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类型研究黄国文.pdf
4页学的人类交际研究中心,已发展了从人们为完成各项任务的对话中标志对话结构的 方 法 分析包括三个层次,交易过程(transaction,相当于对话参与者为完成某任务所计划步骤的部分对话),会话游戏(conversational games,有关语篇目的的层级表达,与邻近配对或对话游戏非常类似),会话步骤(conversationalmoves,构 成游戏结构的发话和反应) 这方面的科研 成果可以从网址http:∥www.cogsci .ed.ac.uk?~ftp?pub?HCRC2papers?in2dex.htm l得到或购买激光视盘国外对语篇分析的选题非常注意其实 用性,例如语篇分析对语言教师帮助很大, 因为语篇分析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教师分析 讲解课文,更主要的是它提供在真实情况 下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语言的方法它也提示人们使用语言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 问题出现后如何弥补困境,减少其不利影 响强调实用性,必然要讲究其经济效益 只有语篇分析的经济效益为有关部门所重 视,语篇分析才能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最后受到各个领域决策者的支持如国外有 人研究飞机驾驶员之间的谈话内容和方 式,他们与地面控制塔人员之间的谈话内 容和方式,以及这些内容及方式与飞机任 务轻重的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预防因交际不畅时出现的意外事故,对保障 航行安全很为重要又如,公检法对嫌疑 犯的审讯,对原告与被告的辩论,往往可 以通过分析当事人使用语篇的特征找到破 绽至于商业广告对一个厂家、对一种产品的宣传效果可左右该厂家的声誉和产品 的销售,早已为我国的经济生活所证实 这 里要指出的是所谓广告语言学,实际上可 视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分支 以上的讨论表明,语篇分析除了试图阐明语言如何生成的根本问题外,绝不能 把它看作少数人关起门来的纯学术研究,它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服务的也只有这个作用被充分认识了,被充分体现了,语 篇分析才能如脱缰之马,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奔腾向前,取得更多的成果 语篇分析任重道远※ ※ ※ ※ ※ ※语篇分析中的语篇类型研究 黄国文 英语教授、博士, 199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著有《语篇分析概要》 、《英语复合句》(合 作)、M eaningandForm:System ic FunctionalInterp retations——S tudies f orM.A.K.H alliday(合作)、EnhancedTheme in English (合作)等发表论文90多篇。
一、前段时间的研究 我对语篇分析感兴趣是十多年前开始 的,当时写了几篇不像样的文章,后来出 版了习作《语篇分析概要》;该书是“语言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该套教材出版后 被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外语教材审编委员会 评审通过,列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语 言学教材,并于1992年被中国版协教育图 书研究会评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语篇分析概要》刚出版,我便到英国 攻读博士学位在英国的七、八年里,我除 了做学位论文(应用语言学;功能语言学) 和博士后课题(社会语言学)研究外,主要 是从语篇的角度研究语法;研究重点主要是英语的复合句和“分裂句”,这方面的研 究成果是《英语复合句——从句子到语篇》(合作)和一些论文: Fawcett and Huang( 1995 ),Huang( 1996 ),HuangandFawcett(1996),黄国文(1996a, 1996b,1996c,1997a),等 等,其 中 黄 国 文(1996c)发表后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引(1997, 2)如果要在语篇分析这·4·《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56期)个领域里给上述这些研究找个名称,我想大概可以称之为“语篇语法”或“功能句法” 。
二、两个研究项目1996年初我从英国回国工作,并于同 年10月份申请到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九五”规划博士点基金研究项目 “交际模型与语篇类型”, 1997年5月我又申请到国家教委资助的“留学回国人员科 研启动基金”研究项目“广告语篇研究” 这两个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个 项目还有一些参加者,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语篇类型的确定,(2)语篇类型与交际模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二个项 目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广告这个语 篇类型,研究重点之一是想找出广告语篇 与其他类型的语篇的异同,从而为语篇类 型的确定找到依据和佐证三、初步的研究成果:广告语篇分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的研究重点主要 是广告语篇;在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十分 有趣的现象下面不妨试举几个例子:(一)在日常会话这种语篇类型中,受话者对发话者的“陈述”作出不合意的对 抗(即“反驳”)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争 论或甚至导致交际的中断,但在广告语篇 中,无论是对陈述作出合意的“确认”,还 是对其进行“反驳”,都是为“广而告之”这一交际行为服务的例如:(1)“There′s so much space in thisi mproved KLM Business Class.”“Yes, that′s new.”(2)“A nd these seats are so muchw ider.”“That′s new , too.”(3)“A nd most of them are two2abreast.”“That′s new as well .”(4)“A nd there′s so much space foryour legs.”“That′s not new.”上面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刊登在FarEastern Econom ic Review(Feb. 9, 1984) 上的广告的正文部分,在前三个毗邻应对 中,应答者对陈述者的陈述都作了确认, 而在最后一个毗邻应对中,应答者一反常 态,用一个否定句对陈述提出“反驳”,但这个反驳的效果比确认更好(参见黄国文1997b)。
