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编)自免肝全套.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0066563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检验组合 项目内涵 检验方法 标本要求抗核抗体(ANA)抗着丝点抗体(CENP B)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LKM)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PCA)免疫荧光法自免肝全套肝抗原谱 免疫印迹法肝素锂抗凝或不抗凝血3~4mlAMA-M2(AMA-M4,AMA-M9)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细胞胞浆抗原1型(LC-1)抗体肝抗原谱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SLA/LP)抗体免疫印迹法肝素锂抗凝或不抗凝血3~4ml1.1 抗核抗体(ANA) ANA 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 ,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出现于 Ñ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NA 的性质主要是 IgG,也有 IgM 和 IgA,甚至 IgD 和 IgEANA 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 ANA[8]ANA 的亚型免疫荧光模型有:(1)抗脱氧核糖核蛋白,免疫荧光表现为均质型;(2)抗可提取核蛋白,荧光表现为颗粒型;(3)抗核仁抗体;(4)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荧光表现为膜型或粗糙型;(5)抗组蛋白抗体,荧光表现为均质型。

      ANA 是临床发现最早的一种自身抗体,也是该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约为 75%[9]但对诊断 AIH 是非特异性的,亦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表现为血清 ANA阳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是筛查 ANA 的标准方法,但其靶抗原性质各异,至今尚未发现肝脏或肝病特异性的ANAANA 和抗 SMA 是 I 型 AIH 典型的血清学标志一般认为抗体滴度达 1:80 以上为阳性而在儿童更低的抗体滴度也可认为是阳性,但不同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有所差异1.2 平滑肌抗体(SMA)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高滴度的 SMA,常与 ANA 同时出现SMA 通常是指抗微丝抗体(肌动蛋白为主)、抗微管抗体(微管蛋白为主)、抗中间丝抗体(主要是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和结蛋白)和抗肌动蛋白抗体(AAA)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抗平滑肌抗体的主要靶抗原为 F-肌动蛋白,与肝细胞质膜有密切关系是 I 型 AIH 的特异性指标[10]SMA 常见于 AIH 患者,也可见于多种肝脏疾病或风湿性疾病等。

      高效价的 SMA 与 ANA 同时出现(即呈阳性)是诊断 I 型 AIH 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其阳性率高达 92.2%,此类抗体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差单一的自身抗体检测不能诊断 AIH,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才能诊断[11-12]成人 SMA 效价大于 1B40,儿童 SMA 效价大于1B20 或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效价大于 1B10 均为阳性指标多数 I 型 AIH 患者当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缓解后,血清 ANA 或 SMA 的滴度也常常随之降低,甚至消失但抗体水平不能预示疾病的预后,这表明 ANA和 SMA 均不参与 AIH 的发病机制,它们的诊断价值大于其预后价值1.3 肝肾微粒体抗体-1(LKM-1)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 是 II 型 AIH 的标志性抗体,在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鉴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自身靶抗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实验手段经 DNA 重组技术发现,肝肾微粒体抗体体有 3 型:(1)LKM-1,靶抗原是细胞色素P450ÒD6,是一种药物代谢酶,可代谢 25 种常用的药物,包括 B-阻断剂、抗心律失常药、抗忧郁药、抗高血压药物等除了 II 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外,少数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也可出现 LKM-1。

      2)LKM-2,靶抗原是细胞色素 P450ÒC9,也是药物代谢酶,可见于利尿药物诱导的药物性肝炎3)LKM-3,靶抗原可能是 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约 10%的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LKM-3 阳性[13]LKM 抗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1)以灵长类动物的肝、肾冰冻切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2)免疫印迹法;(3)酶联免疫吸附法1.4 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 SLA/LP 抗体是 AIH 最特异的诊断标志虽然它的阳性率只有 10%~30%,但其阳性预告值几乎为 100%如果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抗体阳性基本上可诊断AIHSLA/LP 抗体的靶抗原首先在 1981 年作为肝胰抗原报道,在 1987 年又作为可溶性肝抗原报道,并且在 1992 年发现一种 tRNA 蛋白复合物可与 AIH 患者血清反应直到 2000 年才在 DNA 水平上发现了抗 SLA/LP 抗体的靶抗原,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前认为,LP 与 SLA 是同一种抗原,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50@103 的细胞质分子,并且对一种 UGA 抑制剂(丝氨酸-tRNA 相关蛋白)的生物合成有调节作用[14]。

