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质灾害防治区.docx
12页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区第一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一、分区的目的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的目的在于有针对性的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区域进行有效管理,达到主次分明,以更好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二、分区的原则为保持行政单元的相对完整性及便于管理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原则上以乡镇及行政村界线为边界划定,但在划分过程中,还应考虑重要工程设施建设及工程布局区域进行修边,使之更结合实际,更具科学性三、分区方法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内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危害严重且危险性大的主要城县、集镇、村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及学校等人口集中居住区、铁路、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交通干线、重点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区、规划的新城镇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及重点开发区段、重大工程布局地带、矿产资源开采及规划开采地带等,划分为重点防治区;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中地质灾害发育的集镇、村庄、道路、工程所在地及国民经济规划较重要建设项目、较重要交通干线危害性较大的地段,划分为次重点防治区;3、将中易发区上述区以外的地带和低易发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四、地质灾害防治区的防治工作重点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本防治区目前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共包括4个亚区,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隐患点绝大部分发育在该区。
因此,本区防治地质灾害的重心在矿区、交通动脉地带、城市近郊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并开展规划矿区、主干河流、城镇开发区、旅游规划区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特别是拟新建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U)本防治区目前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发育,共包括4个亚区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隐患点少量发育在该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应密切关注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综合防治特别是拟新建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3、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川)本防治区目前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零星分布,共包括3个亚区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搬迁避让或勘察治理;特别是拟新建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第二节防治分区特征根据防治分区划分原则与分区方法,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级区11个亚区,其中重点防治区分为4个亚区,次重点防治区分为4个亚区,一般防治区分为3个亚区(见表5-1、附图3)各区评价如下:(一)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处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面积470.49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5.2%,共分4个亚区。
本区共调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53处,占隐患点的71.8%,其中重点防治点30处,次重点防治点72处,一般防治点51处,滑坡116处,崩塌16处,地面塌陷8处,地裂缝10处,泥石流3处,共威胁892户3944人,威胁财产3568.76万元,各区特征见(表5-1)1温泉镇温泉村〜伊庵村重点防治区(I1)该区位于地质灾害高、中发区,总面积34.1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3%,该区重要工程设施包括铁路、厂矿(西洋公司厂区)及煤矿、水库及温泉度假中心风景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点14处,其中滑坡9处,崩塌1处,地面塌陷1处,地裂缝2处,泥石流1处,共威胁33户175人,财产245.25万元该14处地质灾害点中近期重点防治点3处,中期次重点防治点5处,一般防治点2处;远期一般防治点4处近期防治以监测预警和搬迁为主,中期防治以监测预警和工程防治为主,远期防治以监测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治理该区重点防治温泉风景区及乔巴山磷矿弃渣场,对弃渣场尽快采取有效工程治理措施防治区及区号亚区代号亚区名称分区特征面积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危害对象规划防治点分期、分级防治措施2Km%(个)\17滑坡个/_k\17崩塌个/_k\17地裂缝处/_k(处)\17泥石流处/_k威胁户数(户)威胁人数(人)威胁财产(力兀)防治分期占八、、数重占八、、次重占八、、