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卫生记忆点题库.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95806256
  • 上传时间:2023-09-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 (始于 18 世纪中叶)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 1785--1945 年): 1983:提出“蛋白质” ;亮氨酸 / 苏氨酸; 1920:“维生素”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 (1945--1985 年):公共营养兴起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 ( 1985 年 --):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营养素( nutrient ):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 H、 O、N 占人体 96%以上;细胞内液 ICF ( 2/3)、外液 ECF( 1/3);骨密度( BMD );血液 5L 蛋白质( 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 条件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色氨酸为 1)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PER: (蛋白质功效比值 ),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 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成人: RNI 为 1.16g/(kg· d);占总能量的 10%-12% 脂类( 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1.脂肪酸根据其碳链的长短分为:长链脂肪酸( 14--24碳)、中链脂肪酸(含 8--12 碳)、短链脂肪酸( 6 碳以下)2.根据其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 (SFA)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最常见的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亚油酸和亚麻酸3.按脂肪酸的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 (EFA ):是指人体生理必需、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n-6 系列的亚油酸 ( n-6)和 n-3 系列的 α -亚麻酸(n-3);EPA:二十碳五烯酸、 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类脂( 1)磷脂功能:1.供能、构成生物膜;2.作为乳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3.降低血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脂肪肝;4.磷脂经一系列水解后可生成胆碱, 进而合成乙酰胆碱,参与神经系统功能;( 2)固醇类:胆固醇功能: ( 1)构成细胞膜、 ( 2)合成重要生理活性物质。

      膳食脂肪的营养学评价: 1.脂肪的消化率; 2.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3.各种脂肪酸的比例;4.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5.其它重要脂肪酸的含量:DHA 、 EPA、花生四烯酸等成人膳食脂肪适宜摄入量 20%--30% ; EFA 的摄入量≥总能量的 3%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 1)单糖:葡萄糖(D 型和 L 型,人体只能利用 D 型)、果糖、半乳糖等 2)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及海藻糖等 3)寡糖:由 3-10 个单糖分子而构成大豆低聚糖: 主要指水苏糖 (四糖)和棉子糖(密三糖),不能被肠道消化——“大豆胀气因子” 4)多糖:由 10 个以上单糖组成1.糖原:肝糖原、肌糖原2.淀粉:①可吸收淀粉:直链淀粉(易老化)和支链淀粉(易糊化)次级水解产物: 糊精②抗性淀粉 3.纤维:①不溶性纤维 主要包括:纤维素、多数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②可溶性纤维 主要包括:果胶、树胶、粘胶和少数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氧化供能: 1g 碳水化合物可提供 16.7kJ 的能量;2.构成组织;3.节约蛋白质作用; (糖原异生作用)4.抗生酮作用;( 50-100g 碳水化合物防止酮血症)5.改变食物的色、香、味、型;6.提供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改善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排出;2.控制体重和减肥;3.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4.可能具有预防结肠癌作用。

      小肠:为碳水化合物分解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乳糖不耐受症原因:1.先天性缺少或不能分泌乳糖酶;2.某些药物或肠道感染使乳糖酶分泌减少;3.随着年龄增加乳糖酶水平降低 血糖指数( GI ):50g 碳水化物的食物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与同一个体摄入 50g 碳水化物的标准食物(葡萄糖)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之比食物 GI 的应用:1.指导合理膳食,有效控制血糖;2.控制体重;3. 改善胃肠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55%-65% ;精制糖的摄入, 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 10% 能量( energy)1kcal=4.184kJ ;产能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生热系数: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人体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基础代谢( BM ):是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 ( 18~25℃),禁食 12 小时后,静卧、放松、清醒时的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 BMR ):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水平( PAL ):指 1 人 1 天 24 小时总能量消耗( TEE )与基础代谢能量消耗 (RMR) 之比值。

