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旅游景区导游词【优选材料】.doc
28页南山旅游景区大家好!有道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又道是“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游客朋友,您知道吗,这个成语和这付对联都是从我们南山来的您到此一游,就是进了福寿之地、财富之乡,祝您好运!南山古称卢山,此山虽然不能与江西的庐山相提并论,但也自古有名,史书上说卢山“山色苍秀,水光清沁,青松缀翠,秋柿萦红”唐朝的开国功臣尉迟敬德曾经在此修建过道观,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经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复粹在这里一住就是12年当然,古时候的卢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提起南山,人们就把它和福联系在一起,和寿结合在一块,南山成了福寿的象征南山风景区建成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多次到这里视察,国际友人也纷至沓来好了,欲识南山真面目,随我慢慢来参观宗教文化园各位游客,我们南山旅游景区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园,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禅寺和开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灵源观等第二部分是历史文化园,这是一处以朝代为序,以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内涵建造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家现在参观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园。
香水庵香水庵原称响水庵,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相传本地有个姓韩的人家,家中生活比较富裕,生了一个女儿,自幼喜好佛道,长大后毅然舍俗出家,在卢山北麓响水湾边建了一座庵庙,取名为响水庵相传响水庵边原有一巨大石壁,壁顶有石刻巨龙,嘴中流水,咆哮直下,声响数里庵庙是尼僧(即女性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现在就请大家去看看红尘之外的女性世界香水庵中轴线上有四重殿阁,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两侧相对称,建有钟鼓楼、客堂、法物流通处、百子堂、应身堂及斋堂、僧舍等山门 山门是寺院的大门因为寺院大都建在山上,所以叫山门,又称三门殿殿内两旁的金刚,左边的叫“密迹金刚”,右边的叫“那罗延金刚”,担任佛寺的保卫工作,据经书记载,两位金刚因护持佛法有功而被封位仁王,所以三门殿又叫仁王殿钟鼓楼 过了山门,左右两侧是钟鼓楼,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寺庙中一般都建有钟楼和鼓楼佛教用钟声来超度世人,认为钟声能消除人前世造下的罪孽,有“闻钟声,烦恼轻”的说法配房 钟楼右侧是一排配房,其中有一间叫客堂,是寺院迎来送往的重要场所僧尼挂单,居士来访,都要经过客堂天王殿 天王殿是进山门后的第一重大殿殿中间供奉的是眉开眼笑、袒胸露肚的弥勒佛,人们送给他这样一付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弥勒佛随身携带一个布口袋,据说是里边装着不少东西,经常援助世上受苦难的人与弥勒佛背靠背的韦驮菩萨,面北而坐,专护佛法,驱逐邪魔它面朝大雄宝殿,注视着僧俗众人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拿一把宝剑,宝剑有锋,隐意为“风”,职务是管风;南方增长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琵琶能拨调发音,隐意为“调”,职务是管调;北方多闻天王掌混元珠伞一把,伞能遮雨,隐意为“雨”,职务是管雨;西方广目天王掌蛇或龙,蛇和龙都可以顺着抚摸,隐意为“顺”,职务是管顺;所以民间又称四大天王为“风调雨顺”,象征着“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大雄宝殿 前边是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是百子堂和应身堂百子堂又叫百子庙,塑的是一尊送子观音和一百个天真可爱的小孩佛教有一部《妙法莲花经》,其中有一段专门讲述观音菩萨圆通自在随机度人的事迹现在我们参观大雄宝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德号,大雄宝殿是佛国里的金銮殿,它是香水庵的正殿殿中这三尊大佛,从左到右分别是药师佛、释迦佛、弥陀佛背后有观音、善财、龙女,两侧是文殊、普贤、地藏菩萨资料:大乘佛教认为茫茫宇宙有无数个和我们一样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佛在教化那个世界的众生,因此,上下四维、过去未来、十方三世,佛无所不在,这样就有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之说。
