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doc
11页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交往规则 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2.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 ,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主要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获得、语言学习 和语言教育的过程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为: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 和教育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5.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 语素 、 词 、 句子6. 独词句的出现 和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因为语言基本的奥秘已开始渗入这些简单的学习之中 7.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 、词汇、 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8.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和社会因素9. 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1.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前言语 阶段;从儿童开始进入正式的学说话阶段,到讲出第一批有真正意义的概括性的词的时期,划为 言语发生阶段。
2.前语言阶段,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 、前语言 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3.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 学习“交际”规则 扩展交际功能4.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词汇,他们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 的增加、 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 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5.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包含的语词数量 、句子中 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6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7.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提高 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育目标 来确定,还应该根据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 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 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主要包括 文学欣赏 和 文学创造 两种类型 2.儿童文学创造活动的方法主要有:复述和朗诵 、表演 、创编 3.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4.谈话情境的创设,常见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 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 、第二 谈话情境用语言创设 、第三 谈话情境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
5.讲述活动的语言交流有别有其他类型的语言活动,它要求幼儿使用的是 独白 语言 6.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 看图讲述 、实物讲述、表演讲述 三种7.讲述活动在设计和实施时的基本步骤是:感知理解讲述 、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 和 物质环境 1. 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行为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目标的达成程度 、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 2. 语言能力 就是使用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 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3.学前全语言教育发展的是学前儿童 听 、说 、读 、前书写 以及外语等全面的语言能力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2.“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3.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4.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5.“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6.“××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7.“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8.行动研究属于正规性研究,其方案要求严密完善,并且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加以调整×)9.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10.语言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11.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2.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13.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14.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15.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16.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17.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18.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19.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20.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2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22.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23.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24.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25.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1.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2.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3.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 )4.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 )5.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6.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7.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8.婴儿都很喜欢反复听同一故事,几乎百听不厌√ )9.词汇量从数量方面说明儿童词汇的水平,而词类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词汇的质量。
√ )10.幼儿听到别人说“知不道”提出异议,指出应该说“不知道”这说明幼儿有了一定的语法意识× )11.识字是阅读活动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幼儿在识字前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 )12.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订√ )13.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1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15.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16.复述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内容√ )17.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 )18.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 )19.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20.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x)1.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浅显的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 \/)2.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 (\/ )3.文学欣赏是通过儿童想象将作品的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听觉的表象(画面)的过程 (x )4.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经常进行练习可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对语言的直觉敏感性 (x )5.仿编是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原作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充 ( x)6.扩编要求幼儿仿照某一篇作品的框架或某一个段落,编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段落 ( x)7.在谈话活动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要直接对孩子的语言进行指导 (x )8.教师在创设谈话情境时,应多用摆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启发引导幼儿进入谈话话题 (x )9.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做示范,给幼儿一些提示,及时纠正幼儿说话时用词造句的错误 ( x)10.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 ( x)11.谈话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的是独白语言,是培养锻炼幼儿独白语言的特别途径 (\/ )12.“有趣的中心话题”往往包含了三个特性:经验性、新奇性、趣味性。
(\/ )13.讲述的语言要求比谈话的语言要求高,并且建立在一般交谈的语言基础之上 (\/ )14.讲述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相对正式规范的语言运用场合 (x )15.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 (x )16.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 ( x)17.听说游戏主要为了吸引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一般没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 (\/ )18.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和早期书写经验 (\/ )19.早期阅读环境包括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两个方面 ( \/)20.阅读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x )1.教育评价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状况 (\/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 )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惯这三个方面 ( \/)4.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评估法、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档案评估法等等。
( x)5.观察评估法方法是由孩子通过观察、模仿老师的示范,从而学习语言的一种方法 (x )6.根据评价材料的不同,对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可分为自我评价法和他人评价法 ( \/)7.间接信息评价法是指利用录像、录音、照片或者文本式的活动实况笔录、教育手记等信息材料进行分析评价 (\/ )8儿童的生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整合的基点 ( \/)9.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 (x )10.“言语”就是“语言”,两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什么是语言能力? 1.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