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设计理念.docx
7页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制作PPT(演示文稿)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 通过读、悟、析相结合,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方法】 通过读、悟、议、说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听,一只美丽的小鸟,正在动情的为这棵大树唱歌呢,大树正摇曳着枝条认真地听着,多美的画面,他们之间有个动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童话故事《去年的树》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生字词可问同学,问老师,查字典) 3、交流收获 师:读了课文,你一定有了些许收获,请你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或者说一说课文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说你在读书中产生的疑问 4、指名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一谈初读后的收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原认知,看看学生通过自读能够获取哪些信息,能够读懂些什么,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根据所给提示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在帮助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本文篇幅不长,但故事情节曲折,直接说出内容大意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而给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学生稍加整理语言,即可在初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达到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词 1、请同学们再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书要求: 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思考: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于是鸟儿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后找到了___________的大树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 练习:一(棵)树一(把)斧子一(双)眼睛一(盏)煤油灯 一(首)歌一(盒)火柴一(只)鸟儿一(个)伐木工 3、交流思考题,梳理课文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课文 去年在这棵树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引导想像 师:这篇童话很有特色,它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读了课文,说说全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呢?分别是那几次?你对哪次“对话”印象最深? 鸟(大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 预设1(小鸟与大树话别) 师:(大屏幕出示第一次对话)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树对鸟儿说?(示意学生读) 1、指名学生初读 师: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一个天天唱歌给对方听,一个天天听对方唱歌,它们是那样的相依、相惜可是,寒冬来临,它们不得不分手,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伤感呀!临别,它们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呢?请与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指导要点: ①树的话中饱含着请求、期盼 ②鸟的回答信誓旦旦,语气坚决、肯定 ③树和鸟性别不同,要读出区别引导学生注意,书中的鸟儿用的是“她”,树是“他") 师:他们就是这样,依依惜别,并约定明年春天,鸟儿再回来唱歌给树听 预设2(小鸟与树根对话)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昔日的好朋友却不见了他找了又找,问了又问……请学生自由读课文,也可以和同桌分角色读要仔细揣摩,体会不同角色的心情,用恰当的语气来读 1、学生自由练习 2、指名读,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体会“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他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3、不见了去年的树,鸟儿感到怎样?她会怎样想? (引导学生感受鸟儿惊讶和着急的心里,引导他们读出这种语气) 预设3(小鸟与门先生对话) 1、听说树被砍倒拉到山谷去了,鸟儿有怎样的行动? 师引导:得知了树的下落,焦急的鸟儿怎么做的?(生:鸟儿向山谷飞去。
是啊,鸟儿什么话也没有说,毅然绝然向山谷飞去孩子们,你们从鸟儿毫不犹豫的行动中体会到了她怎样的心思?(一定要找到她的好朋友——树!) 2、鸟儿在山谷的工厂里,是怎样寻找树的?引导悟读鸟儿与大门的对话3、引导从“树么”一句体会大门的冷漠与鸟儿的焦急不安形成对比 (引导体会“门先生”对伐木的事见多了已不以为然,朗读中,要平淡,冷漠 预设4(小鸟与小女孩对话) 师:鸟儿一次又一次地找不到自已的朋友,心里是多么的着急啊,当它得知树被“砍倒”,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掉了”“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火还亮着时,(出示演示文稿:“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这个“看”字,你能体会到什么呢? 1、名学生交流 师小结: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已的好朋友?尽管那只是用自己好朋友的身体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怎能不伤心,她睁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2、出示演示文稿出示句子)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从这第二个“看”字,你又品出了什么吗?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提升。
师: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唱完了歌,他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透过那深情的“看”字,我们仿佛听见鸟儿在说? 5、指明学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的理解 正如同学们感受到的那样,这两个“看”然普通、平淡,却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与留恋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在精读阶段,本设计力图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的艺术留白,不断提升认识,激起情感,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字的一种感觉有了对文字的感觉,才能自然地将这种感觉渗透在表达中,渗透在朗读中,达到以情带读 三、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师:鸟儿飞走了带着伤感飞走了,但她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留下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吗?(友情,守信) 1、课文学完了,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2、几分钟后,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进一步引导 师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令人感慨万千这篇美丽的课文,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思考,让我们感受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了世间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这里向你推荐几篇,但愿童话里那些美好的情感会伴你终生出示课件,打开新美南吉的部分童话作品 『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鸟儿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起学生思考,体会鸟儿对树真挚的情义而“你想对谁说什么”的写话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评判意识,即跳出课文去审视,引发学生与各种角色进行多向对话,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课文的潜在的含义同时,也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在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的时侯,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情意真挚 鸟儿 树 树根 门先生 小女孩 『设计意图』“鸟儿”与“树”是课文的两个主人公,故事围绕他们之间的约定展开,通过鸟儿和“树根”、“门先生”和“小女孩”的三组对话,讲述了一个“信守诺言、情意真挚”的感人故事。
箭头的方向表示“鸟儿对树”,表现了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融化、伐木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故事,明白童话中所阐明的道理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去年的树》,看看我们又会有什么收获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把生字词读准确了 2、说一说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三、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四、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查一查有关环保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训练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小鸟为大树唱歌的动画,教师配音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