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游知识:历史人物——鲁胜.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85284829
  • 上传时间:2022-04-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导游知识:历史人物——鲁胜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墨家学说以其鲜亮的政治态度和学术思想而独树一帜,《韩非子》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圣,孔丘也,墨之所圣,墨翟也墨家主见“兼爱”与“非攻”,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卑视,也成为儒家的反对派,所以在《史记》中没有给墨子立传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子好像就从思想界消逝了,很少被人提起,直到晋朝的鲁胜才给墨家作注,并将其定名为《墨辩》  鲁胜年轻时曾在京都洛阳做过佐着作郎,晋惠帝时调任建康(南京)令后见世道多故,便称疾去官,专事着述着有《墨辩注》,《刑》、《名》二篇,《正天论》等,今仅存《墨辩注》序文,文中提出“名必有形”的唯物观点他精通天文历法,在任时还上书恳求修改历法  固然鲁胜对中国学术奉献的还是在墨学上,虽然我们看不到《墨辩注》了,但是,鲁胜于墨学可谓功莫大焉,假如没有鲁胜,或许墨子的学说就不会流传到今日,正如我国哲学史家黄玉顺先生在《中国哲学史诗·鲁胜》中所写:  西晋名家鲁胜称,区分形名作准绳。

        若非此公注墨辩,兴微继绝更谁能?  鲁胜在中国哲学是一位兴微继绝的人物,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依旧纪念着这位出色的学者而在中国哲学,只要提到墨子、提到名家,也无不提到鲁胜  鲁胜少年时,就以品德、才学而称赞青年时,作佐着作郎,帮助着作郎修撰史籍西晋初,着作郎下设八位辅佐,称佐着作郎,鲁胜即为其一晋惠帝元康初年,鲁胜由佐着作部迁为建康令,留意讨论天文术数自东汉以来,儒学大师郑众、郑玄在解经的过程中,就以勾股定理推算日月五星的地面高度及其周长他们依据周礼在夏至与冬至之日测星日月五星高度的记载,推算出日月五星的直径,并由此而去推算其地面高度由于这种推算方法来自儒学经典,始终没有人敢动摇它鲁胜对其推算的数字抱疑心态度,到县令任后,特地写成《正天论》一书,反对儒家的说法,并且上书朝廷,恳求争论他的意见,但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他的《正天论》早已不存,详细内容不得而知,但他在学问上不因袭旧说,大胆疑心已有的结论,特殊是敢于向儒学挑战的精神,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窥见一斑建康县令任上不久,鲁胜便看到政局不稳,隐于家中当时作中书令的张华深知其才学,派他的儿子去请鲁胜重新出来做官,朝廷也征辟鲁胜为博士、中书郎,他都谢绝了。

      此后,他居家自隐,潜心于学问  据《晋书》本传记载,他的着述在当时就“为世所称”遭西晋“八王之乱”后,大局部遗失了其中有《墨辩注》一书,也仅存序言,保存在《晋书》本传中  我国历的春秋百家争鸣,儒学与墨学同为显学,儒学主见君臣有序,忠孝节义;而墨家主见“尚贤”、“兼爱”这样,儒家思想渐渐适应了战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而墨家则站在了这个制度的对立面到战国,儒学独显,而墨学衰微了战国及其以后,“墨分为三”,墨家的后期学者,一部继承和进展了墨子的思辩思想,成为墨辩派;一局部参与了抵抗统治者斗争的行列,成为墨侠;另一派连续墨学的综合讨论,即为谈书派  鲁胜推崇墨家的思辩思想,这在《墨辩注》的序言里说得很清晰墨子着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别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也这就可以看出,他解释《墨辩》的目的,是将墨家思辩思想与名家的形名思想溶为一体,而以儒家的正名思想为其核心在西晋剧烈的内外冲突交错的政治形势下,他的这种思想的消失,无疑是起着调和冲突的作用  鲁胜的青年时期,思想中就存在着深厚的唯心主义成分他所以隐归乡里,据说就是由于在建康令任上,“尝岁日望气,知将来多故,便称疾去官”。

      这就使他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学术上受到限制尽管他敢于站在传统儒学的疑心立场上,提出一些新奇的意见,但没有很强的生命力他对墨经的讨论,从事情本身来说,也具有反传统儒学的意义,但实际上,他还是将墨学纳入了儒学的范畴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