南山禅寺供的是竖三世佛,从空间上讲是东方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间的娑婆世界,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佛教称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有位僧人曾说:“在这个世界里就连人的脸形也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两眼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由于众生不同,释迦牟尼同时为我们开了两个净土,东方净土叫琉璃世界,教主是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佛,左手托一内盛甘露的金钵,右手持一药丸因为他曾发下十二道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一切痛苦,特别是他要“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安平”,使人们消灾延寿,健康幸福,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释迦牟尼左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塑像右手下垂,左手当胸,执一莲台阿弥陀佛过去是个国王,出家后叫“法藏”,他发了四十八个大愿,要度尽世间众生,成佛后所成就的国土叫“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环境优美,周围布满财富,微风轻佛,百鸟齐鸣,池底布满金沙,莲花大如车轮,楼阁用珍珠玛瑙装饰,阶道用金银琉璃筑成人人友爱亲善,永享天福,简直是佛教的“共产主义社会”释迦牟尼在教化众生时说了两个法则,一个是因缘法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掌握了这个法则,就能解放思想,创造条件,改变命运,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
另一个是因果法则,认为世间一切有因必有果大家看到的这四尊塑像,第一尊是文殊菩萨,第二尊是善贤菩萨,第三尊是地藏菩萨,第四尊是观音菩萨我们要象文殊菩萨一样具有大智慧,能认识到宇宙人生的真理;要象地藏菩萨一样发大愿,让其他没有觉悟的众生觉悟;更要具有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之心,才能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中没有怨恨之心三世尊背后是观音和善财龙女的塑像,讲述的是“人生当中的八大难”的故事,在南山禅寺里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就不多讲了藏经阁 香水庵的最后一殿是藏经阁藏经阁是佛教寺院中重要的殿阁,存放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及历代高僧们的著述在历史上,曾有一位比丘尼为了雕刻藏经,不惜砍断自己的一支手臂以示决心,大家被她的毅力和诚心所感动,纷纷出钱出力,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民间版大藏经的雕刻应身堂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应身堂,这里塑的全是观音菩萨化身的形象现在我从左边开始向大家介绍第一尊是威德观音,此观音左手中持莲花,右手抚地,趺坐岩上,其勇猛令群魔畏怖,慈祥令众生敬爱第二尊是青颈观音青颈的典故出自于古代的湿婆神湿婆是个伟大的救世主,当众神搅动乳海时,搅出来许多毒药,因为这些毒药能把宇宙全部焚毁湿婆把这些毒药全部吞下,虽然道行大,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被烧青了脖子,身上也被烧出了半圈火带,你看,到现在他的脖子还是青的。
第三尊是持钵观音持钵观音又叫高王观音、琉璃观音,其钵中的甘露法雨,能令六道众生得到解脱第四尊是圆光观音她合掌安坐于岩石之上,身后发出的炽热火焰,可救人免遭刀斧之苦第五尊是马郎妇观音相传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陕西地方忽有一美艳女子提篮卖鱼人见其姿貌风韵,均欲迎娶那女子发誓,有一夜能颂《普门品》者便与之婚配第二天只剩下20人,又诵《金刚经》,第三天则仅10人,最后诵《法化经》,只剩下一个姓马的男子迎娶之日,宾客尚未散去,卖鱼女却已暴亡葬后数日,忽有一老僧来到马妇埋葬的地方,以锡杖拨开坟土,尸体已经化去,只剩下黄金锁子骨那老僧说,这是观音大士前来教化你们说完以锡杖挑骨,凌空而去从此陕西地方的观音塑像就成为手持鱼篮的少妇形象第六尊是狮子无畏观音苦难众生依持其法力,可以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然后请看右边第一尊是准提观音,也叫准胝观音、七俱胝佛母准提等准提是洁净的意思,准提观音心性清净,经常来世间摧毁一切众生之惑孽,使众生消灭罪障诵念准提的陀罗尼真言,还能克敌制胜,互相亲爱第二尊是如意轮观音因其手持如意宝珠和宝轮,故名如意轮第三尊是施药观音跌坐于临水岸边,右手托肋,左手抚腰,凝视水中莲花,《佛学大辞典》称其为施乐观音。
