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蛋白基因多态性和心境障碍【临床医学论文】.doc
9页临床医学论文-G 蛋白基因多态性和心境障碍【关键词】 心境障碍;G 蛋白;基因多态性G 蛋白(G protein)是一种具有 GTP 结合和水解活性的蛋白质,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上,可偶联 80%的已知膜受体,是膜外信息向膜内传递的中介,许多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需通过 G 蛋白的介导产生细胞效应[1]有文献表明[2],G 蛋白的功能和表达异常与临床上多种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药理和动物学研究显示[3~5],心境障碍普遍存在信号传导紊乱现象,Schreiber G(2002)等[6]认为 G 蛋白可作为精神障碍诊断以及监控特殊治疗疗效的生化指标鉴于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中起主要的致病作用,G 蛋白相关基因多态性成为研究的热点[7,8],本文就此加以综述1 G 蛋白概述G 蛋白有 α、β、γ 三个不同亚基,分子质量在 100 kDa 左右,β 亚基为36 kDa 左右,γ 亚基为 8~11kDa 左右β、γ 两亚基通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在蛋白变性时才分开,鸟苷酸结合位点位于 α 亚基上α 亚基除了有鸟苷酸结合位点,可以结合 GDP 或 GTP 外,还具有内在的 GTP 酶活性,可以将其结合的 GTP 水解为 GDP 及 Pi,β 和 γ 亚基紧密结合成二聚体,起稳定和调节 α亚基的作用[1]。
根据 G 蛋白 α 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关系,G 蛋白分为四大亚族,分别为Gs、Gi、Gq、和 G12G 蛋白在介导受体信号的跨膜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1,2]迄今已发现 G 蛋白约有 20 种不同的 α 亚基,可分别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和效应器,包括腺苷酸环化酶、磷脂酶 C(β1、β2、β3)、磷脂酶 A2、cGMP磷酸二酯酶以及 Na+、K+、Ca2+离子通道,例如 Gs 和 Gi 可分别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1,2]研究表明,G 蛋白有 20 种不同的 α 亚单位、7 种不同的 β 亚单位、12 种不同的 γ 亚单位,分别由 16 个、6 个和 12 个基因所编码G 蛋白亚单位基因家族相当保守并且原始,几乎所有 G 蛋白基因外显子-内含子连接均遵从 GT-AG规则,并且各亚单位基因编码区内含子结构和位置显示出很高的保守性,多数 G 蛋白基因具有持家基因的特点[9]在 G 蛋白亚单位基因与心境障碍的研究中,研究较多的是 α 亚单位 oIf 基因(Golf)和 β 亚单位 β3 基因(GNB3)[10,11]2 α 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关于 G 蛋白 α 亚单位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G 蛋白(oIf)亚基。
Gαolf(Gs2α)基因(GNAL)18 号染色体上,长约 80 kb,编码区包含 12 个外显子,具有与 GNAS 相同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在推定的启动子区具有至少 2 个转录起始位点和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内含子 5 中含有一段连续的 ORF(C18orf2),编码一条由 199 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在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9]Tsiouris SJ 等(1996)[12]率先使用传递不平衡试验方法(TDT)G 蛋白(oIf)亚型的 α 亚基基因与双相情感障碍之间无相关性Ram A 等(1997)[13]的研究认为 G 蛋白(S)亚型的 α 亚基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之间无相关性然而,SaitoT 等(1999)[14]研究发现位于 22q11 染色体上的 G 蛋白的 α 亚基基因(GNAZ)在对照组与双相障碍之间有明显不同,有统计学意义,但未见这一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无相关性 Zill P 等人对 G 蛋白(oIf)亚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未发现 Gαolf 基因多态性和双相障碍、重性抑郁之间存在相关性[15,16],也未发现双相障碍对于锂盐、抗抑郁药疗效之间的关系[16,17]。
总之,尽管有关组织表达水平的研究支持 G 蛋白 α 亚单位与心境障碍有关[18],但有 Gαolf 基因多态性的报道阴性结果居多,这可能与该基因家族的高度保守,构成复杂有关3 G 蛋白 β3 亚基因多态性与心境障碍人类 G 蛋白 Gβ3 基因(GNB3)[18]长 7.5kb,由 11 个外显子和 10 个内含子组成在 GNB3 基因整个序列中,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包括 A(2350)G、A(657)T、G(814)A、C(825)T、C(1429)T 等GNB3+5500 位点(位于外显子10,cDNA825 位点)的一个多态性转换(C→T)可导致 cDNA 第 498~620 位核苷酸(基因序列 3566~3688,位于外显子 9)被删除,成为一个截短的活化型剪接变异体 Gβ3-s细胞水平上,C(825)T 多态性与 Gi 介导的信号转导的改变有关,C→T 转换导致跨膜信号转导和离子转运活性增强,从而在多种人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19]Zill P 等(2000)早期的研究发现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等位基因(TT)在重型抑郁症患者,双相障碍患者中有更高的出现频率,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没有这种发现,认为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等位基因(TT)也和抗抑郁药物的反应性有相关性,提出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等位基因(TT)是重型抑郁症、双相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可用于预测药物的临床疗效[19]。
