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胸壁膜包括哪些.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309121729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3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胸壁膜包括哪些 1.什么叫胸腔膜 简介 胸膜 pleura 是一薄层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 脏胸膜胞覆于 胸膜和胸膜腔示意图 肺的表面,与肺严密结合而不能分离,并伸入肺叶间裂内壁胸膜贴附于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膈表面 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是一个封闭的浆膜囊腔隙,即胸膜腔pleural cavity,由于左右二浆膜囊是独立的,故左右胸膜腔互不相通 编辑本段 机理 胸膜腔内的压力,不管吸气或呼气时,总是低于外界大气压,故称负压 胸膜腔内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摩擦由于胸膜腔内是负压,脏胸膜与壁胸膜相互贴附在一起,所以胸膜腔实际上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 编辑本段 胸膜实验 胸膜:在胸腔内观察,肋胸膜:肋骨表面的浆膜;肺胸膜,被覆在肺表面的浆膜;膈胸膜和心包胸膜:是分别被覆在膈的胸腔面和心包外面的浆膜进一步观察纵膈胸膜:纵隔胸膜是位于胸椎和胸骨之间的浆膜,左、右各有一层纵隔胸膜,两层纵隔胸膜以及夹在两层间的器官和结缔组织形成纵隔,把左、右胸膜腔隔开 纵隔内有动脉,食管、气管和心等器官。

      考虑胸膜与胸腔有何不同,观察马属动物纵隔的特点 胸腔 : 由胸廓和膈围成,上界为胸廓上口,与颈部通连,下界借膈与腹腔分隔腹腔内可分为三部分,即左右两侧的胸膜腔、肺和中间的纵隔 胸膜 : 是一层膜而光滑的浆膜,可分为脏胸膜与壁胸膜两部分 (1)脏胸膜:紧贴肺表面,并伸入肺叶间裂内,与肺严密结合而不能分离 (2)壁胸膜:因贴附部分不同又可分为4部分: 1)膈胸膜:贴附于膈的上面,与膈严密相连,不易剥离 2)肋胸膜:贴附于肋骨于肋间肌的内面 3)纵隔胸膜:贴附与纵隔的两侧面 4)胸膜顶:覆盖于肺尖上方 高处锁骨内侧1\3的上方2-3cm (3)胸膜腔:pleural cavity 是由脏胸膜与壁胸膜相互移行形成的封闭性腔隙 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呈负压,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编辑本段 胸膜隐窝 壁胸膜相互移行处的胸膜腔,在呼吸深处是肺缘也不能深入此空间,称胸膜隐窝 在肋胸腔和膈胸膜转折处,称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肋隔窦),此处是胸膜腔的最低位置,胸膜腔积液时,首先积聚于此。

      2.膜构造包括哪些形式和特点 薄膜构造也称为织物构造,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大跨度空间构造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为材料,由膜内空气压力支承膜面,或利用柔性钢索或刚性支承构造使膜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空间的构造体系 1、膜构造的主要形式:主要有空气支承膜构造;张拉式膜构造;骨架支承膜构造等形式 2、膜构造主要特点: 自重轻、跨度大;建筑造型自由丰富;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安全性;透光性和自结性好;耐久性较差 3.呼吸膜由哪几层构造组成 呼吸膜由6层构造组成: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上皮基底膜、肺泡上皮&毛细血管膜之间的间隙、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l 呼吸膜平均厚度约0.6μm,呼吸膜越厚,单位时间内交换的气体量越少l 肺纤维化、肺水肿等疾病会使呼吸膜增厚 呼吸膜面积l 总扩散面积约70m2,安静时用于气体扩散的呼吸膜面积约40m2l 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或肺毛细管关闭或阻塞等,均可使呼吸膜扩散面积减小 扩展资料 1、外呼吸及肺毛细血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前者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后者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实现肺通气的器官包括呼吸道、肺泡、胸膜腔、膈和胸廓呼吸道加湿、加温、过滤、清洁吸入空气;膈和胸廓中的胸壁肌是产生呼吸运动的动力器官 3.呼吸道的平滑肌受到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l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l 交感N→NE+β2受体→舒张→气道阻力↓ 4、吸气运动由主要的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的收缩实现,是主动过程肋间外肌收缩,增大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膈肌收缩,增大胸腔的上下径胸腔增大,肺容积随之增大,肺内压降低,外界气体流入肺 5、平静呼吸时,呼气运动不由呼气肌收缩引起,而是吸气肌舒张所致,是被动过程 6、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扩展胸廓上部用力呼气时,腹肌减少胸腔上下径,肋间内肌缩小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 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