般重点防治区(I)Ii温泉镇温泉村〜伊庵村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温泉镇〜伊庵村一带,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工程设施包括铁路、厂矿(西洋公司厂区)及温泉度假中心风景区、另外还分布有水库、煤矿、人为工程活动强烈34.173.3149121133175245.25近期33以搬迁和监测预警中期752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为主远期44以监测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治理I2永靖镇梨安村〜管田村〜青山乡青山村〜小寨坝镇排沙村重点防治区分布于永靖镇、青山乡、小寨坝镇等行政辖区,该区有贵遵233.1122.5492868747719511642.45近期251591以搬迁、工程治理为主公路、210国道及川黔铁路等重要父通工程设施及团圆山风景区、息烽集中宫、玄天洞等旅游景点、另外煤矿水库分布较多,该区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中期18135以搬迁和工程防治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措施远期66监测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治理I3流长乡宋家寨村〜鹿窝乡〜西山乡鹿窝村重点防治区分布于流长乡、鹿窝乡、西山乡等行政辖区,该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风景区包括西望山风景区、乌江峡风景区及正在开发中的鹿窝乡红色旅游区,破坏地质环境条件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182.5217.485767237617871656.71近期241284以监测预警和搬迁为主中期39336以监测为主和工程防治防治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措施远期21120监测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治理I4石硐乡石硐村〜红星村重点防治区。
20.69253263124.35近期211以监测预警和搬迁为主分布于石硐乡石硐村、红星村,该区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米煤工程活动强烈,共分布有4家煤矿中期211以监测预警、工程防治为主远期11监测为主次重点防治区(n)ni养龙司乡江土村〜高潮村次重点防治区26.542.7541145537.75近期211监测预警和搬迁为主分布于养龙司乡江土村〜咼潮村次一带,为地质火害中、低易发区,该区内有2处水库,破坏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中期22监测、搬迁结合工程防治远期11监测为主n2流长乡水尾村〜李安寨次重点防治区70.166.910823415398.65近期5221监测预警、搬迁为主分布于流长乡水尾村〜李女寨带,为地质火害中、低易发区,该区内山高坡陡、该区分布有乌江峡风景区,地质环境条件恶劣,地质灾害较发育中期422监测预警、工程防治、生物工程远期11监测预警、生物工程n3九庄镇后陇村〜腰寨村〜青山乡马路岩次重点防治区分布于九庄镇、青山乡,为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该区内有3处水库、地质环境恶劣、地质灾害较发育36.463.5109137163117.35近期422监测预警、搬迁中期321监测预警、工程防治、远期33监测预警、生物工程n4石硐乡咼寨村〜难冲桥村次重点防治区分布于石硐乡咼寨村〜难冲桥村一带,为地质火害中、低易发区,地质灾害较发育。
30.572.977104639.7近期22中期11工程治理远期44工程防治、生物工程防治区及区号亚区代号亚区名称分区特征面积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危害对象规划防治点分期、分级防治措施Km2%\17总数个/_k滑坡(个)\17崩塌个/_k\17地裂缝处/_k地面塌陷(处)(处)威胁户数(户)\17威胁人数人/_k威胁财产(万元)防治分期点数重占八、、次重占八、、般一般防治区⑴)川1温泉镇安江村〜二交村一般防治区分布于温泉镇安江村〜三交村一带,区内无规则矿点、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较弱、植被发育较好32.16311168844.4近期11搬迁为主中期远期川2养龙司乡坝上村〜永靖镇安马村一般防治区分布于养龙司、永靖镇两个行政辖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包括11处水库、无规则矿点、人类工程活动较弱110.710.775250170133.5近期33监测预警、搬迁为主中期33监测预警、工程防治为主远期11监测结合生物工程为主川3流长乡〜石硐乡〜九庄镇〜鹿窝乡一般防治区分布于流长乡、石硐乡、九庄镇、鹿窝乡等行政辖区,范围较广,主要旅游风景点有多缤洞旅游点,为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区内无规划矿点、人类工程活动较弱。
259.6225.116132194362278.6近期5113搬迁为主中期862监测预警、搬迁、工程防治、为主远期33监测预警、生物工程为主合计1036.7100209162251084114749814318.712094194742、永靖镇梨安村〜管田村〜青山乡青山村〜小寨坝镇排沙村重点防治区(I2)该区位于地质灾害高、中发区,主要分布于永靖镇、小寨坝镇及青山乡东部,本区面积233.1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2.5%,共调查各类地质灾害点49处,其中滑坡28处,崩塌6处,地裂缝6处,地面塌陷8处,共威胁477户1951人,威胁财产1642.45万元该区有贵遵公路、210国道、川黔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设施及团圆山景区、息烽集中营、玄天洞等旅游景点,另外水库,煤矿分布较多,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采矿、切坡建筑,开山采石、人工弃渣等该区地质灾害发育,其中近期防治点25处,其中重点15处,次重点9处,一般点1处;中期防治点18处,其中次重点13处,一般防治点5处;远期防治点6处,为一般防治点近期防治以监测预警和搬迁为主,中期防治以监测预警和工程防治为主,远期防治以监测为主,结合生物工程治理。
本区重点防治贵遵高等级公路及正新建的高等级公路沿线、210国道、川黔铁路等重要交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