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联jinji.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5216718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班名称:对联学习兴趣小组2,形式:打算以 群的方式,分期进行,以提问方式为主每期结束踢人3,邀请主持人几名,斑竹责无旁贷4,教程如下:对联学习班教材目录第一讲:字数相等(含对联概念,推荐书籍(对联话,楹联丛编等) ,为何要字数相等,重字问题,对联最佳句式,字的机巧)第二讲:词性相当(词性,词组结构,对仗(工对,宽对,当句对) ,联绵词)第三讲,平仄相协(古今音,诗律,马蹄韵(句内,句脚) ,意节律,从宽的情况)第四讲:内容相关(逻辑,合掌,无情,诗钟,成联创作的基础知识)5,时间:打算在一周内结束有点象速成班!呵呵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 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    去年 9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化纲要》指出, 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 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 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 普及活动此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加快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 “诗中之诗” 的中国楹联更是沐此东风,受到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士,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 学界的关注。

      在中国楹联学会和各省市区楹联组织的积极推动下,全国涌现出 了一批国家级或省级楹联教育基地、优秀楹联教师;楹联教材也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那么,如何将楹联与语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 让楹联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高地,是摆在学校领导,尤其是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 新课题作为有着十多年从教经验而今是一位编 辑的笔者,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 让楹联文化进入校园的意义 在网络文化,尤其是渲染凶杀、色情、暴力、赌博等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 校园成为不良文化争夺的焦点以致于不少教师或领导抱怨现在的学生素质每 况俞下,越来越难教育、越难管理这无疑为当代教育者出了一道难题要解 决这一难题,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人 生观教育,比如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配合,通力合作等等,但是作为“文艺 轻骑兵”的楹联,可以充分发挥其“短、平、快”的思想教育、寓教于乐的作 用让学生在欣赏、创作、游戏中潜移默化,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二、 楹联教育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 古代的私塾教育除了学习孺家的经典,诸如《论语》、《中庸》等等之外, 还要学习《笠翁对韵》、《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并要上对课,即对 对子。

      这一点我们从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就能了解到五四运动 以后,由于受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对课一度被废止1932 年,时任清华大学国 文系主任的刘文典(字叔雅)先生请同为清华大学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 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国文试题陈先生就出了两道对对子的试题其一出句 是“孙行者”,其二出句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他还撰文指出对对子有四大好处: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虚实词及其用法;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清平 仄声; 可以测验应试者读书之多少,语言之贫富;可以测验应试者思想性与逻 辑性当代教育家、语言大师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 中也说:“属对”“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言基础训练”,“只要用之得当,这 种练习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即训练他们的头脑要清楚,能够辨别词性、 结构、声调、概念的异同,又训练他们的思维要敏捷”古代国文教育中,学 生对诸如词性等的认识就是通过对对子完成的 三、 学会欣赏语文课本中的对联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有一定的对联,有的是在课文中出现的,有的 是单独出现的如果教师或学生懂得一些楹联方面的知识的话,就能够透过课 文引用的楹联了解到不少从课文中无法了解到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消化 和理解。

      比如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文中 引用了明朝才子解缙的一副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 皮厚腹中空关于这副对联的来处,还有一个故事:有个学识不深却自恃才高 的秀才,听说解缙工诗善对,于是前去找他联对见面便吟道:“牛跑驴跑跑 不过马;鸡飞鸭飞飞不过鹰解缙当即说出上面一联秀才羞愧而去这一 副借物喻人的对联毛引用此联,一是为一些同志画像,讽刺他们不学无术; 二是借此规劝有这种毛病的同志,要勇于改过再比如选自《红楼梦》的一篇 文章《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描写了“荣禧堂”上 的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珠玑”就是珍珠;“黼黻” 指古代礼服上的花纹上联写座中人佩带的装饰品(珍珠)可同日月争辉;下 联写堂前宾客礼服上的图饰,如烟霞般绚丽夺目只短短十四个字的一联,就 暗示了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看出与贾府来往的都是衣饰华贵的上 流人物,暗示了贾府与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对立此外,象鲁迅《祝福》中也 有一副似露非露的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用得也非常 巧妙,奈人寻味 四、 对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教授学生基本的楹联知识。

      楹联又称对联、对子等, 是上下等长、意思完整、相互对仗的两个句子组成的一种独特文体其艺术性、 实用性兼备楹联的基本格律就是“六要素”:字句相等、词性相对、节律对 拍、结构相应、平仄相对、语意相关此外,还有一些忌避如上下联之间忌 用重字、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忌用意思相近的词(即合掌)等楹联涉及的都是 语文的基本知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基本规律,中小学生都可以写出简单的对 联 2、运用对联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是一门 很讲究艺术的学科传统的教法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讲,学生只有听的份, 老师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听得没兴趣,课堂气氛当然不活跃高明的教师其 实不用多说,关键是看他如何组织教学教师要当好“主持人”,让学生当 “演员”教学的过程中,高明的教师手中如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他会让整个 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根线进行,而外,他可以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比如, 在讲一词多义和断句时,就可以把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消”一联作为例子对这副联,不同的断句,有不同的理解通常的断 句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这样从一副 联入手既学到了知识,又把课堂气氛搞活了,何乐而不为呢。

