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生公式大全.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67573402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减数+差三、数位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2、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3、1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5、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四、列式计算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在“︸〞上面就是求局部,用减法计算〔-〕五、比大小多少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几少几的问题六、认时间1、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2、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3、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4、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周共有六十小格5、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一个小格是一分,6、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七、凑十歌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八、= 等于号, < 小于号,>大于号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等用等号九、图文应用题先找出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要记得写答.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十、认识人民币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十一、认识位置头在上,脚在下,胸在前,背在后,左手按,右手写,上下楼梯靠右走,位置认清不能错!十二、加减列竖式数位对齐,先个〔位〕后十〔位〕写上加减,再算数值十三、其他1、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2、尺子上的起点用0来表示3、找相邻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加1,再用这个数减1,得到的结果就是它的相邻数4、求数字前面的那个数减1,求数字后面的那个数加15、任何数加0都得这个数,任何数减0都得这个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了几,和也增加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了几,和也减少几6、两个一样的数相减,差是0。

      7、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小,差越大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4、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5、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局部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4=12 乘数乘号乘数积,12÷4=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12、1时=60分、1分=60秒13、经过时间=完毕时间-开场时间开场时间=完毕时间-经过时间完毕时间=开场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7、根据除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23、比拟数的大小应注意: 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 2、当数位一样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一样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拟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km、m、dm、cm、mm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 1米=10分米,1m=10dm,1分米=10厘米,1dm=10cm,1厘米=10毫米,1cm=10mm,1米=100厘米,1m=100cm,1分米=100毫米,1dm=100mm,1米=1000毫米,1m=1000mm,1千米=1000米,1km=1000m27、我们还学习了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1分米大约有手掌这么长1分硬币大约有1毫米厚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28、三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笔算方法:⑴一样数位对齐;⑵从个位加起;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29、三位数减法〔退位减〕的笔算方法:⑴一样数位对齐;⑵从个位减起;⑶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在这位上加10再减30、本单元估算时,可以把数字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千整百数,这样估计答案会更接近实际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 厘米=10毫米一支铅笔长20厘米一个铅笔盒厚10毫米数学书厚6毫米一个人高100厘米人每分钟走70米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二、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小鸡鸭鹅的重量用克,人狗牛猪的重量用千克,大象、鲨鱼的重量用吨三、货币单位换算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四、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五、运算方法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六、几何知识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 (长+宽)*2=周长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子×因子=积积÷ 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外表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2)面积=半径×半径×π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外表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四、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五、倍数和因数0是自然数。

      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它的最大因数相等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什么是偶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什么是奇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和02的倍数都是双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和0个位上是0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