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拓展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50413575
  • 上传时间:2023-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拓展练习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1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  一、基础素养巩固 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云集响应 B.蒙故业,因遗策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而倔起阡陌之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秦以区区之地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亡:失去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北:北边的军队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揭:举 D.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安置使有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然后以六合为家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5.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 D.①⑦/②③⑥/④/⑤ 6.下列各句中与“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请君为我倾耳听 B.尚思为国戍轮台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D.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7.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秦论》的作者是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全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旨在指出秦的过失。

      B.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 C.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 D.连横: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过秦论》中总结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素养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 9.下列各项对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中》)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中》) C.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中》) D.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过秦论中》)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朱”就是春秋时的范蠡,他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B.“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秦以外其他六国都在山东 C.“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凉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七庙”指天子的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铺叙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所率人数不多,武器简陋,缺少行军用兵的谋略,意在表明由此而失败的秦朝不堪一击 B.“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C.选文第二段将陈涉与山东诸国对比,突出陈涉之微与九国之强,然而他们与秦相抗,成败结果出人意料、引人深思 D.选文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目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3.选文第二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有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至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

      谊追伤之,因以自喻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注】,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 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梁王胜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贾生之死,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汉书.列传十八》) 【注】 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釐,祭祀用过的肉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B.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C.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D.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拟/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家”,指“诸子”,先秦时期的各学派。

      B.“博士”,旧时指称某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 C.“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 D.“国”,指诸侯或诸侯王的封地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南郡太守吴公很赏识贾谊的才学,于是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后来又推荐他到朝中做官 B.贾谊刚到朝中为官时,就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这时大家都感到不如贾谊,孝文帝也很喜欢他 C.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向孝文帝辞行后就向长沙出发到了长沙,看到此处环境如此恶劣,心情也压抑起来 D.贾谊被征召到京城后,成了梁怀王的老师,又屡次上书,主张限制诸侯的势力,最终也未被孝文帝采纳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国亡人,莫我知也 18.贾谊给孝文帝提了哪些改革建议? 【参考译文】 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够背诵诗书和会写文章在当地闻名河南郡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异,把他召到门下,非常器重他。

      汉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且)过去与李斯是同乡,(还)曾经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征召他做廷尉作为廷尉的吴公于是推荐说贾谊年纪虽小,但非常精通诸子百家之书汉文帝就召贾谊做了博士 这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汉文帝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博士们不能说出什么,而贾谊(却)能够一一回答,并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他们的意思博士们于是认为贾谊才能出众汉文帝喜欢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提升到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建立二十多年了,国家太平和洽,应当改订历法,改变车马服饰的颜色,订立法令制度,确定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起草了各项仪式的法度,车马服饰的颜色用黄色,官印数字用“五”,确定官职名称,全部改变旧制,贾谊上奏皇上汉文帝刚刚登上帝位,为人做事谦逊谨慎,(所以这些法令)并未及时实行然而所更改的各项法令,以及让诸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里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汉文帝与大臣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的职位绛侯、灌侯、东阳侯、冯敬这些人嫉妒贾谊,就诋毁说:“洛阳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学识浅薄,一心想独揽大权,给许多事情造成混乱由于这些原因,汉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采纳他的意见,让他做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