      抗-SLA/LP 对 AIH 具有高度特异性,且可在 ANA 低滴度或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血清中检出因此,在 ANA、SMA 及 LKM-l 抗体阴性或低滴度肝病患者中进行该抗体检测,可对隐源性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重新分类,提高对 AIH 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使不典型的 AIH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抗-SLA/LP 的检出率较低Kanzler 等报道仅有 11%~32.5%的 AIH 患者抗-SLA/LP 阳性鉴于此种现状,需要寻找更敏感的检测方法以增加抗-SLA/LP 的检出率,使其发挥临床诊断作用[15]1.5 肝细胞胞质抗原 I 型抗体(抗-LC-1) 抗-LC-1 被认为是 II 型 AIH 的另一个标志抗体,属器官特异性而非种属特异性自身抗体,识别的靶抗原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溶质中,其成分为亚甲基转移酶环化脱氢酶,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58×103的肝脏特异性代谢酶抗-LC-1 为 II 型 AIH 的特异性抗体,在 II 型 AIH 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 30%,在 II 型 AIH 患者的血清中可与抗-LKM-1 同时存在,也可作为唯一的自身抗体出现在临床上,抗 LC-1 抗体多见于年龄小于 20 岁的年轻 AIH 患者,年龄大于 40 岁的 AIH 患者少见,该抗体的滴度与 II 型 AIH 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对疾病的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为 AIH 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

      早期资料显示,抗-HCV 与抗-LC-1 不相关,但近年研究发现,成人抗-LC-1 阳性的血清中也可出现 HCV 感染,抗-LC-1 与 HCV 感染的关系待于进一步研究1.6 抗着丝点抗体(CENP B)1.7 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针对肝细胞质中线粒体内膜脂蛋白成分的自身抗体,无器官和种族特异性,该抗体主要是 IgG常用大白鼠胃或肾皮质作抗原基质进行免疫荧光法测定参考值 IFA 法为阴性(血清滴度低于 1∶10) 正常人群阳性率低于 10%临床意义 许多肝脏疾病时可检出 AMA其阳性率,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无症状患者为90.5%,有症状患者为 92.5%;慢性活动性肝炎可高达 90%以上;但是,胆总管阻塞和肝外胆管阻塞为阴性此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阳性率为 25%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一般来说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和原发性胆汁性硬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肝内及中等大小胆管的慢性淤胆性炎症性肝病由于胆管的破坏和闭塞,导致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PBC 常伴有高强度的抗线粒体抗体(AMA) ,病程早期就出现 AMA 是本病的特点。

      AMA 共分 M1-M9 九个亚型,其中抗 M2、M4、M8 和 M9 型抗体与 PBC 有关AMA 属于 PBC 患者的特异性抗体,AMA-M2 在 AMA 9 个亚型抗体中特异性最高,因此,对 PBC 患者 AMA 以及 AMA-M2 抗体的检测对 PBC 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MA-M4 和 M9 抗体的检测对判断 PBC 的病情有意义,说明 AMA 亚型的检测对于 PBC 患者的病情判断以及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的关系联合检测 AMA-M2、M4、M9 优于AMA-M2 单独检测抗线粒体抗体 M2 亚型(AMA-M2)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8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临床意义】抗 LKM-1 抗体为 AIH- II 型血清特异性抗体敏感性为 90%在 AIH 中检出率较低(约 10%左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约 2%~10%也可检测到抗 LKM-1 抗体 AIH 中抗 LKM-1 抗体阳性患者较多具有典型的自身免疫现象大多为青年女性自身抗体滴度较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病情比较严重对激素治疗反应好欧美地区多见;HCV 感染伴有抗 LKM-1 抗体阳性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女性并不多见自身抗体滴度较低血清免疫球蛋白不高病情为慢性肝炎表现对干扰素治疗有反应地中海地区多见。

      抗 LKM-2 抗体仅见于应用药物替尼酸治疗后诱发的肝炎患者由于该药物已停用故抗 LKM-2 抗体已不存在抗 LKM-3 抗体见于 10%~15%慢性丁型肝炎患者大约有 10%的 AIH-II 型患者既有抗 LKM-1 抗体也有抗 LKM-3 抗体抗 LKM-3 抗体在 AIH-II 型患者中滴度较高而在丁型肝炎患者中滴度较低1.9 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正常值:(1)抗胃壁细胞抗体(PCA):2%~10%2)抗胃内因子抗体(IFA):①Ⅰ型抗体:0%;②Ⅱ型抗体:0%化验结果临床意义:恶性贫血(PA)合并萎缩性胃炎者 80%~100%PCA 阳性、不并发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 40%~60%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均为阳性另外,PA 患者 50%~75%可见 IFAⅠ型抗体、Ⅱ型抗体 30%~50%阳性等附注:APCA 的阳性率与性别无关相关疾病:胃溃疡、糖尿病、缺铁性贫血2.0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正常值:正常人血清 LMA 为阴性化验结果临床意义:LMA 对于鉴别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又称狼疮性肝炎)与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活肝有重要价值。

      LMA 在自身免疫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活动性肝病(chronic active lupoid disease,CALD)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检出频率较高,阳性率可分别达 83%、47%和 42%;而在 HBsAg 阳性或 HBsAg 阴性但有抗 HBc 阳性的慢活肝患者中,LMA 阳性率为 11%附注:检测 ALMA 有助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肝病和乙肝病毒性慢性活动性肝病两者鉴别相关疾病:肝硬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