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内现代文知识点复习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4页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现代文复习1.《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文本研读(一)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体裁),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二)重点语句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作用)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6.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7.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其中,“闹”字拟人化,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8.“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9.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10.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赞美了春天的新生,娇美,活力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领着我们上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同时这个结尾概括了五幅春景图的含义,也点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2.《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⑦贮蓄:存放,储藏三、文本研读(一)中心思想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二)重点语句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行为,写出了老城的暖和安适,照应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阳光下的小山、老城的喜爱之情,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2.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落了小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小雪比成一朵白花,写出了矮松秀美的姿态、颜色,及雪小的特点,突出了小山的秀气、照应“妙”字,暗合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下小山的景物的喜爱之情,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薄雪和杂草比作山的“花衣”,同时赋予山以人的动作行为,写出了薄雪覆盖下小山的秀气、照应“妙”字,暗合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薄雪覆盖下小山的喜爱之情,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4.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小雪以少女的神态、心理,写出了夕阳下薄雪的柔美的色彩和娇羞的情态,借以烘托小山的秀美,照应“妙”字,“微微”、“粉色”等词暗合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薄雪以及薄雪覆盖下小山的喜爱之情,从而表达了对冬天的济南以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5.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带有拟人的意味,使小山带有人的动作和情态,写出城外小山的恬静悠闲安适的特点,照应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6.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忍得”赋予水、垂柳以人的情感、动作、心理和姿态,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澄清、温暖、碧绿、充满了生机,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7.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运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济南的水和天比作一块空灵的蓝水晶,写出了济南冬天水的澄清、天空的清亮、空灵,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之情三)问题探究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2、“济南是没有风声的”这句话中的“声”字可以去掉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不可以②因为写济南没有风不符合事实,说“没有风声”,意思是说风很小,符合实际情况语言要有分寸感,要尽量准确3、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⑴内容作用:交待本段主要内容:薄雪覆盖下的小山⑵结构作用: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最”字承接上文,引起下文②“妙”字总领本段内容③“小”字既照应小山的“秀气”,突出本段景物的“妙”,又点出济南冬天“温晴”这一总特点。
5、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①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③城外的远山——淡雅6、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①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绿③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按照空间顺序,由下到上,由局部到整体7、文章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有何作用?⑴内容作用:作者热爱济南的冬天的,也热爱济南这块宝地,更表达了对祖国河山深深的爱⑵结构作用:结尾点题,照应题目,又与第一段的“宝地”遥相呼应,使结构完整5.《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一、文学常识《秋天的怀念》体裁:散文 ,选自《史铁生作品集》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二、字词残疾 焦躁不安 憎(zēng)狠 暴怒无常 砸碎 墙壁 沉寂 瘫痪(tān hun) 侍(sh)弄 捶打 整宿(xǐu) 翻来覆去 憔悴(qio cu) 央求 神色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豌豆 踩扁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泼泼洒洒 烂漫 创(chuāng)伤词语解释:1.憔悴(qiocu):形容人脸色不好。
2.整宿:整夜,整个晚上3.诀(ju)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4.絮絮叨叨(xxdāodāo):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三、文本研读(一)中心思想《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文中通过典型的事例和传神的细节,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同情和关爱,说明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文中两处提到“好好儿活”,第一处是母亲对残疾儿子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下去的期望,第二处是多年后儿子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二)重点语句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地进来”是因为母亲仍不放心“我”,看到“我”恢复沉寂后,为了尽可能不惊扰“我”,又悄悄地回来了两个“悄悄”突出母亲的细心体贴、善解人意偷偷的”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出母亲的慈爱和细心眼边红红”的表现了母亲为了不让孩子担心,再徒增感伤,强忍着内心的悲伤,表现出母爱的细腻、无私与伟大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扑”字写出动作速度快、幅度的大的特点,想象地表现母亲不顾一切,竭力制止儿子的自虐行为,不忍心孩子再受伤害,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母亲“忍住哭声”说出娘儿俩好好儿活的话——母亲怕自己的哭泣引得儿子更痛苦、绝望,为了安慰、鼓励儿子,所以忍住哭声,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和坚忍的个性3.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1)点明季节秋天;(2)落叶渲染出秋天萧瑟的气氛;(3)烘托我孤独、痛苦、绝望的心境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三)问题探究1.“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我”的暴怒无常,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春天的归雁,还是甜美的歌声,或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其本质是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2.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第2自然段“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第5自然段“我没想到她已经炳成。
