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儿唐诗三百首朗诵赠卫八处士·杜甫.docx
17页少儿唐诗三百首朗诵:赠卫八处士·杜甫【作品简介】 《赠卫八处士》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非常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更多唐诗观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诗的开头四句,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第五至八句,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了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从“焉知”到“意长”十四句,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仆人及其家人的热忱招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终两句写重会又别之伤悲,低徊动听,耐人寻味全诗平易真实,层次井然 【原文】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加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有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解】: ⑴处士是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 ⑵参(shēn)商,二星名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有二子,伯曰 阏伯,季曰 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 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 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商星居于东方卯位(上午五点到七点),参星居于西方酉位(下午五点到七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故以为比动如,是说动不动就像 ⑶苍,灰白色 ⑷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 ⑸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 ⑹行(háng)成行,儿女众多 ⑺“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 ⑻未及已,还未等说完 ⑼“儿女”一作“驱几”罗,排列酒菜 ⑽间,读去声,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奇饭 ⑾主,仆人,即卫八称就是说曹植诗:“主称千金寿 ⑿累,接连 ⒀有意长,老朋友的情意深长。
⒁山岳,指西岳华山这句是说明天便要分手 ⒂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正见令夕相见之乐这时大乱还未定,故杜甫有此感觉依据末两句,这首诗乃是饮酒的当晚写成的 【韵译】: 世间上的挚友真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 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时,不觉得你我各巳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听到你惊呼胸中热流回荡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时机再次来登门访问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儿女已经成行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忱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家常酒筵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黄梁掺米饭喷喷香你说难得有这个时机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地喝了十觞十几杯酒我也难得一醉呵,感谢你对故友的情深意长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岳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评析】: 题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天曾告假回东都洛阳探望旧居陆浑庄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路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
一夕相见,又匆忙告辞,不久,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抒发了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卫八处士,姓卫,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详高适有《酬卫八雪中见寄》、《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不知是否为同一人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句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加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人生聚散不定,真是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与多年未见面的故人团聚,往往会生出很多人生的感受,更何况是经过乱离的人们呢?诗人与卫八重逢时,正值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两京虽已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乱担心开篇这两句诗既抒发了剧烈的人生感慨,同时也表现出那个*年月的实况动”,每每参、商都是星座名,东西相对,距离约一百八十度,一星升起,另一星即西沉,一出一没,永不相见共此灯烛光”,一作共宿此灯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青春壮年能有几时?不知不觉,你我都已经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早已经入了鬼藉;听到你为此惊呼,胸中热流回荡久别重逢,最明显的就是对方体态容颜的变化应酬、端详之后,再具体询问各自的状况,继而打听故人,回忆旧事。
而当得知故人许多已不在世时,彼此的感慨自然又增加了许多,回过头来,怎能不为这劫后重逢倍感欣慰这四句写战乱年月人们所共有的“别易会难”的感受,提醒出经过一场大的乱离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剧烈的时代气息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时机再次来登门访问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时,儿女已经成行故友重逢,漫话今昔,尽管世事变化很大,但是记忆还停留二十年前,那时的故人还未成婚,可如今已经儿女满堂诗人不胜感慨,真是岁月匆忙,年华老大,世事如梦这也是常人遇此情景都有的人生感受成行”,形容子女众多 更多唐诗观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忱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儿女们已经摆出了酒浆此段用意取自陶潜《桃花源诗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漫斋诗话》评价说,假如别的诗人说到“问我来何方”,下面肯定会还有数句的铺陈;而老杜这里接着就说“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真有以一捧之土障黄河之流的气象。
怡然”,安闲拘束,喜悦的样子父执”,父亲的朋友酒浆”,代指酒肴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仆人说难得有这个时机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觞虽然是仓卒间所备的薄宴,却是冒雨去剪来美味的春韭,可见仆人殷勤待客之意虽然都是些家常饭菜,却有着热忱温馨的家庭气氛仆人连连举杯,客人不辞一醉,犯难得的聚首而痛饮,为醇厚的友情而干杯间”,掺合,混杂黄粱”,黄小米觞”,盛酒的杯 十觞亦不醉,感子有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饮了十几杯我也难得一醉啊,是由于感谢老朋友您的情意深长明朝你我又要又要分手,如被山岳阻隔一样,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挚友久别,重逢不易,明日又将分别,后会难期,说不出的依依和感伤前云“人生”,此曰“世事”;前云“如参商”,此曰“隔山岳”,总之,都是为了表达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的感慨其内心沉郁,其感情苍凉,因此尽管诗句平易真实,却有很深的感人魅力有意”,故交的情意 评解 这首诗以白描写实的手法,记述了与少年知交难得的重逢情景,表现了乱离年月特有的世事变化、别易会难的感慨。
其描写曲尽人情,仿佛如在眼前它通过详细细腻的表达,抒发真挚深厚的感情,情感随着宾主相见、仆人招待的过程起落转换,悲喜更迭,情景逼真,生动如画这在杜诗中是别具一格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评价这首诗“信手写去,意尽而止,空灵婉畅,曲尽其妙”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则认为这首诗“古趣盎然,少陵别调一路皆叙事,情真,景真,莫乙其处 全诗情胜乎词,平易真实其特点是:尽管句句转折,而层次井然,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分析说:“首叙今昔聚散之情次言别后老少之状末感处士款情(招待之情),因而惜别也详细而言,篇首四句为第一层,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少壮”以下十句为其次层,先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出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再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问答”以下十句为第三层,写仆人及其家人的热忱招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终两句,写重聚又别的伤悲,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笔力如钧,激荡人心,而又低徊动听,耐人寻味 【评析】: 这首诗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行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
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剧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连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乱担心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简单引起留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今俱已鬓发花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快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相互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过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何以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呢?假如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剧烈地示意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有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日的心情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消失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固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得意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
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忱招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这自然是随其全部而具办的家常饭菜,表达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仆人内心不安静的表现仆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感动,固然更不待言感子有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加商”,示意着明日之别,悲于从前之别:从前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诗人是在*的年月、动乱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受了沧桑巨变的状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见,特殊不寻常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妙的一角;那一夜时间,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安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荣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