      食物热效应( TEF)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DA )”:是指由于摄食而引起的额外的能量消耗食物的氧热价: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氧化时,消耗 1L 氧所产生的能量值矿物质( mineral )常量元素 (macroelements):> 0.01%人体体重微量元素 (microelements) :< 0.01% 人体体重 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 铜、钴、铬、铁、锌、硒、碘、锰、氟、钼 10 种元素列为必需微量元素钙 -- 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维持肌肉神经的活动; 3.促进体内酶的活性; 4.血液凝固;5.促进细胞信息传递; 6.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 7 参与激素分泌、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及调理细胞的正常功能 吸收部位:主要是小肠上段吸收途径: 1.被动扩散、 2. 主动吸收促进吸收因素: VD 、某些氨基酸、乳糖抑制因素:草酸、膳食纤维、脂肪酸钙缺乏: 1.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骼软化、变形,严重者可出现佝偻病; 2.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 钙过量: 1. 高钙尿可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 2.影响其它元素的吸收利用:如铁、锌等钙的良好来源:奶类及其制品。

      硬水中也较高注意:动物肉含钙很低, 非钙的良好来源 AI :成人 800mg/d 铁 --(功能铁和储存铁)生理功能: 1.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组织呼吸过程; 2.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3.其它: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等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促进因素: VC 、动物组织蛋白质和氨基酸抑制因素 :植酸、多酚类物质、钙、锌过多时铁缺乏:缺铁性贫血三个阶段: 1.铁减少期( IDS )、2.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IDE )、 3.缺铁性贫血期( IDA )血清铁蛋白( SF):是反映体内储存铁的指标 SF<12ug/L 为储存铁减少 铁的良好来源:动物肝、全血、瘦肉、黑木耳、海带以及豆类等 UL:50mg/d 锌 -- 的生理功能: 1.参与多种金属酶的构成; 2.促进生长发育; 3.参与免疫功能; 4.维持细胞膜结构; 5.其它:促进食欲,促进 VA 的代谢及生理作用、维护皮肤健康等锌缺乏症: 异食癖、缺锌性侏儒症、 创伤组织愈合缓慢 、顽固性溃疡、 性发育迟缓、 皮肤粗糙, 免疫力下降等 锌过量:影响铁、铜等的吸收、利用;损害免疫功能;中毒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锌的良好来源:尤其以贝类海产品(牡蛎、扇贝) 、红色肉类以及动物内脏含量丰富;植物差。

      硒 -- 硒缺乏:克山病、大骨节病 硒过量:“硒中毒”:头发、指甲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等硒的推荐摄入量 RNI :成人: 50ug/dUL :400ug/d硒的良好来源:动物内脏及海产品铬 -- 被认定为能够增强胰岛素作用的必需元素铬缺乏:可见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患 PEM 的婴儿以及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可表现为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外周神经炎、葡萄糖耐量异常等食物来源:动物性食品啤酒酵母中的铬易于吸收磷 -- 磷缺乏:少见;磷过量:低血钙症镁 -- 镁缺乏: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 ;镁过量:恶心、胃痉挛等碘--碘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 ;碘过量: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高碘性甲状腺肿氟 -- 氟缺乏: 影响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增加龋齿的发生率;氟过量:可引起氟中毒:氟骨症,氟斑牙维生素( vitamin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必须由食物供给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 A、D、 E、K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C维生素 A -- VA 类:是指含有视黄醇结构 ( β -白芷酮环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其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

      包括两类:已形成的维生素 A ;维生素 A 原生理功能: 1.视觉功能; 2.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4.参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合成;5.抗氧化作用; 6.抑制肿瘤生长VA 缺乏:眼部疾病:暗适应能力降低或夜盲症,毕脱氏斑,干眼病,角膜软化、溃疡或穿孔等皮肤角化:皮肤干燥、增生及角化,毛囊角化过度症等 免疫力降低,易感染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迟缓等过量:急性毒性、慢性中毒、致畸作用视黄醇当量( RE) :表示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质的总量食物来源: VA 的最好来源为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蛋类、奶类等; VA 原的良好来源是深绿色蔬菜或红黄色蔬菜和水果 RNI :成年男性: 800ugRE/d;成年女性:700ugRE/d 系统损害; 食物来源: 维生素B12 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维生素 D -- 维生素 D 类是指含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并具烟酸(尼克酸、 抗癞皮病因子、 维生素 PP、维生素 B5)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以维生素D2 和维生素缺乏:癞皮病; 过量:恶性、呕吐D3 最为常见第二章 植物化学物VD 缺乏: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