      3、开展每课一联活动,让学生用对联概括文章主题,简明易记一篇文章 写得是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感受,真是千人千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说法那么让学生用对联的形式概述一下自己的感受,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比如,学习《治平篇》时,就有学生写出这样一副对联:广纳财源能固本;滥 增人口要成灾学生在每学一课都能如此做下去,对帮助理解课文,培养归纳 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课文,用 对联的形式的组串起来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 有学生这样组串课文标题:《白毛女》《清明》《荷花淀》《听潮》《别董大》 ;《守财奴》《月夜》《雁荡山》《饮酒》《送友人》还有:《娘子关前》 《乐羊子妻》《教战守策》;《泰山极顶》《陈毅市长》《论积贮疏》等 五、 作业演练,适应语文高、中考形势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越来越受到推崇,近几年全国或部分省市区的 中、高考语文试卷上时不时地有对联方面的内容出现,如果平时对楹联没有接 触的话,学生可能会措手不及以 2004 年高考全国语文试卷为例当年的语文 试卷上有这样一题:下面几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① 爆竹声声脆只要对楹联有点常识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好这道题出句里的“爆 竹”是偏正式名词,“声声”是又叠词,“脆”是单音节形容词下面的备选 答案里只有“祖国日日新”可与之相对②满园春色好③春晖盈大地④扫 千年旧习⑤祖国江山好同理,②的对句是“神州面貌新”, ③的对句是 “正气满乾坤”,④的对句是“树一代新风”, ⑤的对句为“百姓衣食丰”等 再比如 2004 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上有一题:请补写上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 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上联是: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运用对联的基本 知识:从字数、词性、结构、语义等方面考虑,就应该写上诸如“务实勤奋为 求学法门”、“勤俭和睦是持家准则”等等对句所给的参考答案是:“求实 谦虚为治学前提”为此,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平时就对学生进行一些楹 联知识的灌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布置一定的作业 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诸如楹联兴趣小组、楹联文学社等,在小组内、文学社内、校园内开展楹 联知识讲作、征集活动等作为学校活动的延续,也可以组织楹联夏令营、冬 令营之类有意义的活动《对联》杂志北京编辑部,已经连续两届举办全国楹 联夏令营活动,在全国楹联界、教育界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这就是很好的尝 试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在呈逐年递增之势这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 并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丰富校园生活,让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占领校 园文化阵地,不失为好的方法之一为此,作为传统文化、先进文化的楹联文 化,实在是抢占校园文化高地的主力军,我们要用好这一文化形式相信,随 着国学的重振雄风、语文课程教改的深入和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 发展规化纲要》的深入贯彻,会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对课教学的实践中来 语文教学就要象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把“传统经验中那一部分既符合汉语汉字 实际,又符合比较科学的教学论的作法”,“加以改进以至改造,赋予它以时 代精神和新的生命,进而与现代的教育科学、语言科学结合起来,形成一条既 是传统的又是非传统的,适应汉语汉文特点的,适合现代需要的,我们自己的 语文教学的路子”我们临清市第一中学,是聊城市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是聊城市重点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 310 人,53 个教学班,在校生 2900 余人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学成绩显著,高考在聊城市年年名列前茅。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围绕创建楹联教育基地,在临清市楹联学会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们分三步做了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创立楹联兴趣小组 自从山东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十分重视,敏锐地抓住楹联这种传统文化精华,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早在 2008 年春季开学之初,学校领导就向市楹联学会提出了申创市楹联教育基地的要求按照蒋会长的具体指示,我们于 2008 年 3 月,正式成立临清一中楹联兴趣小组小组成立后,举办了一系列的对联知识讲座,从对联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对联的基础知识、对联的艺术手法、对联的创作、对联的鉴赏、高考对联题的应试对策等做了全面的讲解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小组不断发展壮大(人数曾一度过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二步,成立临清市楹联学会一中分会在 2009 年 4 月,学校正式宣布成立临清市楹联学会一中分会建立健全了组织,起草了章程学会成立后,工作的力度更大,立即召开了学会主要负责人会议,具体分配创作任务,各部门负责各自的楹联撰写,限期上交于是,学校办公室、教研室、教务、年级、政教、后勤等各部门,发动各自人员,积极撰写,全校师生都加入了这个活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完成了任务。

      第三步,争创楹联教育基地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础上,学校趁热打铁,顺理成章地制定了争创楹联教育基地的计划,并采取了具体的措施1、制作楹联标志,创设基地氛围学校选择优秀的楹联作品做成牌子,在显目的位置悬挂,作为永久性的楹联标志目前,学校楹联总数达 170 余副此项费用投入 2 万多元2、开辟楹联学会办公室楹联学会是一个新成立的专业性的学术组织,需要有办公和活动的场所,学校在房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学会开辟了一间办公室,配置了电脑,配备了新的办公用具,建立了相关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