀 10 分、良好 8 分、及格 6 分、不及格 4 分;c 技能理论10 分:出科时指导老师根据大纲要求出技能理论题1 题,10分,根据得分情况记入。
由科教部统一组织考核,成绩交由科教部处理大纲完成情况:占总分 20%, a 实践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完成情况:要求病种和操作完成情况在 80%以上,每少 1 例次扣 1 分(当月科室原因病种缺少的除外,需在出科后 2 月内补齐, 2 月后科室有病种而未补齐的按标准扣分);b 每月手写住院病历 6 份以上,每少 1 份扣 2 分,书写的病案要求为甲级病历,非甲级病历每份扣 5 分; c 每月值班跟班 4 次以上,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 2 次以上, 每少 1 次扣 2 分;d 以上各项可累计扣分,扣完为止,科教部组织检查出科测评:占总分 20%,科教部在轮转医生出科时组织科室测评,主要包括工作纪律、平时表现、学习态度、团队协作、业务水平及发展潜力等几方面,每个轮转科室至少 5 票,科主任、护士长及指导老师必测,其余2 票科内相关人员问卷满分为 100 分,根据得分情况折合记入劳动纪律:占总分 10%,轮转医生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非法定假每请 1 天扣分,超过 2 周本项不得分;无故未来上班每发现 1 次扣5分;迟到、早退 1 次扣 1 分; 24 小时负责制每少 1 天扣 2 分。
医务部负责劳动纪律的检查附加减分:占总分± 5%, a 有锦旗、表扬信的每次加 1 分,提名满意的每次加,满分 5 分; b 有投诉经查实的每次扣 2 分; c 安全医疗积分按实加减分,总分值不超过 5 分阶段考核:阶段考核医务部将结合见习期考核、试聘期考核以及年度考核进行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①政治思想、 职业道德、 法律法规和核心制度;②病历、处方以及医嘱的书写能力;③查房能力;④诊疗技术操作能力;⑤三基理论;⑥外语;⑦论文及综述;⑧安全医疗及表彰批评情况等科教部负责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要求完成的各项内容抽查,结果记入当年的考核考核结果的认定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并考试 (考核)全部合格者, 方能进入第二阶段培训;经过规范化全过程培训, 且考核合格者, 由本人写出全面总结, 附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本》 ,由医务部审核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作为申报晋升主治的必备条件7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产生指导老师资格:由后备首席以上人员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指导工作指导老师由个人申请, 科室推荐, 最终由医务部审核, 报分管院长确认。
医务部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规定的轮转时间长短,确定科室指导老师的名额,每个科室 1~ 2 名确定为指导老师的,轮转医生原则上跟随指导老师指导老师职责负责监督并指导住院医师完成培训大纲所要求的培训内容负责及时签字认可住院医师完成的培训内容,确认培训内容真实性并对完成情况作出适当评价,提出建议,以利进步原则上采取住院医师跟随指导老师的做法, 包括跟随门诊、 病房、手术、会诊、值班等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指导并督促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