(二)在日常会话中,人们通常用意态疑问句(modulated interrogative)来表示 请求或提供,用不带please或w ill you的祈使句来表示命令,但在广告这个语篇类 型中,无论是用意态疑问句还是祈使句,这 些话段都不表示命令,而是表示请求、提 供、劝服、邀请、提醒,等等例如:Come to join the fun at Pizzaland. (快餐店广告用语)Buy one and get one free.(商店常用 的广告语)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英国某协 会的广告用语)这是因为,在广告语篇中,发话者(广告主、厂家、商店等)并没有权利或义务对受话者(消费者,“上帝”)发出命令 因此,也许可以这样假定,在广告语篇中, “命令”这一功能是不存在的三)M cCarthy(1991: 78- 81)认为,在“提出问题-解决办法”(problem2solu2tion)语篇模式中,表示解决办法的语句往 往含有诸如solution, answer, outcome,result, effect这种词,例如:M ost people like to take a cameraw ith them when they travel abroad. Butall airports nowadays have X2ray securityscreening and X rays can damage film.On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is to pur2chase. . .这个例子属于“提出问题-解决 办法” 语篇模式,第一句提供一个情景,第·5·《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56期)二句提出问题,第三句提出解决办法,在最后这一句中,有solution一词。
但是,我 们在研究广告语篇中发现,属于上述语篇 模式的解决问题语句往往是含有表示广告 商(厂家)、商品名称(品牌)的词语,而 不是solution这类词(参见黄国文1997c) 上面三个例子表明:广告与日常会话并不属于同一语篇类型;其实这一点是显而 易见的我们曾做过一个非正式的实验:给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看两则对话,一则是日常 会话,另一则是对话广告,结果是被试者毫 不费力地把它们分辨出来 我想即使受试者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关于广告语篇分析,我们已写出了一 组论文(如黄国文1997b, 1997c, 1997d,1997e, 1997f) 四、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如前所述,我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是 语篇类型的确定;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研 究难题虽然我们可以说广告是一个语篇 类型,日常会话也是一个语篇类型,但要 确定某一语言(如英语、汉语)中有多少个语篇类型是很难的关于语篇类型的确 定,很多语言学家都作了努力,并提出了 确定标准(如Hasan 1977, Biber 1989,Swales 1990, M artin 1992, Bhatia 1993,Eggins 1994,等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 问题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例如, M artin 和Eggins都认为,语篇类型指用语言来 达到的有步骤的、有目的的活动类型(thetype of staged, purposeful activity thatlanguage is being used to achieve——Eg2gins 1994:31)Eggins(1994: 27)认为 下面这些都是语篇类型:buying and sell2ing things?seeking and supplying informa2tion?tellingstories?gossiping?makingappointments?exchanging opinions?goingto interview s?chatting w ith friends 写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到处都散发着“交际热” 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有很多应用语言学家都试图确定“意念” 和“功能”的类型,但结果是大家都无法达到 一致的看法那么,今天我们想确定语篇类型,会不会走进同样的死胡同呢?五、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几年里,我们必须完成上面所提到的两个研究项目。
关于广告语篇研 究的项目,我已经做了一部分工作,但语篇类型与交际模型的项目还有一些棘手的问题须要解决,其中一个是上面提到的语 篇类型的确定我们最近高兴地看到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如秦秀白1997,方琰1998)在这方面作了类似的研究,我们有决心和大家一起努力,去探索一些有挑战性的学术问题参考书目1.方琰(1998)浅谈语类,《外国语》, 1998,№12.黄国文(1988)《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3.黄国文(1996a)英语的非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的特点,《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6,№14.黄国文(1996b)英语的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外国语》, 1996,№45.黄国文(1996c)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中的三类知识,《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6,№66.黄国文(1997a)英语的非对比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话语功能,《外语教学》, 1997,№17.黄国文(1997b)关于英文广告标题的“陈述”言语功能,《外语与翻译》, 1997,№38.黄国文(1997c)美容广告中的“问题-解决办法” 语篇模式,《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7,№49.黄国文(1997d)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外国语》, 1997,№2。
10.黄国文(1997e)广告语篇中的证言式话语,《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511.黄国文(1997f)广告语篇中的叙事性正文,《外语研究》, 1997,№312.黄国文、肖俊洪(1996)《英语复合句——从句子到语篇》,厦门大学出版社·6·《外语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56期)13.黄国文、张文浩(1997) (主编)《语文研究群言集》,中山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