第四尊是合掌观音合掌当胸,立于莲花之上,是现示婆罗门身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五尊是不空索观音索是一种捕获野兽的工具不空索的意思是用这种工具捕获野兽从不落空,以此象征菩萨钓取众生脱离苦海因其身披鹿皮衣服,故又称为鹿皮观音第六尊是水月观音水月观音是比较常见的观音菩萨塑像之一此像是站立在漂浮于大海中的莲花之上,眺望天上的明月;有的是以月为背景,结坐于岩石上的莲花座上;也有的是坐在水边,观看水中之月南山禅寺走出香水庵我们又来到南山禅寺南山禅寺前身是龙口市境内最古老、最著名的石泉寺据史料记载:佛教在唐时传入龙口,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都建有庙宇,境内寺观有三观八寺之称,石泉寺是八寺之首石泉寺,原称昭庆寺,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初建,宋建隆(960—961年)、明万历(1573—1619年)、清雍正(1723—1735年)、光绪(1875—1908年)年间屡经重修,盛年庙容崭新,金碧辉煌,为邑内西南一大胜景石泉寺北依山岩,东临溪涧,西北圣水山上有石泉一眼,岩石上刻有“圣水济患泉”5个大字,当年古寺曾建在泉边,后因山高路险,唐代后期方才迁到卢山西麓石泉寺旁“有大石,望如悬鼓,其下百石平铺崖底,叩之有声,远闻数里”,“涧中沙土,成块如拳,摇击之有声……”,俗称石鼓,古有“石鼓涧泉”之胜。
石泉寺名的由来,一说源于圣水济患泉,一说源于石鼓涧泉古时石泉寺占地30余亩,有出家僧人30多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六日、十月初六庙会,设戏酬神,善信之士,竞相随喜,波及都社州县”直至民国初年,庙会之日进山朝拜者依然络绎不绝,香火十分旺盛由于解放前连年战乱,至上世纪中叶,古寺毁坏殆尽1999年对石泉寺进行重修,改名为“南山禅寺”,2000年7月对外开放重修的南山禅寺,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影壁 首先你看到影壁中间雕刻的是"南无阿弥陀佛",两侧分别是“常转”、“佛日增辉”的字样,这里的人工河,叫金水河,与之相连的是放生池过了金水河,我们就要到南山寺的大门了寺院的大门叫山门,亦称三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要追随佛祖,“三解脱”,故名“三门”山门内两侧站着两个威武雄壮的武将,这两尊武将是守护佛法的天神,一为密迹金刚,一为散脂大将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俱修成佛道,是为贤劫千佛,其中包括释迦牟尼最小的两个儿子青叶髻和楼圣德为了保全史长们成佛和护持佛法,便做了佛护法法意手执宝杆,作为金刚力士,即密迹金刚;法念为梵王,侍于佛侧汉化密迹金刚的造型为白面善相,常与散脂大将构成一组。
散脂大将,又称叉将,北方多闻天王属下八大将之一,统领二十八部进寺院之后可分为三条路线进行游览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定殿、观音殿、藏经阁;东路有钟楼、地藏殿、伽蓝殿、东方三圣殿、准提殿、文殊殿;西路有鼓楼、祖师殿、西方三圣殿,普贤殿另外,还有展室,值房、僧房、法物流通处、斋堂斋舍等附属和配套建筑设施钟鼓楼 进了山门,在天王殿前左右两侧就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因为南山禅寺是坐南朝北,所以在殿堂法器的布置上,采取了调转乾坤的做法,钟楼就在东边了,正好符合佛教的晨钟暮鼓的要求地藏殿 钟楼下面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地藏”是梵文的意译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祯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说他如同大地,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菩萨,受佛祖释迦牟尼的托付,在现世佛释迦寂灭后,而未来佛弥勒下世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释迦牟尼命他作幽冥教主,即管理阴间,地藏菩萨膺此重任,遂后在佛前立下大誓愿:“为使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全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地藏菩萨与中国冥神东岳神逐渐融混,成为专管幽冥的神灵,称为“地藏王”地藏菩萨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朵(或一手持幡幢,一手持宝珠),头戴毗卢冠(或光头)身披袈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