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阳视运动的基础知识课件.ppt
16页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A 'A'B'C'DEFD'E'F'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非极昼区)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非极昼区)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A'B'C'C'B'A'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非极昼区)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非极昼区)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A'A'B'B'C'C' 在一年内,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在一年内,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对于非极昼(极夜)区而言对于非极昼(极夜)区而言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对于极昼区而言对于极昼区而言 北极附近地区:太阳是正北升,正北落北极附近地区:太阳是正北升,正北落. 南极附近地区:太阳是正南升,正南落南极附近地区:太阳是正南升,正南落.(( 1 1 )、赤道:)、赤道: 全全年年垂垂直直升升落落,,升升落落方方位位与与直直射射点点所所在在纬纬度度相相同同 。
(( 2 2 )、极昼期间的南、北极点:)、极昼期间的南、北极点: 一日内由于极点与直射点之间无纬度距离变化,故极一日内由于极点与直射点之间无纬度距离变化,故极点上太阳周日视运动曲线应与地平线(圈)平行,无点上太阳周日视运动曲线应与地平线(圈)平行,无太阳升落,且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纬度数值相等,方位太阳升落,且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纬度数值相等,方位北极正南,南极正北北极正南,南极正北((3 3)恰好出现极昼的地点)恰好出现极昼的地点北北极极地地区区该该地地点点,,于于0 0时时升升、、2424时时落落于于正正北北最最低低点点,,即即::地平线(圈)上正午时位于正南;南极地区则反之地平线(圈)上正午时位于正南;南极地区则反之(( 4 4 )、极点和极昼圈之间的地区)、极点和极昼圈之间的地区 严格意义上已无严格意义上已无““日出日出””和和““日落日落””,只有太阳最高和最,只有太阳最高和最低北极附近的地区,低北极附近的地区,0 0时和时和2424时时太阳在正北方向最低,时时太阳在正北方向最低,1212时在正南天空最高;南极附近地区相反时在正南天空最高;南极附近地区相反由由于于太太阳阳周周日日视视运运动动圈圈最最高高点点与与地地平平圈圈相相切切,,故故太太阳阳只只在在正正午午时时,,刚刚一一露露脸脸即即已已下下落落((北北极极附附近近地地区区是是在在其其正正南南方方向向,,南南极极附附近近地地区区在在其其正正北北方方向向))。
因因此此,,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日出日出””和和““日落日落””现象 5 5 )、在开始出现极夜的纬度位置:)、在开始出现极夜的纬度位置:(( 6 6 )、赤道与极昼圈之间的地区)、赤道与极昼圈之间的地区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偏北,日日出日落方位相同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反之正午太阳方位和高落西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则反之正午太阳方位和高度,则取决于各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关系度,则取决于各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关系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 13.13.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动路线图””,圆,圆O 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1=∠2=22°1 1)甲地的地理纬度是)甲地的地理纬度是( ( ) )A. 23°26′N B. 66°34′N C. 22°N D. 90°NA. 23°26′N B. 66°34′N C. 22°N D. 90°ND((2 2)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 A. 22° B. 44° C. 11° D. 68°A. 22° B. 44° C. 11° D. 68°B((3 3)悉尼该日太阳升)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起的方向是( ( ) ) A. A. 东北东北 B. B. 东南东南 C. C. 正东正东 D. D. 正北正北A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圈南极圈南极圈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北温带北温带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热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度的年变化幅度:设设0º<φ<23º26’NH大大=90ºH小小=90º—((φ+23º26’))H大大—H小小= φ+23º26’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温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设设23º26’<φ<66º34’NH大大=90º—((φ—23º26’))H小小=90º—((φ+23º26’))H大大—H小小= 23º26’ +23º26’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设设66º34’<φ<90ºNH大大=90º—((φ—23º26’))H小小=0H大大—H小小= 90º—φ+23º26’23º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