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头刨床凸轮设计牛头刨床齿轮设计.doc
29页目 录一、设计题目………………………………………………2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22、工作原理…………………………………………………2二、原始数据………………………………………………3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4 1、齿轮机构的设计…………………………………………4 2、凸轮机构的设计…………………………………………10 3、导杆机构的设计…………………………………………16四、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和原理…………………26 1、设计过程中用到的方法…………………………………26 2、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原理…………………………………26五、参考文献………………………………………………27六、小结……………………………………………………28一、设 计 题 目——牛头刨床传动机构1、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2、工作原理牛头刨床是对工件进行平面切削加工的一种通用机床,其传动部分由电动机经带传动和齿轮传动z0—z1、z1、—z2,带动曲柄2作等角速回转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固结在曲柄O2轴上的凸轮7通过四杆机构8、9、10与棘轮11和棘爪12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二、原 始 数 据设计数据分别见表1、表2、表3.表1 齿轮机构设计数据设计内容齿轮机构设计符号n01d01d02z0z1z1’m01m1’2n2单位r/minmmmmmmmmr/min方案Ⅰ14401003002040103.5860方案Ⅱ144010030016401341064方案Ⅲ14401003001950153.5872表2 凸轮机构设计数据设计内容凸轮机构设计符号LO2O4LO4Dφ[α]δ02δ0δ01δ0/r0rr摆杆运动规律单位mmmm°°°°°°mmmm方案Ⅰ15013018452057510708515等加速等减速方案Ⅱ16515015452107010709520余弦加速度方案Ⅲ1601401845215750709018正弦加速度方案Ⅳ15513520452057010759020五次多项式表3 导杆机构设计数据设计内容导杆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符号Kn2LO2AHLBC单位r/minmm方案Ⅰ1.46601103200.25LO3B方案Ⅱ1.3964902900.3LO3B方案Ⅲ1.42721154100.36LO3B表4 机构位置分配表位置号 位置组号学生号ABCD11 3 6 8/ 102 5 8 10 7/1/ 4 7 8 101 5 7/ 9 1221/ 4 7 8 111 3 6 8/ 112 5 7/ 9 111/ 3 6 8/ 1132 5 7/ 9 121/ 4 7 9 121 3 6 8/ 122 4 7 8 10三、机构的设计与分析1、齿轮机构的设计已知条件设计内容齿 轮 机 构 设 计符号单位方案Ⅱ144010030016401341064设计内容与步骤(1)计算齿轮的齿数由 (1~1) 得 (2)选择传动类型 ① :按满足不根切、重迭系数、齿顶圆齿厚、节点位于单齿啮合区4个条件从封闭图中选择变位系数 (1~2)故采用正传动。
② :按满足不根切、重迭系数、齿顶圆齿厚、节点位于单齿啮合区4个条件从封闭图中选择变位系数 (1~3)故采用负传动3)验算不根切最小变位系数 ①: (1~4) 不会发生根切 (1~5) 不会发生根切 ②: (1~6) 不会发生根切 (1~7) 不会发生根切(4)计算中心距变动系数(y)和齿顶高降低系数(△y) ①:由无侧隙啮合方程 (1~8)得 由表得,,则插值: (1~9) 得 标准中心距为 (1~10) 实际中心距为 (1~11) 中心距变动系数为 (1~12) 齿顶高降低系数为 (1~13)② :由无侧隙啮合方程 (1~14)得 由表得,,则插值 (1~15) 得 标准中心距为 (1~16) 实际中心距为 (1~17) 中心距变动系数为 (1~18) 齿顶高降低系数为 (1~19)(5)计算齿轮的几何尺寸 ① 小齿轮(mm)大齿轮(mm)表3-1 ② :小齿轮(mm)大齿轮(mm)表3-2(6)检验齿顶圆齿厚和重迭系数 ①: 由渐开线齿廓压力角的定义得: 齿顶圆压力角: (1~20) (1~21)小齿轮的齿顶圆齿厚 (1~22) 大齿轮的齿顶圆齿厚 (1~23) 重迭系数 (1~24) 所以,校核满足条件。
② :由渐开线齿廓压力角的定义得: 齿顶圆压力角 (1~25) (1~26)小齿轮的齿顶圆齿厚 (1~27)大齿轮的齿顶圆齿厚 (1~28)重迭系数 (1~29) 所以,校核满足条件 (7)按比例绘出单、双齿对啮合区①:选取比例尺 图中粗实线部分为双齿对啮合区,其余为单齿对啮合区 图2② : 选取比例尺 图中粗实线部分为双齿对啮合区,其余为单齿对啮合区 图32、凸轮机构的设计已知条件设计内容凸 轮 设 计符号摆杆运动规律单位mmmmmmmm方案Ⅰ15013018452057510708515等加速等减速设计内容与步骤(1)计算各分点的角位移值 推程运动阶段 摆杆按等加速运动规律上摆() (2~1) 其中,,取为一个分度值,则()07.51522.53037.5()00.361.443.245.769摆杆按等减速运动规律上摆() (2~2) 其中,,取为一个分度值,则()37.54552.56067.575()912.2414.7616.5617.6418回程运动阶段摆杆按等加速运动规律下摆() (2~3) 其中,,取为一个分度值,则()05101520253035()1817.81617.26516.34715.06113.40811.3889摆杆按等减速运动规律下摆() (2~4) 其中,,取为一个分度值,则()3540455055606570()96.6124.5922.9391.6530.7350.1840(2)选取,由作出凸轮的基圆,以凸轮轴心为圆心,以为半径作一圆,摆杆的回转轴心在反转过程中依次所占据的位置即在此圆上,如图所示。
3)用反转法作图绘制凸轮的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如图所示4)由定性分析可知,最大压力角出现在远休止阶段,如图所示 从图中量得,而摆动推杆,所以 故压力角满足力学条件,符合设计要求5)用解析法计算凸轮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计算值与图解法的相应点的值进行比较,并计算误差摆杆的初始位置角 (2~5)滚子中心处D点的直角坐标为 (2~6)Ⅰ 计算理论轮廓 推程阶段: ①点4:, 从图中量得, 误差: ②点8:, 从图中量得,误差: 回程阶段:③点17:, 从图中量得,误差: ④点23:, 从图中量得, 误差: Ⅱ 计算实际轮廓 推程阶段: ①点4:,,, 因为凸轮的工作线为内等距线,所以 从图中量得,误差: ②点8:,,, 因为凸轮的工作线为内等距线,所以 从图中量得,误差: 回程阶段: ③点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