Willeit M 等(2003)[20]发现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多态性和冬季型抑郁症相关,但和抑郁症症状的季节变化无关,他们认为 G 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到和情感障碍的发病学有关Lee HJ 等(2004)[21]进行了一项106 例重型抑郁障碍病人和 133 例健康人之间的对比研究,发现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多态性和重型抑郁障碍病人的症状以及抗抑郁药物效果存在相关,T 等位基因的患者有更严重的症状表现和更好的药物反应性Serretti A 等也有相似的发现,他们进行了一项关于 490 例住院病人的双盲研究,发现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是 T 等位基因(T/T)的患者对于抗抑郁药物(百忧解和赛乐特)有更好的反应性[22]Joyce PR 等(2003)[23]Exton MS(2003)[24]分别观察了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的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多态性和不同的抗抑郁药物(百忧解和去甲阿米替林)之间的相关性,年轻患者(25 a 以下)中,携带和不携带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等位基因者的临床表现和对药物的效果均有不同,而成年患者则无此差别。
Johansson C 等(2004)[25]通过对 159 例患者和对照组比较,未发现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多态性和季节性情感障碍存在相关性Kunugi H 等(2002)[26]在日本人群的一项研究中也没发现该等位基因和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之间无相关性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多,Lin CN 等(2001)[27]在台湾人群的研究结果也相似,肖红等(2002)[28]报道,对 140 例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的 TT 基因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现这一类型对选择性 5-HT 受体阻滞剂(SSRI)效果好另外,Bishop JR 对 89 例门诊病人研究发现,在经过一种 SSRIs 治疗以后,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 5-HT2A 受体基因 1438 G/A 位点多表现为 GG 型,而这种药物副作用和 G 蛋白 β3 亚基 C825T 基因位点多态性无相关性[11]总之,对于 G 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β3 亚单位基因 C825T 这一高功能位点上,认为这一位点与重症抑郁及抗抑郁药的疗效的关系较为密切,为 G 蛋白参与了心境障碍的发病过程提供了证据,进一步揭示了心境障碍的发病机理,有利于给这些疾病的治疗找到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1] IB 莱维坦,LK 卡茨玛克.神经元:细胞和分子生物学[M].舒斯云,包新民,译.第 1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5~205[2] 刘景生.细胞信息与调控[M].第 2 版.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83~338[3] Mitchell PB,Manji HK. High levels of Gs alpha in platelets of euthymic patients with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J].Am J Psychiatry,1997,154(2):218[4] A lda M. Is lithium response related to Gs alpha levels in transformed lymphoblasts form subjec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Affective Disord,2001,65(2):117[5] Celaano E. Selectively regulation of presynaptic calcium l calmodulin-dependent predent protein dinase II by psychotic drugs[J].Biol psychiatry,2003,53(3):442[6] Schreiber G,Avissar S.G proteins as a biochemical tool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treatments of mental disorders[J].Isr Med Assoc J,2002:86[7] Levinson DF.The genetics of depression:a review[J]. Biol Psychiatry,2006,60(2):84[8] Hayden EP,Nurnberger JI Jr.Molecular genetics of bipolar disorder[J].Genes Brain Behav,2006,5(1):85[9] 胡健,胡友梅.G 蛋白亚单位基因家族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03,34(2):131[10] Willeit M,Praschak-Rieder N,Zill P,et al.C825T polymorphism in the G protein beta 3-subunit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J].Biol Psychiatry,2003,54(7):682[11] Bishop JR,Moline J,Ellingrod VL,et al. Serotonin 2A-1438 G/A and G-protein Beta 3 subunit C825T polymorphism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SSRI-Associated sexual side-effects [J].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6,31(10):2281[12] Tsiouris SJ,Breschel TS,Xu J,et al.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alysis of Golf alpha(GNAL) in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J].Am J Med Genet,1996,67(5):491[13] Ram A,Guedj F,Cravchik A,et al. No abnormality in the gene for the G protein stimulatory alpha subunit in patients with b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