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docx
55页2024年湖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押题练习试题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 D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 )A.质的分析原则B.质量并重原则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 A3、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C4、道德是从( )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 D5、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 )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 A6、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 )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 C7、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
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C8、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 )A.诲人不倦B.有教无类C.化民成性D.因材施教【答案】 C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这句话表明教师应该(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D10、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 )A.学术自由B.学术失范C.学术不端D.学术道德【答案】 C11、在英国,人们普遍认为最有力的教育手段是( )A.教育理论B.教育方法C.教育技术D.教师品行【答案】 D12、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 )A.教师道德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的善恶可以反映教师不同的道德水平和境界C.现实社会大力倡导教师以教育事业的整体利益为基础进行行为选择D.道德自觉性高的教师,可以超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作出行为选择【答案】 D13、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 )A.道德义务B.道德权利C.道德价值目标D.道德良心【答案】 D14、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 )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
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 A15、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16、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C17、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B.捏造数据C.篡改数据D.抄袭文【答案】 D18、人的需要和目的被消融到追求经济增长的技术目标中,人反而成了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体现的是( )A.技术工具化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C.技术社会的自由丧失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 B1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 )的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教育公正D.教育人道精神【答案】 B20、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21、高等学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学术调查评判机构是( )A.校长办公会B.校党政联席会C.校纪律检查委员会D.校学术委员会【答案】 D22、道德的目的是按照( )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A.善恶B.法律C.善D.阶级【答案】 C23、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的教育家是( )A.梁启超B.陈独秀C.梅贻琦D.罗家伦【答案】 C24、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 D25、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 )A.他律性B.自律性C.层次性D.实践性【答案】 A26、曾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是( )A.蔡元培B.胡适C.严复D.梅贻琦【答案】 D27、道德是以( )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A.罪与非罪B.理性C.慎独D.善恶【答案】 D28、道德评价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是( )A.成败B.善恶C.动机一效果D.社会影响【答案】 B29、师表精神的核心是( )A.人本精神B.奉献精神C.科学精神D.道德精神【答案】 B30、教师入职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职业标准是( )。
A.爱国守法B.教书育人C.为人师表D.敬业爱生【答案】 D31、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传授知识D.爱国守法【答案】 A32、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答案】 B33、“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答案】 A34、“科学知识要经受检测与批判,绝不轻信盲从以上描述属于下列哪一种科学规范( )A.普遍主义B.公有主义C.无偏见性D.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答案】 D35、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 )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 D36、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 )A.蔡元培B.梅贻琦C.竺可桢D.蒋南翔【答案】 B3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 )的主体。
A.能动性B.决定性C.承受性D.主导性【答案】 D38、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 )A.代际关系模式B.朋友关系模式C.法律关系模式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 D39、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 )A.梁启超B.蔡元培C.梅贻琦D.陶行知【答案】 B40、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 )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是非B.善恶C.荣辱D.美丑【答案】 B41、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 B42、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 C43、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 C44、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 )的教育目标。
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C45、道德是从( )上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之一A.精神B.实践C.信念D.实践一精神【答案】 D46、教师道德最基本的作用是( )A.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B.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和智能发展C.促进社会道德环境优化D.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答案】 A47、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这表明教师在处理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关系上应该注意的是( )A.关注每一位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