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采访提纲范例及要领3300字.docx
27页新闻采访提纲范例及要领3300字 新闻采访提纲范例及要领一、新闻采访提纲的格式(其实是不受拘泥的,一般具备一下几点):1.采访目的2.采访方式3.采访对象4.提问提纲:(1)(2)...5.采访步骤6.可能碰到的问题7.设想解决的方法8.采访前要携带的器材备注二、新闻采访提纲参考示例示例一:《07年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采访提纲》采访目的:1.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2.了解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作用3.了解哪些人参加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为什么参加?4.参加考试者复习的情况采访方法:1.专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相关专业人员2.随机采访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参考人员采访时间:10月10日采访对象:1.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2.资格考试网站站长3.参加考试的大学生、已参加工作人员采访问题:(注:这是采访提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采访国家广电总局人教股股长1.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2.国家广电总局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资格考试?3.哪些人员可以参加资格考试?4.过了资格考试就可以得到编辑记者证或者播音员主持人证吗?如果不能还需要些什么步骤?5.目前,这个资格考试已经进行了几届?每届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主要是哪些职业的人员参加?(二)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内容、考试步骤等等)(三)采访参考人员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么样的?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4.目前的复习情况如何?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3.复习情况如何?觉得自己今年能考过吗?相关背景:1.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
2.全国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示例二: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3、事件相关背景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4.采访对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2)参与者(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5)相关法律专家5.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6.问题设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 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2)参与者a.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 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5)相关法律专家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e.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三、新闻采访提纲的要领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全面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笔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笔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
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25.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是此种采访方式也有弊病,采访不能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作为记者,现场仍是追求的第一原则第二篇: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 9300字新闻采访提纲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
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3、 事件相关背景据了解,目前我国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比较薄弱,基本上属于一种“间接保护”由于缺乏法律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程度个人信息被泄露,不仅干扰了许多人的生活秩序,甚至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但是由于苦于凭个人力量难以抓住证据等原因,很多隐私遭到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到哪里去讨说法很多公民感觉自己受到了一些特别“关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有形形色色的人唐突闯入,他们对自己个人资料了如指掌,甚至比他们自己还了解自己,这样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钢里的金鱼,一举一动都被人窥视着,丝毫没有隐私可言,面对这样的现状,加强立法,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4 、采访对象(1 )(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2)参与者(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4)私人信息来源的单位和个人(5)相关法律专家5 、采访形式:个别访问(五个以上采访对象,一对一采访)6、问题设计(1)(愿意接受采访的)当事人a、您是如何了解到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呢,当您知道后,反应是什么呢? b、您认为是什么人泄露了您的隐私呢,又是出于何种目的?c、隐私泄露给您和您的家人带来哪些困扰和伤害呢?(2)参与者a、 你是如何看待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呢?b、如果你的隐私被泄露了,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是选择沉默,还是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c、你有没有有意或无意泄露别人的隐私呢?(3)兜售含有私人信息资料的相关人员a、你的这些个人信息资料的来源是哪里?b、这些信息对购买者有什么用途,它的价格又是多少呢?你能从中获得多大利润?c、有没有人购买这些资料,买得人多吗?1d、你有没有意识到这种买卖会给别人带来多大困扰和伤害呢?e、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把私人信息泄露出去的单位和个人a、您为什么要把那些个人信息当商品出售呢?这对您有什么好处?b、您个人认为隐私和权益哪个更重要呢?c、您了解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里有没有允许私人信息买卖这种行为的存在呢?(5)相关法律专家a、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隐私泄露行为呢?导致的后果是什么?b、隐私泄露和公民的知情权有什么界限和标准呢?c、目前法律条文是如何规范公民隐私不受侵犯的?d、遇到隐私侵权事件,公民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e、如何尊重和保护隐私,对此,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新闻采访人物提纲范美忠,一个中学教师,却因为在博客中批露自己地震时最先跑出教室,而成为网上的焦点人物,人称“范跑跑”,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在同事眼中他是个奇怪的教学疯子,特别想突出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眼中,他比其他老师看的远,在校长眼里他工作努力勤奋,从不迟到早退,正是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弃学生而不顾?而他博客中的言谈引众人纷纷议论。
陈浩,成都市温江区玉石实验小学学生,5月12日下午地震来临他本可以达到安全地带,却发现一名同班女生还在旗台的高墙前他想也没多想,转身向回跑,一把将女孩向外推去就在这一瞬间,砖墙倒了下来,陈浩被埋在瓦砾中他的事迹让所有人感动!中国有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在千钧一发的生死线上,两个面对地震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的人,我们拷问生命的本能,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在哪里? 采访大纲:范跑跑:1、第一次见到你,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怎么称呼你,非常直接的问题会对采访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