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开大学2014年01月《文化导论》现代文员考试真题.pdf
5页试卷代号:2210座位号E口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得分|评卷人|I I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E=I*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著作中,属于法家的是()A.(苟子)B.(庄子C.(商君书)D.(周易2014年1月2.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B.从卡篮的方法可以看出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3.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4.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就开始的A.先秦B.秦C.西汉D.唐5.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A.民主与博爱B.和平与民主C.民主与科学D.自然与科学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A.在善地停止下来B.停下来即是至善c.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D.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992 7.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A.敦煌C.河北8.以下属于道家著作的是()A.道德经C.商君书9.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B.洛阳D.长安B.孟子D.墨子A.道家B.道教c.神仙家D.佛教10.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A.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B.出仕朝廷随波逐流C.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D.因为隐居而出大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2.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再次,表现在,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3.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4.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来阐述其思想。
5.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6.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博爱的宗教色彩7.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的形态和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的形式出现993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z.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3.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入的几种不同态度4.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994 试卷代号:2210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中国文化导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l.C 6.C 2.A 7.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道(供参考)3.D 8.A 4.C 9.C 5.C 10.C 2014年1月2.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保护祖国不受侵犯3.超越意识4.太极图说5.中国传统文化6.墨家的兼爱7.古文运动以诗为文三、简述题参考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春秋时期士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士不耕而食成为可能。
5分)其次,社会原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受到挑战,使士失去生活保障,他们便凭借才能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和进行人生价值定位5分)最后,是政治条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士于是作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外交使节、思想精英步入了历史舞台5分)995 2.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唐代统治者废除了魏晋时期只于士族选拔官员的九品中正制,取而代之的是给所有士子公平竞争机会的科举制它给了大批中下层士子或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寒士)一个通过考试参政的机会5分)唐代科举与后代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开放性和透明度唐时科举不用糊名制,录取的关键并不在一次考试的成绩,而在于平时的声誉这既迫使考生在科考之前就要漫游天下以激扬身价,结交豪俊名流以求延誉,使唐代士人从一开始就离开象牙塔,步入壮阔的社会生活,多方面体验人生,铸造其雄视百代的阔大胸襟另外,也迫使主考官员注意社会公识和舆论,以显示他的识贤和得人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激荡出唐代士人壮浪豪纵的英发之气5分)完善的科举制,以制度文化的形式,为寒士进人统治阶层提供了保证,从根本上消除了先秦战国时期士人政治关怀的无秩状态唐代寒士以士节为重,自觉地将个体的功名之心与国家的整体利益挂起钩来,在为自己谋得统治集团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推动了这个统一大帝国文化的前进。
5分)3.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人的几种不同态度明后期以耶稣会士为载体,西方科学、哲学、艺术传人中国对待西学的传人,中国知识分子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以徐光启为代表,为西学所吸引,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主张全面接受西学5分)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严夷夏之防,主张禁绝西学5分)在这两个极端之外,还有一部分人以比较科学的态度对待西学,以方以智为代表,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对其内容进行谨慎而细致的清理和辩识,吸取其优点,而摒弃其神学的伪妄5分)4.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现代新儒学兴起具有国内和国外的双重背景,在双重背景下,一部分知识分子掀起东方文化思潮,形成新儒学5分)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们开始对西方物质文明的作用和价值产生怀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胡适的全盘西化都未能给人满意的答案5分)国内,五四狂飘突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存在着传统虚无主义的危险倾向,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5分)9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